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根湖北黃陂縣境內的商代盤龍城遺址,迄今三、五〇〇多年,是我國南方的第一古城,也是長江文明的象徵。這一沉睡千年的中華瑰寶躍現於世後,引無數中外史學家重論華夏生衍,令三十多國考古學家對這座「中國古城之標本」嘆爲觀止,而滿口黃陂鄕音的炎黃子孫更是鍾情。臺灣大學客座教授、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代院長喩德基先生,不遠萬里前往盤龍古城訪古尋根。由臺去美,在波音公司主持過波音七二七程序設計,波音七三七、七六七顫振定型設計與飛行實驗,以及波音七J七新型槳肩顫振設...
-
第二次探访。祖屋门前留身影庆先君的祖屋拱辰楼,是一座百年老屋,田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息。梁桷腐朽。站在祖屋门前,庆先君徘徊凝思,任「的士」笛声频催,久久舍不得离去。在祖屋的里外,不知拍下了几许照片,留少了多少身影。庆先君之父亲连年不断慷慨捐输,在省里省外,大埔县城兴学,建桥、水电站、、公路、办医院…,而对祖屋却未顾及添砖加瓦予以修葺,难怪乡亲称许:「家炳先生,高尚士也!」庆先君此次回乡,负有特别使命,代表其父家炳先生与家乡父老兄弟商议建设家乡大业,改变家乡面貌
-
題詩劈開太行,漳河穿山,峰迴渠轉,水隨人願。舊時窮鄉,奮勇開發,人工天河,致富永遠。引言我是安陽來台八十老翁,紅旗渠在林州巿,屬安陽管轄。前河南省黃河北有三府,彰德、衛輝、懷慶。彰德府今安陽巿,北爲磁縣屬河北省。彰德府前轄安、湯、林、臨、內、武、涉七縣。今安陽巿轄五區五縣——安陽、湯陰、林州(巿)內黃、滑縣。今臨漳、武安、涉縣屬河北省。林州巿在安陽地區,是河南省最富的縣級巿。太行山簡介《淮南子·墜形訓》:「中國有九大山,即會稽、泰山、王屋、首山、太華、岐...
-
近日,經阜寧縣人民政府批准,阜寧籍台胞張新民先生設立了「光祖獎學金」。據悉,這是他近年來第二次在故鄉設立獎學金。張新民先生系阜寧羊寨鎮人,為秉承其父張鴻圖致力發展教育、造福桑梓的美德和遺風,於二〇〇一年慷慨解囊,在阜寧設立了「鴻圖清貧獎學金」。為更好地造福家鄉和懷念其長兄張光祖先生,他再次決定增設「光祖獎學金」。同時,將原「鴻圖獎學金」由十萬美金擴增為一百萬美金。據了解,這兩項獎學金將以定期方式存入金融機構,每年提取的利息作為獎勵和資助全縣品學兼優家境貧...
-
阜寧旅臺同鄉會諸鄉親:明月千里,相思綿綿。你們身居海外,但始終心系故土,「毋忘吾鄉」,拳拳之心令人感懷。家鄉人民更是惦記牽挂著你們,盼望團聚牽手。值得告慰的是,經過家鄉人民辛勤努力,阜寧舊貌換新顏,道路寬闊平坦、四通八達,城鄉高樓群起、整潔靚麗,百業興旺發達,百姓安居樂業,日子越來越好。我們立志在不長時間內趕上蘇中,建成阜寧市。阜寧屬于你我,阜寧應有你生息的地方。我們在阜寧縣城劃定一個區域,專門給旅臺同鄉會和眾鄉親居住發展。首推地塊位于阜寧縣城上首東側,...
-
遠在四、五十年前,我在內政部民政司担任科長時,仇德哉先生在台灣省中部某(好像是雲林)縣政府,負責地方誌之編輯及文獻之搜集等事宜,依照內政部組織法規定,全國各縣市地方誌之編修均湏送請內政部審查,就是這樣的關係,使我們相識,但衹是公務上的接觸,沒有太多的深度交談。及至阜寧縣旅台同鄉會在台北成立,一次在春節團拜場合,始悉德哉兄乃係阜寧老鄉,祖籍五汛港,胞兄仇藩,黃埔軍校第十三期畢業,鄉人共仰。由於同鄉會這個平台,使我們有了更多見面機會。同鄉聚會,講家鄉話、吃家...
-
陳保鴻先生近照陳保鴻,一九五〇年在廣東大埔莒村出生,小學就讀養正學校。一九六五年在虎山中學畢業後回鄉耕田。為改變環境和生計,學成了裁縫技術,開辦製衣店,敬業樂群,十三年的裁縫生涯譽滿村鎮。一九七九年一月,隨著改革開放大浪潮,陳氏兄弟全家十口批准去香港,扶老攜幼闖進繁華大都市,開始了人生大轉折。非常幸運地在一九七九年一月廿五日凌晨港府實施抵壘政策前夕,陳氏全家十口成為香港最後一批人數最多獲香港黑印身份證(永久居民)的幸運兒,一時成為香港報章的城中佳話。初到...
-
小時候在老家,我和堂叔仇德哉由於年齡和輩分關係,加上不住在一個村莊,他又長時間在外讀書,所以並不認識。直到一九八九年,堂兄仇文陪同一位慈祥的老人來到鹽城,我才眞正認識久聞其名的堂叔,從此,堂叔每次回老家我們都會見面。一九九二年,我被鹽城市臺屬代表大會選舉爲市臺屬聯誼會會長,堂叔是臺灣旅臺阜寧同鄉會常務理事,我們在鹽臺兩地交流交往工作又成了聯絡人。同堂叔相處十八年,經歷過無數次大事小事的處理,使我深深感到,他知識淵博,思維敏捷,待人眞誠,樂善好施,是一個鄉...
-
劉古樣,字則先,鹽阜境內從事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有年,直至離休。
-
崑崙巍巍 江河泱泱 中華多士 俊彥賢良 偉哉田翁 華胄書香 夙懷壯志 帷幄商場 始基印尼 宏展香港 履仁崇義 幟豎一方 不為名利 傾力輸將 捐資億萬 澤被八荒 架橋築路 福蔭城鄉 興辦醫院 保民安康 廣建黌宇 遍立膠庠 高教設施 尤重贊襄 教育振興 科技明昌 神州大地 民富國強 田翁德澤 日月齊光 萬民感戴 千載流芳大埔素有華僑之鄕的美譽,外出華僑、港澳台同胞,與縣內居民等同,各有五〇多萬人,是著名的僑鄕。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旅外鄕親回國回鄕興辦公益與日倶增。他們愛國愛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