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记载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邱縣城今古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許思敏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沈邱今城 文献记载 古迹传说

    村拆塔筑寨妖魔相閙之传说,亦知之甚详。正史堪信,而野史以及民间代代相传之事,决非虚构,岂能置之不信?秦始皇派徐福偕三千童男,三千童女赴东海求长生不老药,正史亦未见记载,而中国电视公司一分一秒节目中,亦曾于六十一年九月八日推出,据此可征野史以及民间代代相传之事的价値了!笔者有幸,承同鄕李锡田兄之协助,得向有关机关借阅乾隆十一年续修本邑县志,有关沈邱今古城事蹟所见所闻之不足,得以参考对照,诚是来台二十余年来最大的收获与欣兴,所感美中不足者,县志脱页过多,木刻

  • 文章歷史典故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典故来历 文献记载 现实意义

    一、「甚囂塵上」,源出春秋時代,晉楚鄢陵之戰,《左傳.成公十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夏六月。鄭國叛晉親楚,晉國要攻打鄭國,晉強鄭弱,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出兵援鄭。晉、楚兩軍在鄭國境內鄢陵會戰。楚軍乘晉忙亂列陣之際,早已列陣待戰。楚共王在伯州犁侍從下,登上戰車,窺探晉軍,邊望邊說,問伯州犁:「晉軍甚囂且塵上矣!」伯州犁答:「晉軍在塡井平灶,正在軍中布陣。」意爲晉軍正喧嘩忙亂,塵上面揚,處于緊急列陣備戰狀態。此語由此引出,流傳至今。二、「不能越雷池一步」。雷池...

  • 文章漢匈白登之戰古戰場考察記(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靳禾生 謝鴻禧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汉匈白登之战 战争始末 文献记载

    取的。唯其如此,此役之后,匈奴对汉北边的侵扰,明显的有所收敛,史称「冒顿乃少(稍)止」;汉朝之汉匈政策,由武功征服代之以通过构建联姻关系—以「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兵可无战以渐臣」。有意于史者,自不难发现,白登战之战前后汉匈关系乃至汉匈斗争与融合的形势,显然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白登之战派生的和亲政策,缓和了汉匈关系,为汉朝政权的巩固和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乃至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文献记载之白登种种东汉

  • 文章花果山下的船石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花果山 船石沟 文献记载

    平整如刀切,上刻有「船」二字,无落款。在这船石的西北侧,昔建有「船石庵」。文献记载,此庵淸中期尙在,今成废墟。昔罗珍曾游此处,见船石庵和船石,吟下了一首五言律诗,诗曰:地僻栖禅好,虚船启月扃。慈航如可渡,顽石亦能灵。溪映松舟绿,山迎桂楫靑。此间非陆海,游棹若为停。

  • 文章許由與許氏的傳説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许由其人 许氏源流 文献记载 传说逸闻

    最后,来到今许昌市东部一带耕牧隐居,死后葬此。许由死后被封为箕山公,殷后配食五岳,世代奉祀不绝,与伯夷并举,许氏子孙奉以为祖。今鄢陵县陈店乡许由村、许由砦、许由岗等,是原始社会许由部族聚居区的古村落遗址和许由公墓地,也就是「许」姓氏族的最早发祥地。从炎黄神农,姜姓苗裔,到许由、许氏,其历史溯源,有很多文献记载和印证。《国语.郑语》记:「姜,伯夷之后也。」注曰:「伯夷,尧秩宗,炎黄之后,四岳之族。」《太平御览》引《说文》曰:「无邑,炎黄大岳之胤,甫侯所封(甫侯

  • 文章浙省文献史蹟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浙江古迹 历史故事 文献记载 传闻逸事

    荒草埋吟屐,隔代苍苔出酒瓶」,其为处人之所纪念,不减杭人之于林和靖也,其尤有关系者,为沈括之游雁荡,时在庆历年间,括著梦溪笔谈,称天下奇秀,无逾此山,于是雁荡之名大噪,宋时灵岩寺有屋百余间,可见当年盛况。南宋定都杭州,浙江为畿辅重地,中原文物之渐渍,诸儒道学之讲明,然后蔚为文献之邦,宁波有四明学派,金华有金华学派,温州有永嘉学派,名贤辈出,增光鄕里,赴永康者,不能忘陈同甫(亮),城内之状元坊,方岩之五峰书院,皆其遗迹也。在宗敎方面,则江南禅宗大盛,所谓五山十

  • 文章崑崙山脈萬山的根幹、千水的源頭 西北的頸項、全國的脊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昆仑山脉 古今文献记载 地形图 长江 黄河

    的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地里!在这一地图上,我们更可以淸晰的看到那世界的屋脊的帕米尔,就是我们大槐树的根,昆仑山脉就是我们全国的脊梁,也是我们全国万山的根干、千水的源头!二、关于我国地形之大势、山脉之走向,诸说纷纭,连篇累牍,不胜列举,这里祇就「昆仑山」有关之今古文献,引敍数节如次: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史记、大宛传: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山海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

  • 文章春到孤山梅未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藍守仁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孤山三堤 古迹胜景 诗人礼赞 文献记载

    「先生勝隱得孤山,小艇沿湖日往還。自愛烟霞居物外,豈知名姓落人間?鶴無過迹苔痕老,梅自開花月影閒,表墓有銘祠有奠,高風千載更廉頑。」 ——薩天錫詩。

  • 文章浙東的水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方飛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水碓简介 文献记载 工作原理 自动化灾难 领先世界

    水碓爲我國古代許多重要的發明之一,其重要性雖不及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但它却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始祖,和世界上最早的全自動機械!水碓,就是水力舂米機和水力磨粉機,其方法,是利用水力發動機械,只要把水閘一開,機械就會自動操作起來,人只要在旁邊看到就可以了,要停,亦是如此,只要把水閘一關,它就停了。更奇的,是它還可以同時舂米和磨粉,當然,你只要它做一樣,它亦悉聽尊便!水碓雖然我國南方各省都有,但自古以江西和浙東兩地爲最發達。明末宋應星之天工開物載:「凡水碓,皆...

  • 文章話端陽憶温州競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掌故习俗 文献记载 温州龙舟 童子殿

    精神,可治湿热风痺,辟除秽恶」而言。呼为活人节,乃对三月三日的死人节而言(相传:三月三日祈死者冥福;五月五日即为生者祈福)。端午节的掌故与习俗极多,惟今日尙流传民间的,却已寥寥。这,一方面是因时地而变迁;一方面也是由于琐碎和没有代表性而淘汰。但典籍中的记载,则仍历历可稽。今就笔者所知,略擧于左:不擧火:「介子推抱木而死,晋文公哀之,命人五月五日不得擧火。」作枭羹:汉书说:「五月五日作枭羹,赐百官」,(以其恶鸟而食之)。迎婆神:刘女传说:「孝女曹娥,会稽上虞,父纡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