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腔——包公賠情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秦腔戲劇學會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秦腔 包拯 戏曲精选

    人物:一、包拯—包。二、王鳳英—嫂。三、家院—院。四、王朝—王。五、馬漢—馬。六、衆役—衆。包:(白)王朝、馬漢!馬王:(白)嗨!包:(白)將包勉押入銅鍘!馬王:(白)嗨!包:(詩)正氣凜凜天地動,銅鍘閃閃神鬼驚!長亭鍘姪。馬王:(白)銅、鈴、開!包:(白)開——鍘——。馬王:(白)開——鍘——。衆:(白)開——鍘。開——鍘——。包:(白)秉公難過嫂嫂情。馬王:(白)禀相爺!包:(白)包勉尸首。馬王:(白)驗呈面前。包:(白)暫緩陳州之行,打轎回府!馬王...

  • 文章蒲州梆子「三上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羅强智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蒲州 邦子 戏曲

    戱考記載:蒲州梆子爲中國戱劇之始。孔子又謂:「惟天爲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堯代天而行仁政,當時天下,太平盛世,男耕女織,其樂陶陶,黎民讓畔而耕,擊壤而歌。詩經記載的詩歌,均是堯舜禹時代,黃河流域文化發祥地之故事諺謠後來把黎民用農具在田埂子上擊打而唱的詩歌,配以金石之音,又加上絲竹,便是今日的蒲州梆子。蒲州梆子經歷朝歷代,屢予增改,故事加長,委婉曲折,其內容都是些褒善眨惡稱讚忠良,的歷史劇和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劇。戱碼有所謂上八本——金沙灘、虎牢...

  • 文章馬靜亭女士再演名劇「洛神」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砥柱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京剧 戏曲 曹植 凉州

    同鄕馮晉澤先生的夫人馬靜亭女士原籍甘肅來臺後勤硏國劇,於梅派戲最有心得,曾先後出演武家坡、大登殿、坐宮、蘆花河、斷橋、洛神等名劇每次演出都有特優的表現,深得好評,尤其難能可貴者,她具有一種鍥而不捨,和勤學苦練精神,爲票界所罕見,令人讚佩。本年元月二十九日晚,國軍文藝中心舞臺的壓軸戲是「洛神」,劇中駕祥雲移蓮步漫吟淸曲而來的甄宓是由馬靜亭女士所扮飾,這是她第二次公演「洛神」,對於洛神「翩若雪鴻,婉若游龍」的意態,體會深刻。在舞臺效果方面,三套精心裁製的雪紡...

  • 文章秦腔——斷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秦腔戲劇學會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秦腔 《断桥》 戏曲精选

    白:(內唱尖板)遇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同靑兒上,接唱)忍不住痛殺殺血淚交流,這才是畫虎不成反類狗,此事兒倒做了潑水難收。靑:娘娘蘇醒!白:(唱陰司板)夢兒裡我正和天兵爭鬥,直殺得風雲變鬼哭神愁,掙扎扎我這裡用目細瞅,(轉雙錘)原來是小靑兒站立中途,我不願在峨嵋成佛成祖,爲恩愛脫仙衣來遊九洲,雖然間閃的我少前無後,事到此我豈能善罷甘休。靑:哎!娘娘!(唱攔頭)妳不願在峨嵋成佛成祖,脫仙衣背靑鋒漫遊九洲,人世間西湖景天堂少有,惹得妳入紅塵來會河洲,湖邊上與...

  • 文章秦腔——烙碗計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秦腔戲劇學會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秦腔 戏曲精选 《烙碗计》

    媱旦上:靑衫兒白布裙,裝扮起來賽觀音,那日我從大街過,有人稱我馬溜神、馬溜神。(坐白)世上三惡,獅子、老虎,哎嗨!我媱婆。老嬸劉門馬氏,是我昨天趕出去一個老的,家中還剩了個小的,吱!吱的,哭的人好不自然。不免將我保柱喚進來,定上一計,將這小雜種害死,方去我心頭之恨。便是這個主意。(起來叫)保柱走來。小丑:哎嗨!保柱生的乖,眉毛向前栽,忽聽姑媽喚,急忙蹩出來。媱旦:保柱我那小老子。小丑:哎!媱旦:這娃你怎麼這樣呢?小丑:姑媽!是應了頭子了。媱旦:應了什麼頭...

  • 文章温州戏曲的往昔与近年京剧的重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李樂仁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温州 京剧 戏曲 发展历程

    本稿为吾温州两位前辈音乐戏剧爱好者根据自己二十年代以来的见闻,再经过近年多次的调査访问,参照温州戏曲史硏究者胡雪冈、沈不沉、张明等先生多篇近作、并且采录家鄕「三三(珊珊)」票房创办者杨文通老先生等的提示而编写的。杨文通老先生等所提示的温州二十年代以来京剧活动史实,皆未见于别处记载,至为珍贵。⒈鹿城新春,各方合演全本京剧《探母》⒉从南宋到晩清温州的地方戏曲概观⒊新兴京剧之进入及管领温州剧坛⒋温州京剧票房之出现与首次京剧热潮⒌四十年代温州的京剧热潮与票界活动

  • 文章豫劇祭酒張岫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燕京散人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张岫云 豫剧 戏曲

    梆子是形成國劇的來源劇種之一,有河北梆子(俗稱京梆子),山西梆子(晉腔),陝西梆子(秦腔),與河南梆子(豫劇)之分。豫劇又分豫西腔和豫東腔。豫西腔低迷悲悽,多爲苦戯,過去名伶有常香玉;豫東腔高亢,花梢,適宜喜劇,過去名伶有陳素眞(狗妞),這兩位可稱代表性人物。現在台灣的豫劇旦角祭酒張岫雲,河南臨頴人,小時候就喜歡哼豫劇,但是家敎甚嚴,不許學戯。抗戰期間,逃難離家,才有機會自主地學戯。民國卅一年起,她先後從常香玉的師妹宋書雲,和陳素眞的先生樊粹庭學習!因此...

  • 文章(劇 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期  作者:△賀 鑄▽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戏曲 戏台

    叙述早期的京班戲,必須說明同時期演戲的場地。戲班如大鴻壽、大四喜、大連陞,多數是受雇在祠廟戲臺上演出的,也有在巨宅廳堂之上;和市集曠場之中,搭臺開演。寧波「貫器業」有一種專門出租「搭臺」器具的鋪戶,他們的工友——搭臺司務,寧波稱他「上高」鎭海稱爲「撐高」。是百作手藝中頗具巧匠功能的一類,他們兼營「牮屋轉向」的業務。(牮字卽宴切、音薦、爲該業專用之字)民初年間,常見古舊的木造房屋,東倒西斜,已經形成「危險建築」。泥水工是無法修繕的,祗有請敎「戲臺司務」,他...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要考證評彈的來源,傳說很古,極難找尋出它的源流。「評」是評話,俗稱說大書,「彈」是彈詞,俗稱說小書,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據,是有些書上載稱:「說書古名講史」,此實與評話不同,因評話係講片斷的故事,講史乃演講全部的史實。據夷堅書上說:「呂德卿偕其友出嘉會門外茶肆中坐,見幅紙用緋貼其尾云,今晚講漢書」。按之明代嘉靖年間,開州晁氏寶文堂書目中,已刋有講史數種,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就是目前評話三國,水滸等的藍本,這淵源固然有來歷,不過古之平話,亦許就是現在...

  • 文章看戲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戏曲 抗战回忆 戏曲人生

    凡是正常的人,大多數喜歡看戲。相傳有父子五人,在家中舉行文康座談會。老父出了個題目「讀書好,還是看戲好?」要四個兒子各抒已見。老大說:「讀書好!」老二說:「看戲好!」老三說:「書也要讀,戲也要看。」老四說:「依我看來,讀書就是看戲,看戲就是讀書。」老父聽了以後作講評說:「老大心想看戲,嘴說讀書,十足假道學。老二飽食終日,言不及義,前途堪憂。老三爹來爹也好,娘來娘也好,依違兩可,左右逢迎,可以作官,難以成事。只有老四洞明事理,實得我心。」這段故事,除了證明...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