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历史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徵印新建文獻叢書的我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新建县 文化建设 新建文献丛书 政治历史 先贤事迹

    新建县的江右名区,擅山水之胜,赣江蜿蜒其南,济交通之便,鄱湖濒临其北,具鱼米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居民乃有余力,从事文化与社运工作,因之人物鼎盛,作风突出。言政治,则有张位之释囚作为,夏廷樾之反教堂运动,胡家玉之反江西加田赋斗争。言外交则有姜曰广之出使朝鲜,程天放之出使德国。言财政则有闵天培之治理战时民财。言军事则有吴桂芳之平定倭乱,程懋采之防御英夷,夏献纶之兴办台湾船政,蔡希邠之威震法营,并创设鎭南关。言革命则有熊天觉,丁立中之辛亥南昌起义,程道存

  • 文章人生与政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人生与政治 政治哲学

    希腊古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亦是政治的动物。。」诚然,「人」不能外于政治,尤以文明的社会为然。依据 国父所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足见众人的事是平凡不过的。试看历史上自有社会国家的组织以来,政治的内容,总不外是管、敎、养、衞的「平常事」,了无神秘可言。一部论语,无非敎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对于「政」事,兴致不浅。他力主「学而优则仕」。更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文章朋友之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羊牧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司马光 王安石 政治主张 历史故事

    政治家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始终对立。司马光作风较保守,王安石则极力主张变法,但往复论辩之际,却始终光明磊落,不失朋友责善之道。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道:「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道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介甫当道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这是何等诚恳透彻的话。事实上,王安石的新法若能推行成功,极可能起宋朝积弱之弊,历史也将改写;奈由于用人不当,谄谀者一时得逞,而终误

  • 文章張居正二三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范叔寒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张居正 政治家 历史

    少师而太傅由太傅而太师,都仍兼任太子太师,可说是,位极人臣,尊荣富贵了。历史吿诉我们,明朝的历任皇帝,大都是纵情声色,躭于佚乐的。有的甚至一辈子没有临朝听政过,穆宗神宗也好不了多少。居正生平权力心最重,神宗从十岁登极,到二十一岁居正死,始终只是「担个空名儿」,神宗的嫡母仁圣太后和慈圣太后,垂帘听政之日,由于居正和司礼太监冯保结交的关系,于是上下其手,事事替居正左右其间,因此对居正一直是言听计从的。他也就大权独揽,畅所欲为,乃能针对时病,锐意革新,整饬吏治

  • 文章广西省的学步民主(一九〇七——一九三七)(上)——我国近代民主政治的个案硏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朱浤源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民主政治 案例研究 历史发展 议员名单

    认为党派的成立以及议会的设置,正是民主最重要表现。不过,对民主的认识虽然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即已开始,认眞地想要办好议会、成立党派,都非到二十世纪不可。本文以历史为主轴,藉著官方及民间的史料,要用敍述为主,诠释、分析为辅的方法,透过广西省的个案研究,来呈现我国早期实行民主政治的一个模样。广西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活跃。太平天国兴于广西,中法越南战争中击败法军、斩其统帅的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就是广西的子弟兵。广西又是同盟会的重要摇篮。民国建立之后,旧桂系的陆荣廷与

  • 文章我们正在写历史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今之视昔 经济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历史

    经济成长的基础开展民主宪政,来影响大陆走向民主自由之大道,正迎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时代潮流,达成历史任务。我们从经济现代化到政治现代化,这正是现在所要写的历史。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写出亚洲四小龙的成绩,现在所要写的民主宪政,更非用重笔描述不可。兹就民族文化,与政治团体之运作,析言之: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现代化,不是得力于基督敎的文化,而是以儒敎传统的,孔子圣圣相传的文化道统,洋溢于中国,施及蛮貊之邦,实践于伦理政治,成为民族文化之命脉,尤为解救混乱世界之适时雨露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台灣情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 情怀 历史集萃 政治联系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一〇〇周年,在隆重纪念的同时,我们也无限缅怀孙中山先生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为祖国的统一而奔波,而台湾也一直萦系在他的心中。一八九四年,孙中山先生因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政治主张被拒后,到檀香山,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为了在台湾建立兴中会分会,以唤起台湾同胞的民族精神。一八九七年,经孙中山先生同意,派革命党人陈少白抵达台湾,于十二月在台北成立了兴中会台湾分会。甲午战争失败后,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

  • 文章憶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河南历史 河南变迁 河南政治

    方头大面,时豫省大部陷落日军,省府设鲁山,李为一老官僚习于官场,稳健有余,创新不足。三十三年,日军西犯,洛阳沦陷,蒋公震怒,蒋鼎文、汤恩伯议处,省府改组,河南仅余南阳十三县,政府派刘茂恩为主席,豫人治豫,倍极辛苦,刘将军最后仅守朱阳关一鎭,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刘主席回归开封,重建河南,三十七年开封陷共,刘主席仅以身免,各厅长被俘,惨惨惨!张轸接主席,省府迁信阳,军事失利,省府迁汉口,为流亡省府,张轸附共,派赵子立为主席,赵在四川被俘,河南省主席成历史名词,长达

  • 文章晚清四川省的政治变迁(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呂實強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四川 政治变迁 近代化 历史沿革

    的个人。但实际上,尤其在晚淸时期的中国,领导阶层——少数参与与决定及施行政策的人,才是创造历史与形成各种制度、权力及使其发生作用的根本。就一省而言,最重要者,自然为督抚与其他有关官员了。不过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仅能就最为重要的总督官员扼要的加以检讨。一、从英法联军后到中法战争自强运动,一般认为始于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即英法联军甫告结束。此次战争,于两年之间,不仅广州被占,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被俘而囚死海外,天津两次不守,至于北京沦陷,皇帝逃亡热河。给予朝野的打击

  • 文章我見思辨十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王守平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历史典故 台湾选举 见闻思考

    心中有数游到百公尺外有一草坪乃上岸无事,后为家兄老师知道,严加责罚。数年前探亲路过,该桥仍在足有百年历史,见桥墩两头似元宝尖尖地,水到即分开,故不易冲倒,今未见有如此建桥法,大陆长江如杭州、南京、武汉、兰州等地铁公路共桥,均已成百年,何以台湾桥梁,每水必倒?岂本土化之特性乎?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