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一九四九年當我唱著『別了爹娘離開了故鄉』,我們年輕的一群是來自不同的方向之歌時,好像還是昨天之事,但不覺又已過了五十餘年了!從此我走上了人生奮鬥之戰場,經過多少驚濤駭浪,受盡多少辛酸,這是時代所賜予,一切只有忍受!在這個時代裏,我讀過一篇親情在宿昔的短篇文章「夢見媽媽」,就是我們大家當時心情的寫照,我深深的還記得:「我的媽媽正撫著我的額角悲泣,猛然一聲炮響,把我從夢中驚醒!媽媽呀!你剛才爲什麼那樣悽苦?那樣的哀傷?莫不是在這風燭殘年的寒冬惦念著天涯飄泊的...
一、隔海傳書貴比金,爲償宿願付追尋,一諾何辭崎路險,千鈞難啓沒輪深。弓鞋泥陷須扶護,蓮步輕移感不禁,席酒知音題趣事,閱經半紀及於今。二、海峽烽烟次第摧,偕郞結伴探親回,穿雲縮地尋綺夢,但覺江山染刼灰。抬有眼,遍塵埃,泥漿濺濕小弓鞋,載得洋河酒幾盞,此情合待共傾杯。
四十九人,俱在八十岁以上的老翁、老妪,欣喜异常,来自台湾者2人、美国者4人、坐轮椅者4人,会间笑谈、摄影、聚餐,年底还将出团体及个人和家庭成员等彩照纪念册。 再谈此祝身体健康诸事顺绥弟 王用楫 匆上二〇〇〇、一〇、一〇廷魁乡长:「鄢陵杂志」和「艺海钩沉」经老邻居辗转寄达现址(余迁离旧址已十五年余),拜读后得悉宋女士在艰苦环境中力争上游得到的成就和与乡长的美满良缘,惜未能久长,心中无限的感佩和惋惜。余于一九八〇年来美后,曾往返鄢陵彭店老家十多次探亲(家父尚在
可以回大陸去了。離家已四十七年,知道這消息,眞是不知如何是好。回去?不回去?難得很。群弟說:大局在變,以後會變得怎樣,誰也不敢說;萬一又不能回去了,豈不後悔?且說再過幾年,可以看到的親友必定越來越少;連知道你名字的人,也不多了。這話打動了我。回去。回老家,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而且,夏天是不能回去的,萬一離茶陽三五公里,發現茶陽浸在大水中,那可怎麼辦?端午,雙十節都好,不熱不冷,不浸大水。因爲兄弟們都在外地工作,回家只數日而已,於是決定住在茶陽,每日早出晚...
去年十月間,感念政府基於人道精神,開放大陸探親。十一月間,開始探親登記,至歲末,眞的,我啓程走向還鄕探親之路,誠非「道阻且長」了。由台飛往香港—探親轉運站,即先去辦好回鄕證時,卻正是聖誕前夕,舟車十分擁擠,處處顯現人潮。幸託親友覓得臥艙舖位,舒適地搭坐英式遊輪,看了擧世聞名的香江夜景就寢。黎明進入汕頭港。久違汕港,晨間擧目一望,感覺倍大如前,(由原來的一點六平方公里,擴大爲五十二點六平方公里)與四十年前相別時,幾乎不可復識。如海濱長廊、海濱公園、海濱公路...
我於去(一九九四)年八至十一月間,攜眷作第四次返鄕探親之行,在梅城逗留有近三個月時間。因之,與原鄕親友較多時間坐談,外出時儘量搭乘市區公共汽車或長途公車,藉期多與社會面的接觸,深入瞭解民間實況。茲將在梅三月之所見所聞,記述以下片段,提供鄕親們茶餘飯後助談之參考。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86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