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扬州共返回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扬州名胜光景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扬州 名胜 新城 扬州画舫录

    光景好,为扬州名胜之一,虽世居扬州者,多不知之,负翁以种种因缘,得详其顚末,爰述之如次:扬州新城,东关街北,有名疏里道者,直达大准堤寺,路西有一羊肠斜径,通广储门,在此小道西南路旁,有屋数楹,名昙花庵,庵门向西南,庵后一片荒地,大逾数亩。余世居东关大街,幼时随先考郊游,是地为必经之路,归时,每当夕阳西下,觉风景如画,并未穷其究竟。岁甲寅,闰五月二十四日,与友人汪二邱,戚素秋、丁悯公,游北郊,谒史公祠,至重宁寺,从寺旁小径而返,忽见天空云彩,拖蓝带紫,朗开

  • 文章扬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扬州戏剧 扬州乱弹 戏剧历史演化

    扬州自淸唐以降,素著繁华,至满淸入关,遭扬州十日空前浩刼,几成废墟,及康乾之际,忽一转变,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加以康熙、乾隆、各有六次先后南巡,驻跸扬州,于是地方供应,踵事增华,又成为繁盛时期,戏剧为当时娱乐之要,精心结撰,扬州戏乃能独树一帜,卒非偶然。乾嘉间,巡塩御史伊龄阿、图思阿,奉旨设局扬州,修改曲剧。总校黄文旸、字秋平、贡生,精通声律,为诗淸越高华,有扫垢山房诗传世,著曲海二十卷,考所修古今杂剧传奇,分元明淸三代,总目共列一千零一十三种,元明

  • 文章烟花三月下扬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飛絮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扬州慢》 扬州 名胜古迹 扬州八怪

    扬州,古九州之一,涵盖今皖、赣、浙、苏及闽诸省,周、汉皆置之。其治自皖之和县、合肥、寿县至苏之江宁数迁,隋改为江都、唐以后遂专以其地为扬州、今官文书已癈之,江都县乃其旧治,但仍多爱其名,习称扬州,亦别称广陵,或维扬。洪迈容斋随笔卷九谓:「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画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有扬一蜀二之谚,意天府之富尚居其次也。」扬商家有园亭池馆之胜,又有山人墨客书画技巧之士为之润饰点缀,遂擅盛名。清李艾堂撰扬州画舫录,胪列故实,自亭馆寺庙街衢市肆

  • 文章湖光山色 品賞園林楹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1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园林 楹联 苏州 杭州 扬州

    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扬州的园林也是享有盛名的,它的楹联文化意蕴地很丰厚。如平山堂有副对联为:「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这是一副集句联,分别集了范仲淹、欧阳修、王禹偁和苏轼等四人四篇文章里四句话,自然浑成,切合情景,不能移用别处。扬州痩西湖小金山月观亭有一副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手迹。此处面水傍山,是眺望湖光山色,欣赏明月清辉的极佳之地。郑板桥写的这一楹联,其妙处

  • 文章探親旅遊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汪敏毅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探亲游记 扬州 哈尔滨 大连

    不算享受过份也。闲谈两岸之现况及各亲戚近来之生活情形,聊慰两岸相思之苦,又因京沪两地附近旅游的景点,前数年中已经去过,由姪女提议过江到扬州去看看,于是在五月十七日到扬州去。扬州扬州是禹贡九州之一,历史悠久,古蹟名胜很多,是日早八时由姪女陪同父叔共三人,乘公路车过长江约一小时抵达扬州车站,坐计程车先到「个」园吃早点,自古习惯是早吃干丝、汤包、吃茶,叫做皮包水,晚上洗澡叫做水包皮,「个」园是清两淮盐总黄至筠将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因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因

  • 文章百尺梧桐閣、千年枸杞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梧桐阁 扬州 枸杞根

    周密,浩湖齋日鈔云:宋徽宗時、順州築城、得枸杞於土中,其形如獒狀、馳獻闕下、乃仙家所謂千幾枸杞、其形如犬者。又續仙傳云:朱孺子見溪側二花犬、逐入於枸杞叢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覺身輕。上二則、見本草綱目、吾鄕楊州、有百尺梧桐閣、其源如下:淸康熙間、汪季用、懋麟舍人、丁未進士、授中書、薦試博學鴻詞、爲漁洋山人高足、著百尺梧岡桐集二十,一卷、黃岡杜濬爲之序,園內舊有百尺梧桐閣故名,乾隆間,鹺商孫黻卿、加以點綴、以迓淸高宗蒞止,高宗賜書一聯,文曰:...

  • 文章憶我故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文漪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忆我故乡 扬州 瘦西湖 闲话扬州案件 爱国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是扬州人·我爱故鄕!中国文化悠久,扬州也文风雅丽!文人诗人,书画名家辈出。而文化韵味似乎已经揉和到扬州人的生活里,言谈擧止,温文尔雅;就是普通人家,也都拿得出一些家藏文物,而庭园假山,莳花品茗,养鱼种竹,吟诗论文,更极富于生活艺术。故鄕风景,也秀美非凡,瘦西湖一湾碧水,柳暗花明,五亭桥,那一个又一个的别致桥洞,走遍中国,还没有看到有和它相同的。平山堂有靑松翠竹,有古寺钟声,有欧阳修读书处,还有一座半隐山坡,半峙冈上的平远楼,「平远

  • 文章扬州饮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扬州 扬州遭屠杀 饮食集各方大成 满汉席 菜品 饮食规矩

    先说扬州一段痛史我是扬州人,我也可以说我不是扬州人。不但负翁可以如此说,凡是扬州人,皆可以说:皆是扬州人,皆不是扬州人。这种矛盾的语言,未免令人奇诧。要明白此中奥妙,先要谈一段痛史。当满淸入关,豫王多铎,屠扬州十日。据王秀楚著扬州十日记所载:尸积如山,焚尸簿载八十余万,投河、赴井、自焚、皆不在内。准此推测,扬州之被屠杀者,当在百万以上。扬州、一府城耳,遭此浩刼,可谓地坍土平。眞正扬州人,已无一幸存。待至略定以后,一片荒墟,率由邻近省县人民,移居于此。未几

  • 文章石涛与扬州(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4-08-20
    关键字: 石涛 扬州 明代宗室 画家 “扬州十日”

    吾尝谓凡人之显晦,不论生前生后,冥冥中若有定数。如画师石涛,生前之名,固不若今日之盛。即自石涛逝世以迄今时,约有二百六十余年,亦鲜有言及石涛者,从张大千推崇备至后,不但国内硏究石涛者,风起云涌。即东西各国艺坛中,石涛之名,亦不胫而走。可见凡人之显晦,莫知其所以然。余世居扬州,生于淸末。吾鄕每年,有观音会,都天会,城隍会,迎神过巿,锣鼓喧天。旗伞执事,肩摩毂击。每于灯伞中,见有署名苦瓜和尙,瞎尊者等绘画。以其名异,恒向先考叩其详。先考曾曰:是恨僧也,他日

  • 文章扬州名胜古迹简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1-01-16
    关键字: 揚州 名勝古跡 文獻展覽

    此次各省文献展览,我苏承负翁先生将所藏扬州名胜古迹珍贵照片九帧,提出展览,并为说明,以供中外仕女参观,当为会场生色不少,兹将原说明刋载如次,以飨阅者。白塔:在莲花桥(俗称五亭桥)莲性寺内,莲性寺,原名法海寺,创于元至元年间,淸康熙至扬,赐今名,白塔亦称喇嘛塔,系就旧塔之基建造,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今塔于乾隆甲辰重修,倣北平北海喇嘛塔,毫无二致,其形如锥,高入云表,塔基建台五十三级,台上造塔,塔身中空,供白衣大士,顶加靑铜缨络,鎏金塔铃,最上簇鎏金

共63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