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情怀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燕知蛋生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徐漢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燕子 故乡情怀 黄河南岸

    我的家在阜寧老黃河口,南岸地名小嶺岸,在海外孤島上,是百鳥運動場,燕子最多。祖父在鄉村開一雜貨店,燕子在店內樑上做窩,這燕窩已有三十年。每年的九、十月,燕子飛往南方,第二年二、三月,燕子又飛來。每年四、五月小燕子孵出。大約一個月,小燕出窩飛來飛去。燕子腳有四爪,民國九年出窩燕子,其中有隻左腳只有三爪。按老規定,九、十月燕子飛西方,第二年二、三月又飛來。突然看到三爪燕子,我三姐說三爪燕可能不止一個,家燕不怕人,在供應食物時,常落在人手上,所以燕飛西方之前,...

  • 文章遊子歸來 萱堂祝壽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戴晉寶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故乡情怀 游子归来 诗词创作

    (一)八秩筵開八八年 一堂歡聚樂陶然歸來遊子無涯頌 寶婺騰輝別有天(二)八面風光歲屬龍 八旬祝壽八仙逢弟兄姊妹成雙四 八百遐齡壽共同(三)浪跡台澎四十秋 滿腔熱血繪金甌歸來拜祝萱堂壽 眼底風光慰白頭(四)滔滔老母話家常 長幼兒童聚一堂四十年間多少事 悲歡離合話滄桑

  • 文章仙鄕何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9期  作者:何慶華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故乡情怀 历史传承观念 乡关何处

    中國人的習慣,初次見面通名道姓之後,少不得寒暄數語,問上一句:「府上那兒?」正像唐詩裏的:「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鄕!」在那個安土重遷的農業社會,籍貫可是一個代表人的重要符號,僅次於姓名而已。那個時代的人,把背井離鄕視爲萬不得已的苦事,君不見舊戲詞裏常說:「異鄕人好命苦啊!」「恐死他鄕做鬼魔」。不管富貴窮通,做鬼也得「首丘」,「美不美,家鄕水,親不親,故鄕人」,那怕老家是個窮鄕僻壤,鄕親們是一群胼手胝足的莊稼人!在科舉時代,有子孫讀書的人家,士子中了舉,報...

  • 文章老兵回憶錄序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李佐援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军旅生活 返乡探亲 故乡情怀 开放探亲

    常務理事 興國 李佐援民國三十八年三月下旬,正値春暖花開,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屬於贛南農業大縣的興國鄕村,農忙正殷,而國共內戰亦因徐蚌會戰失利,國軍節節敗退,自武漢至南京,沿長江未及完成佈防,而共軍己自江北多處渡江南侵,戰火即將燒到江西北部,余時年未足十八歲,就讀於浮梁縣景德鎭江西省立陶業專科學校五專三年級,學校因避戰火停課,無法讀書乃偕就讀之同校外甥謝夢眞,束裝返回家鄕—興國華坪老家。在家停留未及月,由於當時國軍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中將,奉國防部令在江西省...

  • 文章集鄉情、友情、族情於一身的我先公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顧為邦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顾我先 故乡情怀 人物贡献 生平事迹

    顧公我先是江蘇阜寧縣人,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三日出生在縣城東偏北九公里處的「匯水窩」。該莊原名「積穀倉」,本來大河—射陽河在南,呈弓背狀,大港在北有如弓弦,多年後,河港易位,該莊竟變成北依射陽河,從此定名為「匯水窩」。我九世祖灝公以為祥瑞,於十八世紀初定居於此,丁口生息繁衍,村莊也經過二百多年的不斷擴建延伸,已有鱗次櫛比近三百間磚木結構的瓦平房,形成一座頗具規模的顧姓聚居的古宅群。可惜到一九四三年春,在當時政府決定拆除的強求下,幾經交涉,勢難保存,各家只好忍...

  • 文章園林儒道古,水鄉風光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黄邦宿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园林景观 中山陵 参观游览 风光名胜 故乡情怀

    一、古都謁陵、和平奮鬥民國九十三年秋,四子國禮學成,自英返國任教,心情輕快,兼且幹校同班學長陳,置產蘇州之甪直古鎭,別墅境優、羨之。茲逢其往休閑、蒙邀,偕妻欣然作華東遊,先隨團七日,九月十六至二十二日止,自上海脫隊,專車往訪,相見甚歡。華東乃江南之東部,自古人文薈萃,遊程所至:自台北飛澳門,轉機南京、而揚州、無錫、蘇州,再烏鎭、杭州、上海。飽覽古都水鄕,園林建築儒雅之風。目睹現代都會雄偉,商貿榮富之盛,不虛此行。循日期槪述景點特色如次:㈠十六日午後飛抵南...

  • 文章情繫故鄕——憶堂叔德哉先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仇道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仇德哉 故乡情怀 旅台阜宁同乡会 建设家乡 魂归故里

    小時候在老家,我和堂叔仇德哉由於年齡和輩分關係,加上不住在一個村莊,他又長時間在外讀書,所以並不認識。直到一九八九年,堂兄仇文陪同一位慈祥的老人來到鹽城,我才眞正認識久聞其名的堂叔,從此,堂叔每次回老家我們都會見面。一九九二年,我被鹽城市臺屬代表大會選舉爲市臺屬聯誼會會長,堂叔是臺灣旅臺阜寧同鄉會常務理事,我們在鹽臺兩地交流交往工作又成了聯絡人。同堂叔相處十八年,經歷過無數次大事小事的處理,使我深深感到,他知識淵博,思維敏捷,待人眞誠,樂善好施,是一個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