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普及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幽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夢萍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家乡幽默 袁枚 乾隆 教育普及

    「你们听得懂吗?」「不懂」俩人摇头答。「那末,咱们三人,刚好合成一个「犇」字(俗谚:对牛弹琴,牛不入耳)。相视大笑。△会错了意宣统时,朝野上下,「振兴敎育」的口号,高唱入云,但是,全国学校并不普及,有些祗是私塾改制。嘉兴北门外的塘湾鎭,因它邻近郡城,人口繁盛,有所初级小学(那时等别),学生只有十几个,大家环坐着由一位老师敎学。某日,有位外省人经过校门,听得校内书声朗朗,不免驻足谛听:王八骑马,亲家骑驴,就是骑你!他好生奇怪:就算初等小学国文敎科书,采用

  • 文章難忘的一首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李飛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文明十条 曲谱 丁治磐 教育普及

    」过去因抗战地区陷日,国民敎育未能普及,在一个连队当中,大部份都是文盲,受过良好敎育者,实太少了,在操场上立正稍息,左右转法都无法适应,似公则能因材施敎,手订军纪十大要项,编成歌诀在军中普遍敎唱,使基层士兵都能了解军纪之重要,个人切实遵守,做到绝对服从,其歌词内容:「讲话要客气,接谈要有礼,买卖要公平,言语不欺人,见长要尊敬,见小要亲近,用物先交涉,官长负责说,不乱取东西,不占小东西,军人大丈夫,一切不卑污,不乱进民房,行动要正当,国家民主化,处处要讲法,济困

  • 文章致力推動《注音字母》統一國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注音字母 同文不同音 开通民智 教育普及 语同音 《国音字典》 国语推行

    民国肇建,各派势力竞相争权夺利,就连同盟会内部也是争得不可开交。孙中山非常器重吴稚晖,邀他出任教育总长一职,但吴稚晖恰恰与一般人相反,坚决推辞。此后直到孙中山逝世的十多年时间里,他所致力的就是提倡教育、科学。吴稚晖走遍中国南北,到过英、德、法、日,深知汉语同文不同音,各地方言常令外地人无法听懂,而其文则因无注音,让人难以学习。吴稚晖认为中国贫弱,在于民智未开,欲求富强,必须先开通民智,首在普及教育,而「语不同音」实为教育普及之最大障碍,故推行「语同音

  • 文章我國邊務政策之新方向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改善边疆人民生活 普及教育 幅员辽阔 交通不便 中华文化的伟大

    藏籍同胞的向心力,已受到「分歧观念」的左右,而对母体发生了错误的「排拒倾向」。不论这种倾向是由于外力的挑拨和摆弄,或是由于本身的愚昧和无知;我们都该认眞检讨一下我们的边务政策,是否犯有错误和如何补救缺失。首先,我们认为因袭满淸时代的那种羁縻怀柔的愚民政策,应该予以抑弃;改絃易辙,制订一项以改善整个边疆人民生活为主的边务政策。舍此而外,表面上的某些「优遇」都无关宏旨。而眞正的民生问题不得解决,敎育不能普及,我们的边疆人民和领土,便随时都有被挑拨分崩离析的危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