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烈士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毛備武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烈士 追思 抗战纪事

    毛烈士備武,蕭縣第一區毛營鄕毛營村人,生年月日不詳。其爲人忠厚,行止端莊,體格魁偉,相貌堂堂。民國二十八年夏,烈士出任毛營鄕鄕長。當時日軍於縣城駐有重兵,經常四出衝犯,幷建立僞組織,推行所謂「皇民化」運動。我同胞所受疾苦,不堪言喩。毛營鄕距縣城僅十餘里,敵僞經常出沒,因之烈士對鄕政之推行,本身之安危,極爲艱險困難。但烈士愛國情切,負責心重,執行任務,絕未因環境之惡劣,而稍有怠忽。敵僞疾視之甚,曾多次進犯,企圖擒而殺之。民國二十九年初春,烈士率鄕公所人員活...

  • 文章抗日烈士李踞五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黃石久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抗日烈士 李踞五 事略

    李踞五先生名繁洲,踞五字也。蕭縣第八區桂公鄕張迾莊人,畢業于徐州第七師範學校,秉性剛毅,嫉惡如仇。民國十一、二年前後,參加反對地方惡霸邵世恩的工作中,先生爲骨幹之一。邵旣倒,在王潤生,胡熙軒、李從三等之後,曾兩任第八區區長。任職期間,爲政淸廉,一塵無染,不趨炎附勢,不拍馬鑽營,心直口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誠痛快人也。至民國二十六年,七、八兩區合併,先生卸任家居。民國二十七年農曆四月,日冠鐵蹄踏進徐州,地方淪陷。是年冬,徐屬抗日軍興,彭笑千初主蕭縣之政,...

  • 文章八寶宮陸軍第七十三師抗戰陣亡烈士紀念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韓臨選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抗日烈士纪念碑 碑文 抗日战争

    日本軍閥覬覷中華,非一朝一夕,乘甲午戰勝之餘威,傾六十年漸積之蓄勢,蠶食不厭,妄冀鯨呑。迄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於是有蘆溝橋事變。烽煙瀰漫,城市爲墟,血肉橫飛,生靈塗炭,日軍恣意燒殺淫掠之狂暴,舉世公認爲慘絕人寰。爲伸張正氣,保國衛民,神聖抗日戰爭於焉以興。是時,本師駐防繁峙縣,征繕旣藏。遂於是年九月,奉令進發廣靈縣接戰,力挫強鋒。直峪、平型誘殲幾盡,復於忻口,阻彼長驅於太原。二十七年春,肉搏大武,屍橫遍野。奇襲高石,攘臂登撼。四月反攻綏遠,間道北上,分...

  • 文章爲松江忠烈傳催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4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编纂 《松江忠烈传》 抗日烈士

    亦有重大贡献。以夏完淳来说,笔者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反应良好,销路众多,在一年内连出四版,而且「中视」三度把它搬上萤光幕,连续播映,获得好评,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如果不把我们故鄕的先烈予以表扬,实在是一大损失。在几百年前的烈士暂且不说,就是我们耳闻目睹近代的烈士,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抗战时,笔者曾听鄕人说过,有不少抗日烈士,这中间,以一位姓郝的武师故事最为动人,听说他在日军侵入松江时,曾手刃日军多人,壮烈殉国。在对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更多,这中间

  • 文章懷念烈士王光舜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周健民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王光舜 抗日战争 抗日烈士

    王烈士光舜先生、是蕭縣二區朔里店人,出生於民國紀元前,年月不詳。身出望族,世代耕讀。雖不富有,但衣食豐足。烈士幼年,讀書不多,喜愛刀槍,及長,身體魁梧,是一壯漢,未及弱冠即投效縣常備隊,得隨其願。此時我縣有土匪蕭春子,三猫猴,等匪首,盤踞於保安山,常出沒於蕭、永邊境,架票勒贖,烈士經常隨隊徵剿,保鄕衞民,先後曾兩次負傷,因功擢升爲排長。於民國十三、四年時,曾駐防周圩寨,斷斷續續達十餘年之久。我縣邊陲民衆,得以安居樂業,均感德焉。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抗...

  • 文章抗日烈士杜玉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李成·李端品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抗日烈士 杜玉汉 事略

    杜玉漢先生,字杰三,祖籍江蘇省蕭縣第九區尠溝寨(現改爲安徽省蕭縣皇藏區莊里鄕尠溝村),生於民前五年。其令尊爲杜公吉陵,令堂爲尤氏,伉儷情篤,勤苦持家。先生以家境不裕,幼時僅略讀四書,但志在四方。於十三歲時,即投效馮玉祥都下,入十九混成旅,擔任傳達兵。其長官以先生年齡雖小,然聰敏過人。屢次交付任務,皆能不畏艱難,嚴守職責,完成使命。乃保送軍士隊接受嚴格訓練。因先生勤於學習,勇於鍜鍊,結業成績優良。於民國十六年升任排長,十八年任第五路軍連長。時五路軍總指揮爲...

  • 文章打日本鬼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黑楼战役 李乃乐 抗日烈士 樊心明 忠烈祠

    一、緬懷黑樓戰役民國二十九年四月某日晩,豐縣常備總隊部,率領著第一大隊,及特務中隊,由六區楊五樓,移防至七區黑、樊樓、傅廟,小胡莊,前、中胡樓一帶駐紮。後胡樓,趙樓,五營堤口,大王莊,葦子坑等外圍村莊,都有放出去的排班步哨巡査警戒。四月八日晨六時,縣城與華山之敵僞相會合,兵力約有二百餘人,乘汽車三、四輛,攜大炮一門,小手炮十數枚,及輕重機槍多挺,向駐防黑樓之一大隊,十三中隊進擊;十三中隊爲常備隊勁旅,敵乃集中火力,排炮轟擊,我官兵奮力抵抗,因戰況異常劇烈...

  • 文章纪念芮城張式甫烈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张式甫 抗日烈士 生平简介 追思怀念

    河东中学,历充第二高等小学及运城中学敎员,曾任山西方山县及河北赞皇县公安局长,颇有政声,民八年修纂芮城县志,聘任采访。先王父凯三,名武捷,条南名医。张氏六世祖淳,明万历任太医,其来有自。民九年修建陌南西桥,聘为监修,县志均有名留青史,堪为晚辈典范。七七事变,日寇侵华,先君奋力抗倭,壮烈牺牲,县史称为抗日烈士,当时年仅四十二岁。盖物之所本者天人之所依者祖,祖不立而欲立身者难矣,兹値政策倡明,子女羁留海外五十年,今返回故里,适当先君成仁六十六年之日,爰立石纪念

  • 文章先夫鍾壬秋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鍾陳梓 鍾克超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钟壬秋 人物事略 抗日战争 抗日烈士

    先夫鍾公諱壬秋,字華實,民國前四年六月十三日,生於湖南藍山縣高陽里。 祖諱麟,字伯麒,清廩生,精硏經史,望重士林。 父諱才周,字讓卿,性行誠樸,學養深厚,尤工詩文;歷膺縣議員、議長及校長等職多年,倡辦團練,綏靖閭閻,闢地生產,積榖救災,悉能見諸實施;先後慨捐鉅金及良田二百餘畝,創設城區高小、族立初小,及「讓卿」圖書舘,曁修建橋樑、道路、涼亭等善擧,急公重義,樂善好施,遐邇稱賢。 母彭氏,仁愛慈祥,相敎有方,體健神足。兄峻,字蓀石,歷任西北邊防督辦公署秘書,...

  • 文章憶往漫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渠敬憲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火烧鬼庄寨 抗日烈士遗族小学 渠时汉 黄体润 丰县抗日常备队

    的生命。这个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村庄,不愧是个英雄的村庄,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二、回忆丰县抗日烈士遗族小学一九三八年五月,地方沦陷。全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县具有民族气节的广大爱国志士,奋起抗日,至一九四〇年初就有数百名烈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在丰县抗日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九四〇年底,县政府为培养烈士的后代,以慰烈士在天之灵,在丰县创办了一所抗日烈士遗族小学。我是抗日烈士遗族小学第一期学生。一九四〇年春节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