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往事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聊聊家鄉農村組會故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凌正名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故乡往事 组会故事 乡情乡音

    濃厚鄉情今何在?不堪回首話當年。昔日盛行於農村之互助會,現已逐漸沒落,吾等來台半世紀有餘,年已近耄,猶憶梅屬各氏族,對社會組織邀集互助會之盛,足以傳述者如下:元末明初時,各氏族紛紛遷徙粵東,其時政府對百姓只有徵糧徵稅,而無管理及保護百姓能力,可言任其自生自滅,不為過也,故民多愁怨,只有自求多福,而多族群雜居一處,生安亦多問題發生,如平遠縣大柘有姚林凌三姓,石正有凌王陳謝四姓,梅縣李坑有凌李二姓,龍虎有凌曾二姓,以上均為大姓,大姓之外,尚有小姓雜居,因此各...

  • 文章驚艷溫嶺·日新月異·超越先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滕浩然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温岭 故乡往事 探亲 建设规划

    一、記憶溫嶺少時志氣高,去鄉尋夢忙,流水數十春,蕭疏鬢已斑,但舊日情景,縈迴難忘,猶憶昔時長者講古;太平溫嶺,方城北坐猿猴,南面天馬,東仰青龍,西倚白虎。城內三溪、六橋、九巷。東西、南北二街道交叉貫通,形勢天成。故鄉城北:阡陌縱橫、耕牛、水車、稻稈亭,雞犬相聞農家。城西:上水洞—古蹟、廟宇、校場。千年古樟樹,梅嶺夕照、晚霞。城南:學前頭—孔聖廟、梅花庵,冬日楓紅層層,詩人結社吟詩。溫嶺中學學子書聲朗朗。夏秋時分,午後雷雨初晴,遠眺瓦嶼山雲霧飄渺,山頂魁星...

  • 文章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回忆母亲 思乡怀亲 故乡往事 纪实散文

    本文作者,爲東安故鄕靑年,從小苦讀,事親至孝,文筆流利細膩,爲鼓勵大陸親友寫作,特予刊出。

  • 文章龍門環山打營陣掠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裘仁來 出版时间:1980-01-06
    关键字: 龙门 环山 龙潭 打营阵 故乡往事

    大多在环山附近,由环山的佃农耕种,故两村间的依存关系,至为密切,素来敫睦亲善,鄕谊深厚。借故挑衅肇事民国十五年(丙寅)仲夏,久晴不雨,旱象环生,在「靠天吃饭」的农村,只好迎神求雨。龙门村有龙门山,山上有「龙潭」,相传其「龙」甚灵,环山父老代表前往「接龙」求雨,将「龙潭」接来之「龙」设坛供奉膜拜,天从人愿,不久果降甘霖,得以解除旱象,仍卜丰收。在欢欣之余,为酬谢「神龙」降雨,大约在六月间全村发动盛大的「送龙」庆祝活动,民间游艺:抬台阁[1]、揹鑪子[2]、踩高跷

  • 文章渡船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蔣芳玲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渡船 童年回忆 故乡往事 乡村生活

    我家是一個如仙境一般的小農村,松濤滾滾的南山,像屏風一樣屹立在村后,村中郁郁蔥蔥的桃李,環繞在村前村後,農舍掩蔭其中。村北的紫水河,由北向東,繞村而南流,兩岸綠柳成蔭,河中的沙洲,垂楊飄揚,一條渡船,出沒於紫水兩岸,當你步入渡船搖漿過河時,藍天碧水,兩岸綠蔭,我們簡直置身於仙境一般,這是我懂事後一次回家鄕乘渡船過紫水河的感覺。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乘渡船過河有一種新奇的感覺,由於我年幼,不會欣賞大自然的景色,看到渡船在水中划行,覺得非常好玩,就三步倂作兩步...

  • 文章我話年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年画文化 故乡往事 风土习俗

    在農業社會裡,每逢過農曆年,民間非常重視這個吉慶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有貼年畫的習俗,究竟起於那一朝代,讓歷史學家去研究吧!在我的記憶裡,故鄕各大小市鎭上,每年到了臘月,年畫店和年畫攤,紛紛開張了,而且生意興隆,看晝的人和買畫的人,如同菜市一般。小時候的我,每於放學之後,我就溜進畫店,仔細的瞧、仔細的看,選擇自己喜歡的年晝,回家向父親報吿好的年畫,向父親討錢去買回來,我的父親也喜歡年畫,父子同好,毫不吝嗇地會拿錢給我去買。在故鄕販賣的年畫,近的大多是來自北方...

  • 文章三十五年來我對橫濵僑社一點貢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侨社 故乡往事 《怀乡集》 人物回忆

    这是我的愿望,也是做国民党党员,应尽的义务。现在我再将这八本刊物,分别加以介绍,以便了解我在横滨这三十五年间,默默的竟做了些甚么?一、怀鄕集—民国七十年十二月出版,约有二十九万字。内容包括1.故乡风物2.怀念亲朋3.史事风俗4.追忆往事5.山川胜蹟6.政经措施。二、高明吴笑安先生八十回顾集—民国八十年七月出版,约有二十万字。内容包括:1.前言2.故乡及家世3.家族及教育4.独立创业5.服务侨社6.中华会馆及华侨总会7.横滨中华街今昔8.横滨中华学院及苏曼殊

  • 文章童年故鄉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鍾志豪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回忆童年 故乡往事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我出生在印尼,卻不曉得印尼文化,因為童稚時便離開了它,回到祖先流浪的最後地點——廣東梅縣白渡鄉江南村,也就是移居海外(包括臺灣)的後裔所稱的原鄉或故鄉,度過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歲月。江南村不大,只有一百多戶人家櫛比而居,南北各有一條約二公里長的小小山崗,綠樹蔭濃,古松參天,把非我族人隔開,成為天然的姓界。可是山多田少,謀生不易,近二百年前就有一批移民到臺灣南部的,以屏東潮州區內埔竹田一帶最多,仍以農為業,目前分居在臺灣的人口比原鄉現在人口多出三倍。先民來臺胼...

  • 文章黃恒浩先生遺著遺件初編(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趙牖文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遗著遗件 资料初编 东北政治外交史 故乡往事

    劍老生前曾一度欲寫東北近百年政治外交史,向張振驚蘅若先生徵求資料。蘅老卽連寫長函敍述其所知及親身所經歷之史實,估計蘅老居巴西日所寫有史料價値之函件及回憶必多,但檢查劍老遺篋,祇得蘅老信件三通及「九一八前後大略情形之回憶」一件。蘅老函內所説「郭茂宸事略」遍尋不得,又蘅老於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致劍老函内曾謂:「我寫郭松齡與東北軍一文,已寫到十三年奉直戰,預計年內必能脫稿。」按一般情形猜度,此文劍老應獲得副本,但亦未見。已屬劍老女公子黃鐸,卽函張夫人查詢。來...

  • 文章難忘衡陽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劉尚典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湖南衡阳 抗日战争时期 故乡往事 妇女抗暴 返乡探亲

    吉安 劉尚典江西吉安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而湖南衡陽則是抗日名城,清初吳三桂曾在此稱帝抗清。我何其幸運,與此二地都關係密切,蓋前者乃我祖籍地,後者係我出生地故也。吉安地處江西腹心,縣民多務農爲生,胼手胝足祇得溫飽。艱困的環境,磨鍊出吉安人能吃苦耐勞、堅忍卓絕的刻苦個性。是以早期的吉安人祇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埋首書堆、以求取功名致仕。故吉安自唐宋以降,考取功名的學子,約佔江西省四分之一,也孕育出永爲後人所崇敬的大人物:如文天祥、歐陽修等偉人。另一是離鄕背井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