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剧交流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同鄕會的國劇硏究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国剧研究会 戏剧交流 传统艺术

    一场国剧的演出,藉以一献温州同鄕会国剧社的实力,虽其心愿未遂,亦足表达其雄心壮志了。其实同鄕会一年一度的会员大会有此余兴节目,联欢一番亦可说皆大欢喜的正常休闲活动。谈到台湾方面国剧的盛事,本人曾撰拙文——国剧登陆台湾四十年,刊载于浙江月刊第二五二期,当年正逢大陆名角兼擅文武小生李宝春两度自美来台演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有着一票难求的现象,许多观众不惜买高价票以免向隅,失此良机。名伶唱做俱佳,观众力捧,就造成了非常轰动的场面。以后两岸开放文化交流,北京京剧团

  • 文章難得一見九甲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戏剧 文化交流 九甲戏 民间文化

    以后,因受海派平剧的影响,增加了许多平剧剧目,打击乐和武戏的表演。故有艺人认为九甲应打『交加』,乃北曲(平剧)与南管交加之意。」,另外吕诉上先生也探讨过九甲戏的来由及戏种:「九甲戏俗称大戏,约在百年前来自福建泉州,歌曲是南管系,道白纯为泉州语……这种戏在台北种做白字戏仔,乐器是采用笛仔。奉祀孟府郞君为戏神。」在早期的台湾,民间戏剧相当盛行时,南管戏曲就分为三种,分别是七子班,九甲戏与南管戏。七子班又称为七色班,大都由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所组成的戏曲,乐曲以清晰

  • 文章兩岸小戲大展及學術會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郭士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学术会议 两岸小戏大展 地方戏剧

    种。他长期从事戏剧与民间文学的硏究,曾二十二次率团赴大陆以及欧美亚非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他与大陆戏曲界的同行来往频繁,曾参加过在北京、上海、苏州、沈阳等地举办的戏曲学术会议。中国艺术硏究院副院长薛若琳就是经常同他交往的一位学者。本次「两岸小戏大展曁学术会议」就是由这位曾永义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积极倡议举办的。他们的倡议得到中国艺术硏究院和文化部的支持。此项活动的执行长是曾永义先生,大陆方面的总领队是薛若琳先生。可以说,这次活动实际是由海峡两岸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策划

  • 文章岳飛 九江 滿江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岳飞 人物研究 思想交流 九江 满江红 纪念大会 戏剧演出

    ,便是身在九江心怀中原,触景生情,由感而发所创作出的旷世绝唱,「凭栏处潇潇而歇」不正是草长莺啼,细雨纷发,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吗?但「靖康耻,犹未雪」,岳飞那有心情去欣赏?只有化悲愤为力量,期有朝一日「从头收拾旧山河」,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遗恨绵绵「莫须有」!九江也是岳母姚太夫人,岳妻李夫人长眠之地,与庐山竞秀,并日月争辉。今年的纪念岳飞诞辰活动,已由区域性、全国性,发展到国际性,活动内容也不仅纪念仪式而已,包括专题演讲、学术座谈、书画展览、戏剧演出、岳飞史蹟

  • 文章嶺南鄉音揚寶島凱旋、錦銹兩個業餘劇團公演刷新紀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李文慶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文化交流 戏剧公演 演员及获奖人员名单 公演新记录

    唱家表示,台湾的票友,与香港的唱家同一水准,国防部前部长、现任华侨协会总会理事长伍世文上将,在第一天演出时亲临会场,致词勉励,并祝演唱会成功。行政院前院长、现任台北巿长郝龙斌之父郝柏村上将在第二天莅临观赏,并上台致词鼓舞。郝柏村对中国传统戏剧深有鉴赏力,曾亲自粉墨登场表演京戏。籍贯江苏的他对粤剧、粤曲并不陌生,他专注地观看了近两个小时,并竖起大拇指喊「好!」一位偏爱西乐、一向参加合唱团的音乐爱好者,听了演唱会表示,原来粤曲的旋律这么优美,曲词这么典雅、音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