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共返回1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州见闻——回顾别离四十年后的第一印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李銘愛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广州 名胜 市容

    广州是我童年成长之地,可说是我的第二故乡。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广东省省会;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合而流入南海。市区北面有绿色屏障的白云山;南向狮子洋;东南、西南分别与香港、澳门毗邻。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对外贸易的城市。从秦代起,就开始对外国通商,到隋、唐、宋达鼎盛时期。唐代,在广州的外商多达十余万人,其中以阿拉伯人居多;建于唐朝的光塔寺,是阿拉伯人兴建的;华林寺中的五百罗汉,其中一尊竟是义大利人马可.波罗,由此可知

  • 文章广州俚语摭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广州 俚语 方言 乡音

    百粤为天南奧区,人文荟萃,其山川之秀异,物产之瑰奇,风俗之推迁,气候之参错,与中原绝异,未至其地者不闻,已至其地者不尽;尤其广州一地,华洋杂处,四鄕汇集,当地俚语俗话,非土生土长或久居是鄕,敛不能尽明,笔者幼居穗垣,颇闻其语,及长遭逢战乱,奔走他鄕以至来台,数十年间,垂垂老矣!眷怀桑梓,不胜高祖枌楡明帝日远之慨,日前香港侨界,斥资数千万,于中市千越公司三楼,开设香港中国大酒楼,富丽堂皇,为中市粤菜馆之冠,偶与粤省鄕贤硕彦,飮宴是间,一时俚语喧陈,话惊四座

  • 文章春節在羊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杜凌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广州 春节 年俗

    南国的春节包括度岁和新春。每年腊月十六日尾祃以后,人们便忙于筹备春节。广州习俗,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便是祃祭,店巿都以三牲祀土地神,每年元月初二开祃,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祃,这两个祃期都较平常丰盛。尾祃过后就是谢灶,期日是腊月廿三至廿七。俗说官三民四蛋家五乞儿六麻疯七。故此一般都是选择廿三廿四两天。祭灶,由来甚古,孔子病,子路曾劝他祀灶,相传灶神是管领一家的善恶,每年年底上天,奏明上帝分别降福或降灾,所以送灶这天便不能不郑重其事。因为这就是「媚灶」。谢灶和一般

  • 文章广州的古董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古董铺 广州 古董造假

    午睡的时候,躺在牀上翻阅一本书,偶尔在字里行间读到韩驹的两句诗:「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勾起我缕缕情怀,无限乡思!骨董亦古董(辞书上谓为「古铜」之音转),又名古玩,即指可供玩观赏用的珍奇古物是也。昔日家鄕广州做这行生意的很多,广州市区的太平南路、西堤路、上九路、下九路、文德路、惠爱路、汉民路、东华路、光复路、洪德路等一带,大大小小合算起来,不下数十家之多。有些店舖甚至是两层楼营业的,内中摆设眞是古色古香、无奇不有、琳瑯满目、珠玑纷陈,令人

  • 文章广州方言俗语出处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黃相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广州方言俗语 出处 考证

    说话讲出来,文章写出来,都是要它表情达意或敍事说理。懂得广州话的人,当无不知广州话表情达意之妙,实非国语所能及。这里所谓广州话,乃指旧称广州府属三角州一带今之广州巿而言,他如潮汕惠州梅县肇庆钦廉南路客家等方言土语,则多所未及。粤语可眞不少,一时未易详加分析论列;正因广州话未能通行全省,粤语难以统一,就比不上国语之通行全国。国语,讲得出即写得出,简而明,故易学易识。粤语之写不出字者而祗许讲祗许听的就不可胜数,这是粤语先天注定不能像国语那样写述出来

  • 文章广州的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古迹介绍 广州 名胜古迹

    广州是中国的南方大门,亦是中国有名的二十四个古城之一。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五位仙人各骑一羊,身穿五色衣裳,手持六出稻穗,降临城中,把稻穗赠给这里的人民,并祝愿这里从此永无饥荒,丰衣足食,祷吿完毕即腾空而去,五羊则化为石。因此,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巿」和「穗城」的别名。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华南最大的城巿之一,巿区面积九十二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三十多万。广州是中国的历史名城,已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自七世纪唐代初期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

  • 文章广州的花尾大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壽琰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广州 客船 “花尾大渡”

    支流的芦苇荡上,海贼横行;经常出没骑刼船渡。战前三角洲上著名海盗罗鸡洪,勒流鎭一带的歪嘴裕,全是心狠手辣,聚众拉枪在河道上掳人勒赎,杀人越货胆大妄为,打单船只勒收买路费,连行走广州香港二三千吨的英商客船,也难幸免,眞个闹得满城风雨。其后,虽然几经官兵围剿,匪首先后伏法,但其手下喽囉,仍四出为患鄕里。因此,「花尾大渡」为抗拒海贼,保障客货安全,不得不配备充足武力。渡船上的「猪仔砲」越多,便显示这艘船的防衞力量越强,给搭客一种安全感,以此宣传用作招徕客货。「花尾

  • 文章辛亥首義答客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

    一、问:三月廿九广州之役,何以未成,武昌起义,一夕而定,其故安在?答:广州起义是「外打进」,不要说当时只有三百个敢死同志,就是再多些,仍不敢说必可成功。武昌起义则自内发动,从心脏发出的,故一擧手而官长都逃,那得不成功。革命排满运动,自孙中山先生创导,已给全国人心一致的目标,到了辛亥之际,已经成熟,到了爪熟蒂落的时候了。所难的是发动地点和时间,武昌居天下之中心,时间又在三月廿九之后,故武昌擧义而天下应,成功之速,古今未有。二、问:广州之役关系如何?答

  • 文章行雲之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野老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广州 南宁 昆明 古城 石林 名胜古迹

    宝岛的人们,至今仍须绕道香港或澳门入大陆,前几次行程都经过香港转机,这回则依从杨先生的设计到澳门进拱北(珠海)。两相比较,后者的确能省下三千元左右新台币,同时还可顺便作一番澳门巡礼,堪称一举两得,如今大家「口袋缩水」,很值得参考参考!初秋的广州,也像台南般除正午仍见炎阳,早、晚已没有开冷气机的必要,寄宿的仍是前年住过的,据说原来是「武警招待所」,改制民营了的东风酒店,酒店显然已翻修过了,大门也从面对东风路移到「三角窗」,内外都焕然一新,气魄大多了,至于房价

  • 文章菜根風味說羊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少牧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广州 菜根 蔬菜 风土物产

    秋风送爽,菜甲方甜,作郊外游,尝菜根味,此乐何极。广州人士谈食蔬菜,輙数北郊。北郊分为大北与小北;酒肆丛集,以小北为最。负盛名者当推宝汉茶寮。淸季有自土中得南汉宫人马廿四娘石碣,因就其地筑宝汉寮,为讌游所,黄鸡白酒,发思古幽情,亦风雅士所乐道者,其后有郭北,北园,红棉,新宝汉等诸寮。除沙河粉、鸡豚而外,食谱中推油菜为第一。羊城啖蔬以白菜心及芥兰为最普遍。郊外菜蔬,就地取材,随撷随炒,与巿内食肆者相差若霄壤。且选择尤精,每根只取近花处三四寸,其老茎老叶,尽

共107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