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共返回1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昌老賢伉儷愛鄕捐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慈善 捐赠 文化教育

    多年來對文化、敎育、慈善事業貢獻特多。在溫州捐建其母校廣場小學電敎館、民進職業中學敎學樓、少年游泳學校敎學樓及游泳池等;並修建鼓樓以及造橋、築路,不勝枚舉,尤其拯災、救難常以搶先為社會倡導。(注:鼓樓)(注:春暉亭)

  • 文章朱邦復立足臺灣胸懷大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7期  作者:何永証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朱邦复 文化教育 仓颉输入法 乡贤

    從臺灣到大陸,再由大陸回到臺灣,中文電腦化專家黃岡、朱邦復(見圖,邢定威攝)只有一句話:「我要把中華文化重新移殖回中國大陸」。朱邦復離開臺灣七年,此番重返江湖又推出「聚珍中文整合系統」嘔心瀝血之作,接受記者專訪時居然先談文化、再提電腦,不由得不令人佩服他對中文電腦的一往情深。經常是全身西裝畢挺,腳底卻踩著一雙薄底黑色功夫鞋的朱邦復,民國五十一年從臺中農學院畢業,十四年後先發表「形意輸入法」,三年後再推出迄今流傳不墜的「倉頡輸入法」。七年前,朱邦復提議的中...

  • 文章談孔子敎學之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孔子 教学 文化教育 师道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轉瞬即屆,對於終年執教杏壇的教師們,我們由衷的表達最高的敬意。多年來由於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莘莘學子得以茁壯,我國各方面有如此進步,教育工作者的貢獻,這應該是不爭之事實。說到教育,即會想起孔子,他是我國第一個私自傳授的教育家和著作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仁愛思想,就是我們立國精神的中心。民國四十一年,政府根據各方建議,經文教界人士考證孔子誕辰爲九月二十八日,同年八月十八日由總統明令公布自該年起,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爲教師節。...

  • 文章荒山蔓草間拓出之學園——基隆崇右企業管理專科學校參觀後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高景亮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人物回忆 企业管理

    菁莪振上庠 桃李挹芬芳振鐸培才俊 昌邦惠貿商中流資砥柱 大廈貴橫樑永奠千秋葉 經綸煥國光上右所咏律詩,係今年三月十日,參觀基隆崇右企業管理專科學校後吟成者。崇右其稱,顧名思義,旨在欽崇吾陜革命元老于右公而得之,不惟有敬長尊賢之涵意,且有揚芬式範之標示,內蘊恢宏,薪傳深遠。由於聲譽之響亮,歷經多年慘淡經營,校務蒸蒸日上,建樹成績斐然,昇華及於今日之風貌。囘溯當年籌辦之初,權學長世俊先生深思熟慮,及王鄕長彩若公之大力鼓勵,始能煥發果毅之壯懷,及百折不囘之開創精神...

  • 文章輞川圖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黃友棣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辋川图跋 艺术 文化教育 历史

    (編者按:特將中央日報前後所刊「輞川圖跋」曁「眞幻之間談」轉載於此,意在保持其連貫性與完整性。且兩位作者均係當代藝壇及建築界名家,以高逸的筆調,判明唐代藝術眞僞,和陜西土地上的文化成果的超然成就,俾便讀者鄕親閱後,對三秦文物有更深入的認識。)

  • 文章談談如何進德修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道德修养 知识修养

    記得以前看到國府林故主席所寫的一付對子,上聯是「天下事尙有可爲」,下聯是「古今人寧不相及」。看了這富有啓發性及偉大抱負的聯句,眞使我搔首問天,興感無窮。面對著這艱困的現實我們無須悲觀,因爲徒抱悲觀,不但無補於實際,反而有害於社會的改進,本來如何爲我們的國家社會,創造一個新的生命、新的秩序、和新的風氣,原是要靠一般特立獨行、出類拔萃的人,去負起開風氣之先,和轉移一世風氣的使命。而這種遺大投艱的工作,正是我們靑年人所應該引爲己任的。我們如果有「古今人寧不相及...

  • 文章負笈囘想與迷思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李天奉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语言 感时抒怀

    蟾蜍囉!咯!咯!咯!唔讀書無老婆!這是我客家人鼓勵男兒讀書上進的鄉諺,加上受歷史人物的啟發作用,讀書讀到十七歲還想讀書,時值民國卅二年冬,抗戰方殷,通往南洋港口全被日軍封鎖,家鄉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苦,家庭經濟無力負荷,尤其在交通、資訊都不發達的窮鄉僻壤,出外地讀書談何容易!賦閑在家,無聊日子無聊過,白天持鳥槍上山打鳥,晩上到「隆文圩」「義昌當」和宗親們聚會聊天!無意間,成為「花甲老侄」的午夜隨身(有如保全),因而得有機會獲得訊息,「花甲老侄」的收音機收...

  • 文章蔣院長參觀文藻外語專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参观纪实 活动回忆 文化教育

    蔣院長參觀文藻外語專校行政院蔣院長於十月二十六日下午二時,由台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敎育部長蔣彥士、郭次長及省府瞿祕書長等陪同,參觀了私立文藻外語專科學校。該校董事長鄭天祥和王曉風校長率同全體中外籍敎職人員陪同,聽取校況簡報後,並參觀學生宿舍、餐廳、敎室等設備。蔣院長並前往參觀該校電化敎室時,曾由外籍副敎授蘇道明詳細說明有關語文敎學方法。蔣院長並和久住我國自願歸化中國的美籍敎授申露德修女懇談,對她獻身敎育甚表敬佩。蔣院長對該校所列注重國語文及民族精神敎育和...

  • 文章血緣與敎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林宣生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昌黎庙 文化教育 人物怀念

    兩度經過高雄、屛東都到昌黎廟瞻拜,廟宇座落在公路旁,格局不大。彷彿中映階碧草,隔葉黃鸝,使人緬懷先民渡海來台篳路藍縷,開闢草萊之情景,心中不禁泛起了許多感想。鄭成功、劉銘傳,對建設台灣都有直接的貢獻,梁任公過台灣訪南北古蹟,對鄭成功有:「台南南郭路,勝蹟鄭王祠。肅肅海天晚,沈沈故國悲。」等懷念名句;對劉銘傳有「千里通馳道,三闢鞏舊屯」之頌詞。今日我們看到大專、高中、國校有以「成功」、「銘傳」名者,都是這兩位先賢功在民族,澤流百姓,應該享有之傾仰與懷思。韓...

  • 文章「無錫國專在廣西」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黃英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无锡国专 文化教育 发展历程

    南寧 黃英無錫國學專修科學校於一九二〇年冬創建於無錫惠山之麓,由前南洋大學(交通大學前身)校長唐文治先生任校長,以發揚民族文化,繼承傳統美德爲宗旨。實行學分制,必修學程與國立大學中文系相同。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十一月上海淪陷,日寇進逼無錫,唐校長率領學生經武漢,遷校長沙,又遷湘鄕。一九三八年二月遷至桂林,七月,唐校長因病轉道香港回滬就醫,由教務長馮振先生代理校長(馮振係廣西北流縣人)。是年,武漢、廣州相繼淪陷,桂林疏散,國專遷於北流山圍。一九三九年八...

共107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