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府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康熙版《平阳府志》重版小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董占鎖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平阳 古籍重版 珍贵旧方志书

    由省三晋文化硏究会和运城地区三晋文化硏究会通力合作,贠创生、骆山水全力组织点校的清康熙四十七年(一七〇八)版《平阳府志》,近日已由山西省古籍出版社出版;向社会发行。地方是记载一地自然、经济和社会诸方面历史和现状的资料书,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方总目》统计,清代以前,我国编修的地方总计达八千五百余种,十余万册。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却有相当一部分佚失了。既使幸存有藏,清代以前传世者也极为稀少,名家参与编纂的史,则更为罕见

  • 文章四明山石牕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汪煥章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四明山 石窗 宁波 游记

    四明山为吾甬主山,石牕为四明命名之所以,是故石窗之形不可不辨。近读在台出版之「宁波风物述旧」、胜蹟类「四明山」文中,作者李雁荪君据唐六典所载:谓「石窗四面玲珑,中通日月星辰之光,亦名四窗,故曰四明」。又据雍正宁波府志云:「四明山……上有方石,四面如牕,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曰四明」云云。果如「六典」与「府志」所述,则石窗为一方石,位必在山顶,中空,四面有洞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无如此说似是而非:盖石在峯顶稍下约三十步,石三面埋土中,一面平开四洞,由石外观

  • 文章台灣文獻初祖沈斯菴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8-05-06
    关键字: 台湾文献初祖 沈斯庵 忠贞之士 东吟社序 《台湾

    …遇飓风飘入台湾」。年代亦同。惟范咸(九池)修「台湾府志」及余文仪重修「台湾府志」据斯庵东吟社序:「余自壬寅舟至围头洋,遇飓风流至斯,海山阻隔,虑长为异域之人,今二十有四年矣。」则当以为斯庵先生是在明永历十六年来台。玆据前台大敎授盛成硏究考证:「永历五年,顺治八年辛卯,是岁十一月下旬有台风,沈宸荃扈鲁王至厦门,又至金门,再舣舟南日,与沈斯庵同行,经围头洋即遇飓风,斯庵飘来台湾,宸荃不知所之。永历六年(西元一六五二),斯庵飘泊至宜兰,由宜兰至台南,见其兄沈阿公

  • 文章大報導中國現存唯一的知府衙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周大新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南阳知府衙门 《南阳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修葺工程

    明洪武三年(一三七〇年),同知本初扩建;正统五年(一四四〇年)同知汪重增葺;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知府佟应琦再次修葺。衙自建起至今,已经历七百余年。规模宏大布局多路的建筑羣南阳衙全盛的模样如今只存在于方的记述和老年人的记忆中了。我是在一个深秋的后晌,听一位白须飘垂的老者讲述他从他爷爷那里听来的衙当年的盛景;那时的衙大院很像是一座城中城,站在高处俯瞰,青色的屋脊如水浪一样相接相连数不胜数;走进院子,重漆彩绘的廊柱屋檐光芒四射耀人眼睛;执刀肃立

  • 文章一陣狂風說梁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2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调 宁波府 坊间传说

    祷视,墓地忽然裂开把祝女引入,两人就合葬在一起了。这事传于晋代名相谢安处,就奏封为义夫妇。(见宁波府志)「栎园随笔」记载梁祝的事很详细,特录一段如下:「会稽梁山伯,上虞祝九娘,同学于钱塘,梁不知祝为女子。后梁为鄞令,卒葬江滨。时祝适马氏,身过坟而风作,祝祭其坟,坟裂而埋焉。事闻于朝,晋丞相奏封义妇冢,冢在鄞西接近河边。九月初十日,为山伯诞日,士女往祭者颇盛。俗传往祭一次,夫妻即得白首和谐。李裕有诗曰:冢中有鸳鸯,冢外唤不起,女郞歌以怨,辄来双凤至,织素澄

  • 文章家鄕春節舊俗節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65-02-01
    关键字: 春节习俗 宁波府 奉化县志 定海县志 文献资料

    新年已过,旧年将来,虽然政府明令改用国历已数十年,但民间对农历年的重视依然不能忘旧,名为春节,实仍过年也。吾人来台十五年,身在客地,一切从简,对过年习俗自不能像家鄕那麽隆重,尤其是在台湾成长或来台后方始出生的后辈子弟,对家鄕习俗更毫无印象,爰节录旧有关农年岁时节物之记载于后,藉供同鄕们追忆参考。宁波府志(淸道光二十六年版)卷六载:「元旦先夕,洒扫室堂及庭,五鼓而兴,设香烛,男女礼服拜上下神祇及祖先遗像,序拜尊长宗邻,亲朋各相拜贺,具酒食相延款。立春前

  • 文章乾隆「永北府志」诗文摘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郭琨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永北 乾隆年间 诗文摘抄 永胜 历史沿革

    南至大理一九九公里,西至丽江一〇三公里,至昆明五一六公里。县境东西宽八十二公里,南北长一〇四公里;东西两山相峙,中间为长一一〇公里河谷盆地,形成山川、期纳、金江、片角、顺州、习甸六个大坝;农产品富足,矿产蕴藏丰富,林业水资源亦丰,古蹟名胜甚多,如吴道子石壁画像、笔岫晴岚、观音崖阁、金江晚渡、程海渔灯、龙潭莲锦、夏雪奇峰、金江雁字、西关远眺等。永北府志之修编永胜地方始编为明万历年首编「北胜州」,清代先后续编「永北府志」,以「乾隆永北府志」内容较充实主要编纂

  • 文章新安縣地文人文概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范任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新安县 地貌概况 摩崖石刻 当地特产 河南

    山上有美枣,其北有班珍之玉。正囘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按騩山即新安县北三十五里,疆山之东阜,为邙山之脊。再向东北绵亘二十里余,南入洛阳。北枕孟津。魏山北十里,为云坡,仓头之后山也。再北为鹰嘴坡,为猫儿崖。在县北七十里狂口渡。又东为盐仓,村后诸山产砂石,制磨最佳。东为孟津界。魏山东南为离山。金谷水出其东。白龙庙沟水出其西。其东南,皆离山支麓也。河南府志,騩山东南为离山。注:离山水,即今谷水。西北出新安离山。山在新安东北三十里。以上自方山至离山,长七十里,是为县

  • 文章談堪輿術與幕講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期  作者:•谷隱• 出版时间:1967-10-28
    关键字: 宁波府 目讲僧 幕讲僧 风水堪舆学 人物事迹

    宁波府志卷卅一艺术门第二二八五页载:「幕讲僧一名目讲僧。不知何许人。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尝为陈友谅参谋。兵败逃为僧。初流寓于鄞。善堪舆。为人卜葬。无不奇验。远近争迎之。邑中大家宦族。其先世坟墓。未有不出其手。所著书绝无刊本。厥后行堪舆者。执一卷书。托言幕讲秘传。遂足以炫动一世。不知其术已不传矣。」作者童时。亦尝闻先祖辈谈及幕讲僧为人卜葬之奇验故事。遂对堪舆术发生兴趣。乃遍阅羣籍搜集资料。对于宁波府志所载各节。加以补充。庶将来修订府志时供参考焉。谨按

  • 文章吉安府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陳阜東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吉安市 《吉安 历史文化 庐陵文化 地方史料

    吉安 陈阜东继清朝光绪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永丰刘绎总纂《吉安府志》之后,时隔一百二十多年,《吉安地区》刻正排除万难努力编纂中,敬请国内外鄕亲惠予鼎力支援为感,为祷。我吉安,古称庐陵,东汉末建郡,隋唐改为吉州,元皇庆间合吉阳、安成二郡为吉安路,明清时为吉安。民国时期先为庐陵道,后为吉安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为吉安专区,后为吉安地区。二〇〇〇年八月改为吉安市,下辖吉州区、青原区、新干县、峡江县、永丰县、吉水县、吉安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