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成功共返回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成功之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成功

    读萧县文献第十期「悟从静中来」一文,幷由孟鄕亲繁超加注,嗣又读他书,偶感而制「成功之道」易、静、动之图说,作座右铭。此图以易之「艮卦」为轴,大学中之「静」,与中庸中之「动」,分挂两侧。得以平衡者,可为成功之道也。试列图说于后。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易时止则止,时动则动,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民国八十一年二月四

  • 文章成功登陆台湾的地方海陆沧桑寻旧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郑成功 郑成功登陆纪念公园 旧址变迁

    八月二十七日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诞辰纪念日。三百余年前,他率军登陆鹿耳门,赶走了据台的荷兰人,对于开发台湾,有非凡的意义。台南的土城,有一座「郑成功登陆纪念公园」,眞的是当初的登陆地点吗?让我们旧地重探,作为对前人的凭吊与思索!按纪念复台英雄郑成功庙,全省共有五十八座。其中除了台南市开山路的「延平郡王祠」是政府所建外,其余的都是民间兴建供奉的。民国六十八年,台南市政府在安南区的土地,也就是从前的鹿耳门地方,筹建了一座「郑成功登陆纪念公园」。如今七年

  • 文章鄕賢沈斯菴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期  作者:賀仁泰 出版时间:1964-06-01
    关键字: 沈斯庵 金门 台湾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季沈斯庵先生,讳光文,字文开。鄞副榜,历仕绍兴、福州、肇庆,由工部郞中,晋太仆寺少卿,受命监军广东。明社既屋,自潮州航海至金门。淸总督李率泰使人賷函币召之,斯庵焚其书,拒币不纳,因知金门亦非可留之地,乃效朱舜水之东渡,浮家泛宅,过围头洋遇台风,漂至台岛。时台湾为荷兰所据,沈氏向土人受一廛,安居焉。朞年,郑成功统舟师领台岛,知斯庵在,大喜,效陈仲擧问徐孺子故事,单骑访之,礼为上宾。然沈氏以淡于荣利,终延平之世,未受官阶也。及延平薨,子经嗣位,声色货利,略

  • 文章打動了清廷的心·讓台灣保留下來施琅的「台灣棄留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考究 台湾历史

    成功受到儒家忠君体国的薰陶,是以志节忠烈,诚乃一代完人,名垂千古,永照汗靑。但亦因为施琅的背叛降淸,终被击溃,而明告亡。诚是:「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沈葆桢题于台南延平王祠联句这可以说,在郑成功一生志业,不是亡在淸朝之手,而是亡在背叛他自己的重要主将,施琅和黄梧手中。黄梧为福建平和县人,是郑成功最为得力的海澄守将,竟然投降了淸朝,被封为海澄公,提出其「平海五策」,这也唯有郑成功

  • 文章论武昌首义成功的因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成功原因

    不是失败的。唯独武昌起义成功,个中道理,诚有硏究的必要。二、起义的导火线一九〇四年,粤汉、川汉铁路,准由民间投资经营,嗣因淸廷在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压力下,达成借款筑路协议。一九一一年,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取销商办成案,违者以反抗上谕者论罪。旋向四国银行钜额贷款。政令出尔反尔,疑为出卖国家利权,于是引起川、鄂、湘、粤四省人民不满,羣情激愤,纷起抗议,尤以川民为最。淸廷派湖北新军入川鎭压,武汉一时防务空虚,而粮饷、武器等可供给无虞,革命党人乃

  • 文章成功与失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作者:張天心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艺文 成功者 失败者

    成功者:「让我们设法来做!」失败者:「谁懂怎么做?」成功者:「这件事,我做错了!」失败者:「这才不是我的错呢!」成功者:「这件事,应当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失败者:「我做的算不错了啦!很多人还不如我呢!」成功者:「某人眞有一手,我要向他学!」失败者:「他算老几?我才不学他呢!」成功者:「我想一定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做这件事。」失败者:「这件事,人人都这么做,别耍什么新花样了!」成功者:「解决这件事的关键在那里?失败者:「这件事,牵扯太广,手续麻烦,条规

  • 文章(專載)從中原到臺灣一頁祖先渡海移民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祖先 渡海移民 同姓宗亲 郑成功

    台湾已渐形成汉人村落。当时台湾一地,汉人已不下万人。在荷兰人占据期间,汉人总数约五万人。明郑时期,由郑成功与郑经,从大陆带到台湾的汉人,约三万七千人,加上冒海禁而入台的约三万人,加上荷兰时期,汉人共约十二万人。清初禁海令三禁三弛,但人民为避乱,仍冒生命危险不断地渡台,到光绪十九年即割让前的台湾人口,为二百五十四万五千人。民国十五年底,日本据台总督府统计,全省有三百七十五万一千六百余汉人。其移民时使用方言,闽南语群者为客家语的七倍。而以闽南语群同胞来得较早

  • 文章員嶠紀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员峤 台湾游记 郑成功

    一自隨政府播遷來臺,禹甸淪胥;覊留孤島歷時三十有餘年,每遇差遣之便或乘休間時間,輒以暢遊寶島各名勝古蹟。偶爾有感,無不信筆錄之,不計工拙,編爲「員嶠紀遊」俚言若干首。玆特臚陳於後。非敢云詩?聊誌鴻爪留痕而已。

  • 文章人生成敗關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詠久 出版时间:1978-04-06
    关键字: 成功 失败 修养 性格 名人

    暇读历史,每有所感。近日探究人生成败之因,深深体会到古今来的圣哲英豪,成功人物,殆无不具有一种绝伟的宁静修养;恰与不学无术,无往而不透露出浅薄浮躁性格的难成大事之辈,形成一种强烈明显的对照。宁静是由澹泊而来,道家崇尙心灵的平和,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显然是其中心思想之宣泄。孔子的「饭疏食瓢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是何等澹泊的胸怀?他因貌似阳虎,被围于匡,临危不惧,一句「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表现出何等以道自持的宁静鎭定态度!孟子

  • 文章漫談浙江的南明義軍(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7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1-07-30
    关键字: 浙江 南明 义军 罗子木 郑成功

    续上期)苍水先生此次偏师在皖境有如此迅速的进展,在他自己的诗中,有「似闻天地悔疮痍,片羽居然十万师」之句。这是郑成功此次北征,应有檄文,而郡王幕中无人能做,乃托张先生代笔,苍水先生也就认为自己应做的事,很兴奋地立即撰就,内有句云:「六月兴师,敢云趋利,十年养锐,正欲待时。」延平很满意,他自己也颇自负,所以有上述诗句。檄文已引致当时大江南北读者之感动,此外,苍水先生还致书于皖南地方士绅,所谓「腾书缙绅」者是。眞可谓一管笔力,足抵十万雄师了。所以他此次所

共92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