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院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劇名角漫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耿昭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豫剧名角 永安戏院 永乐戏院 醒豫舞台 洛阳调 《秦雪梅吊孝》 《穆桂英征东》

    近阅十三卷七期中原文献韩宗民先生「漫谈豫剧论名角」鸿文,陡然勾起效颦念头。囘忆民国二十至二十七年间,自己在开封求学敎书一段生活里,颇难忘怀者即每周周末必看豫剧(当时则称河南梆子)。那时相国寺内有三家戏院专演—永安、永乐(后来改名豫声),民国,(当时演平剧的醒豫后来也改演豫剧,常香玉即其台柱)各院名角如云,各有招牌戏码为号召。惟以本人仅爱看爱听,不事硏究,对其发展历史,剧艺技术及音乐配合均不敢论列。不过个人却深深体会到豫剧的胡琴、呼呼、月琴等弦乐的唱腔

  • 文章回首菊壇四十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顧正秋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国剧 剧校 南京大萝卜 永乐戏院 台北

    与别人有别的是,人家要磕头、拜师,记词,学腔,启蒙戏都是什么女起解、武家坡等的「大路活」,而我一开始就与众不同,连唱带做带上胡琴,都在自己家里,八岁时,又在赈灾广播点唱会上,大大的出了次风头。主办人是黄金大戏院经理孙兰亭,他想小囡子在电台播唱,眞是一记好噱头,为此我忙着催裁缝师父赶制了一套「行头」,那时可惜没有电视,祇有少数现场观众看到,我穿了一件粉红色衬衫,半卷着袖子,下面一条银灰色背带长裤,挺时髦的,麦克风太高了,又调整不下来,只好搬只空箱子,让我垫着

  • 文章金廷蓀與五虎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陳定山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宁波乡贤 金廷荪 五虎将 黄金大戏院

    上海三大亨屈指而下必數金廷蓀,廷蓀寧波人,善理財。以行輩言,黃如褚彪,杜似天霸,張似竇二東,廷蓀則計全也。隨杜多年,亦如計全之隨天霸。其人精明智巧,億則屢中,老於商賈,不似俠流。尤喜接近伶界,伶界中人亦尊之爲三爺而不名。有緩急,莫不得三爺一言而解。金有故宅在南陽橋,層樓華居,北伶南來輒館其處。武行場面,鑼鼓喧天,不以爲厭。每名角吊嗓,金公館墻外立而聽者如堵,以此金老公館之名,遍滬凟皆知。車傭、郵便,但提卽知,毋須地址。初杜、張同卜宅於華格臬路,比門連楣,...

  • 文章電影內容精彩戯院不易看到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电影 戏院 郑拯人 新闻片

    晚上七時四十五分,同樂晩會開始,鄭常務理事簡單報吿本會籌辦會員同樂晩會的意義,本次晚會的內容等,在此同時鐵路局局長林則彬同鄕除供借場地,租用電影機外並預備了大批的糖菓,分贈給各同鄕每人一包,作爲秋節禮品,有晚會看,還有糖菓吃,尤其是隨同來看晚會的小朋友們,大爲歡笑,爲會場帶來更多的歡樂。李登惠小姐今晚晚會,鄭拯人兄向臺灣製片廠及美新處借到:①太空會合②五點零二分③自由的力量④石門水庫(國外版)⑤中國繪畫的藝術⑥三千年的中國藝術⑦臺灣地下水等七部電影,都是...

  • 文章澳門地方戲——粵劇史略拾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胡國年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粤剧 澳门 神功戏 广东话 清平戏院

    打坐,漱干净呢个食斋口终日唸阿弥陀。世上咁好心人都难揾得第二个,点解街头巷尾人人仲叫我做生阎罗。」曲词全是广州口语,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讥讽入微,令人百脉贲张。难怪优天影剧团的白话演出,大受巿民的欢迎,并迅速席卷整个粤剧界。(注:免费招待老人观赏之街坊戏曲。)四、现代澳门之粤剧曲艺概况远在清朝道光同治年间,澳门西边填筑海堤,建成新街道福隆新街及最早的清平大戏院,据澳门历史学者王文达在《澳门掌故》中所载:清平戏院为澳中唯一之粤戏舞台,历史最久之一所戏院。当年

  • 文章鄭州「天龍戲曲茶座」觀劇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天龙戏曲茶座 戏剧 戏院 演出 豫剧 演员

    一、今日大陆各省市没有长川上演的戏院凡在六十五岁以上的中国人皆知,昔日大陆各大城市及水陆码头人口集中的地方,每日下午及晩间,都有日常上演平剧或地方戏的情形,以作者实际所知,仅仅一个郾城县「漯河鎭」,民国三十六年时,就有两个「梆子戏院」、一个「平剧戏院」、一个「唐山落子戏院」,每日下午二时及夜晩七时各上演一场,而「曲子戏」「说书戏」则是每日下午在棚子院或摆摊位演唱。至于民间的「庙会」及官员、团体、富人有大喜庆之事,多是事前「订戏」,野台或家院中演唱。不卖票

  • 文章平劇在沭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平剧 沭阳县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戏院经营

    鄕先进,并且也是我们本家的仲五先生,在其所著「沭阳鄕土志略」中,对平剧之于沭阳,如何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迄枯萎凋谢的一段历程,颇有纪述,他说:「本县地处僻壤,无固定新式娱乐场所,庙会俗称兴会,或演大戏(京戏)数日,但不一定每年每地都有,民国十六年以前,城区程家及庙头周家东鄕汤沟各有私人大戏班,后均解散。民国二十二年,邑人程铁屛,黄益斋等,在城内吕西府西花厅开设乐天戏院,演唱京戏,虽布置简陋,但在本县尙属新兴事业,初颇不恶。次年东关人吉奎成、霍瑞五等

  • 文章回憶全州懷念父親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唐景田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全州县 商业经济 赌场戏院 服装店

    号召力为最强!名须生唐仙松,花脸唐楚华,旦角红辣椒等常在洮阳戏院担纲。东安艺术人才确实不少!如有还鄕道经全州时,往往被邀请到洮阳戏院客串表演一场。某年同日有名须生演的「曹福走雪」,小生演的「三气周瑜」,花旦演的「杏元和番」,这些名角各自展现他的精心杰作,眞个不同凡响,博得彩声不少!而他的芳名,现已不复记忆,实属遗憾!地方常年公开赌博,确也增加社会繁荣;负的一面,促使若干人倾家荡产,挺而走险,盗贼迭出无穷,因而社会治安,亦备受破坏!围炉夜话,先父谆谆训诲先父常见

  • 文章越劇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裘文光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越剧 台北美都丽戏院 吴燕丽 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繁华、璀灿,只有从记忆中去寻觅了。记得三十九年秋天,在台北美都丽戏院首次演出越剧,眞是惨澹经营,一切因陋就简,开锣戏「卧薪尝胆」,饰演西施的张丽云,穿一身短衫长裤登台,怕观众听不懂台词,演员们还卷起舌头学说国语。戏目虽配合时代,深具意义,但演出效果未臻理想。这出戏后来经过改良,由吴燕丽饰西施,朱凤卿饰范蠡,宋天飞饰勾践,吴菊英饰东施,并且增设布景,添制服装,衬托出剧力万钧,深受观众赞扬。除在台北大华戏院连演十多天,卖座始终不衰外,还到金门前线及寳岛各地劳军

  • 文章前塵影事渾如夢

    来源期刊:《浦東》 第84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老上海 大光明 国泰 大华 电影院 南京大戏院

    艺术气息。其银幕由下而上升起的。楼厅两侧设包厢,为五院中独有。座位数居五院之三。南京还是沪上首家冷气开放的电影院。其右侧小门面,为当时出版的西影月刊《电影杂志》编辑发行部。被纽约日报誉为亚洲“洛克赛”(Roxy)的南京大戏院,位于爱多亚路(Edward VI Road)(今延安东路),一九三〇年建成。其建筑十分豪华,现为上海音响厅。被誉为「远东第一影院」的大光明,地处当时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PARK HOTEL)西侧即今南京西路216号,始建于一九二八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