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5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湘乡出士的文物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文素心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湘乡 考古 文物

    绳纹等纹饰,足见当时制陶已达相当水准,其中一件红陶规鬲,是古代炊具,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代表器形之一。整个岱子坪出土的文物属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靑铜时代,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在我国约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封建社会到汉代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我县城郑鎭可心亭汶墓出了大量的铜器、铁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有农具,有日用器皿,有装饰品,还有陶制的谷仓、猪栏、井、灶、楼阁等模型器,这些

  • 文章臨沂縣鄕土風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曹繼曾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风土 文物

    臨沂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南接郯城,北鄰沂水縣,西界費縣,西南至嶧縣,東北靠近莒縣,東南與江蘇省贛楡縣毗連;面積約一萬九千八百餘方里。縣境包括古鄅,、瑯琊諸國,及開陽、卽丘、臨沂、湯都、蘭陵、襄賁、戚縣等地。幅員遼闊、古蹟甚多,今收集鄕土風光照片十二張,爰依歷史次序,分別簡介如次:(一)季文子墓墓在縣治西南一百二十五里,文峯山上,廟高五、六百丈,從山前上行里許爲下廟,入廟門而北有小樓爲三星殿,有關帝廟西子孫堂樓後,卽魯大夫季文子墓。是以文峯山又名魯卿山。季...

  • 文章巡礼河南古文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河南文物 运台文物 文物清点 参观访问 文物古迹

    河南藉中央民意代表及有关人士共同组成「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姜员会」,负责监管。民国四十五年(公元一九五六年),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国立历史博物馆前身)成立,教育部乃将该批古物交由该馆代管,作为该馆开始运作之基础主权仍属河南,以迄于今。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成立迄今,历四十余年,人事几经变迁,现有委员二十五位,于民国八十二年(公元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召开第九次委员会议,为了解该批古物保管之现况,决议成立小组,策划清点。其间,包括拟具清点计划,由教育部编列

  • 文章常州市文保五大《辦法》今年起全面實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3期  出版时间:2014-01-25
    关键字: 常州 文物保护 办法 范围 文物工作

    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常州市不可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今年起分别正式施行。常州市历时两年多,全面调研并经充分认证,最终形成了这五个《办法》。其中,《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是二〇〇〇年出台的《常州市市区文物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后完成的,其他四个办法则是为适应常州市当前文物工作发展需要而新制定的。根据这五个《办法》,文物保护范围除原来的钟楼、天宁、新北、戚区,还

  • 文章华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实光辉(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献鼎一脔中华文物世代传承,千万年来,自成体系,虽变刧相仍,文物历有损毁,然华夏历史悠久,文物层既广且厚,以故从传世与出土文物中,仍可获知华夏文物数千年之美。又久远刧来,华夏民族即好古尊古,养成了珍视历史文化传统的观念,一旦文物出土,往往视为祥瑞,甚至有改元纪年,以示尊敬庆幸者。(周礼,天官)说:「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鎭大宝藏焉」;玉府天府,易言之,亦即今日之宫庭博物馆。此后西汉有「石渠」、「麒麟」二阁,东汉有「云台

  • 文章华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实光辉(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玉实较金为早,亦即旧石器时代较靑铜器时代为早。在文化与艺术上又更为直接,国人爱玉、摩娑翫索,不忍去手,其裨益身心,实非世界上别的民族所能想像,亦非其他文物之所可比拟。儒者又以玉比德君子:则因玉实在与人最接近,比喩起来,最为贴切,且易理解。子贡问珉与玉于孔子;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愼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淸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尹孚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 文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2期  出版时间:2012-03-25
    关键字: 全国文物普查 收录文物 武进文物管理部门 市级文保单位 武进

    经过大量的资料整理、实地考察,武进文物管理部门对全区一二四三·三平方公里内的鎭(街道办)、村等全部进行了文物调查,共收录文物点四一九处,其中新发现三四四处。收录文物点中,古遗址十九处、古墓葬三十八处、古建筑二六一处、石刻三十三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六七处、其他一处,分两批成功审报市级文保单位六一处,加强了对新发现文物点的保护管理。

  • 文章夾紵漆器——福州夾紵漆器馳名中外兩百餘年,沈紹安功不可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劉萬航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夾紵漆器 文物 历史考古

    因干缩而导致裂纹。再者,其颈部最为纤细,制作时为免影响线条之美,可能仅贴一层麻布,而大士的头部及胸部均厚重,干缩时颈部受上、下拉力之影响而开裂。现在故宫展览或储存所藏文物都给予适当的温、湿度,温度为摄氏二十五度左右,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已开裂的漆器不会干燥而使裂纹扩大。夹纻漆器是以麻布涂漆重叠制成胎体,非常结实,不会因搬动或振动而使裂纹扩展。以往对漆器的裂纹还很讲求,称其为断纹,并分牛毛断、乱丝断、壳纹断、龟纹断、梅花断、冰裂断、蛇腹断、荷叶断等

  • 文章先秦探古——秦穆公墓到底在那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考古 历史 秦穆公墓 文物

    讀蘇東坡誦秦穆公的詩說:「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昔公生不殺孟明,豈有死後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古人感一飯,尙能殺其身,今人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這首詩冷僻艱澀難懂,是因蘇東坡借誦穆公墓,寫他對秦穆公的爲人和感想,我們平時對穆公缺少研究,致覺此詩深奧,假若我們知悉穆公一生作爲,讀該詩則甚平易。陝西簡稱爲秦,雖不是因秦穆公而來,但秦穆公的個性與爲人,恰如現在...

  • 文章西京勝蹟(續)二、城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莊志煥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文物 历史

    (一)東路勝蹟靑龍寺——在東關南便門外三里許,祭台村之東北,亦名石佛寺,創建於唐,崇奉密敎,德宗時,有新羅國僧人慧白來此留學,後又有日本僧人空海來此硏究密宗,空海歸後宣傳敎旨,遂爲日本密敎之祖,即宏法大師是也。今日本僧人視此寺如聖地,寺中並有日僧題詞,惜地址狹小,殿宇數楹,門前有額,顏曰:「唐靑龍寺」,爲朱子橋將軍在陜時所改題。金花落——在東門外二里金花落村中,爲唐之離宮,或謂唐宮衞士居往之所,或又謂爲唐代葬宮人處。其東有藥王廟,內有老子像,傳爲唐塑,惟...

共571条记录 1/5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