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学院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歸來重拾兒時夢——記湖南藍田、國師李園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忠熙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国立师范学院的筹建 国立师范学院的搬迁 李园的衰落 社会使命 怀念故乡

    提起湖南蓝田,只要是于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在那里读过书的人们,应该还记得,位于光明山李园的国立师范学院,也就是说大家暱称的「国师」。当时的蓝田,其实已是湖南战时的文化中心。除国师外,还先后迁来了很多中学,如明德、长郡、岳云、广雅、大麓、及妙高峰等。此外还有女校明宪与周南。而笔者即是当年国师附小的学生,也是李园的子弟。国师的筹建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国弱民穷,人民鲜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普遍,国民素质低下。全国有识之士有鉴于此,大家都认为:为求改进此一

  • 文章耕耘藝術園地·播弘美育種苗介 紹一羣溫師院美術系人才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葉玉昶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师范学院 美术系 教师

    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于八四年筹建,八五年正式招生,并被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列入而向全省招生的专业系科之一。先后已有五届毕业生,为各中等学校的美术教育输送了一批合格的人才。目前,浙江省设立美术教育系科的高等院校共计四所。在师资力量方面,温师院美术系仅次于浙江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居全省第二位。美术系的课程设置,以中等美术教育所需的理论与技法为主,同时对美术到创作也作了必要的安排。既突出基础教育,又注意拓宽知识面的影响。所以,尽管学制为两年,但所学的内容却是丰富而

  • 文章国立长白师范学院的创建与播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吳偉民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长白师范学院 八百垄 迁至抚顺 三十年

    一、东北中等教育师资学府的诞生国立长白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郊的八垅;不仅面积广大,而且建筑壮丽;与全国各著名大学比较起来,毫无逊色。校舍为「九一八」事变以前吉林大学所筹建,伪满成立以后,就其地设「师道大学」。她是伪满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唯一的场所,服务东北中等学校敎师几乎均出其门,对地方敎育贡献甚大。抗战胜利,政府特派方蔚东先生筹设国立长白师范学院,接收该校全部校产,甄审收编各科学生,一所培养东北中等敎育师资的学府,就这样诞生了。二、清幽壮丽的八百垅

  • 图片中华民国四十一年四月廿七日台北市甘肃同乡会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全体会员合影留念

    出版时间:1983-02-01

  • 文章国立师范学院院史简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史发展 校风学风 历史资料 国立师范学院

    民国二十七年,教育部为配合抗战建国国策,依全国临代大会之决议,建立师范学院制度,首即筹设本院;聘廖世承、潘公展、朱经农、汪德耀、吴俊升诸先生为筹备委员,组成筹备委员会,并指定廖先生为主任。旋以潘氏辞职,改聘袁哲先生接充。同年十一月,筹备就绪,部聘廖世承先生为院长,择湖南安化之蓝田镇为临时院址,鸠工建筑九思堂等教室,招考新生,准备开学。时武汉连陷,行都再迁,长沙大火,三湘震动;本院以国难日亟,责任愈重,未敢稍事彷徨,即于敌骑纵横,战云弥漫之际,以二十七

  • 文章我在國立廣東高師畢業那一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院 中国国民党改组 毕业文凭 出国考察 教师

    距今五十年的民國十三年夏天,我在國立廣東高師畢業。這一年,在我國歷史上曾有兩件關係國家和世界命運値得大書特書的史實:其一是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中國國民黨改組,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就在我母校禮堂。我是在前一年入黨的新黨員,竟有機會獲睹黨中元老先進雲集的盛況,何等興奮!其二是同年一月廿七日起至八月十四日 國父演講三民主義,又是在我母校禮堂講的。我是基本聽衆之一。(拙撰「往事憶述」第二四—二五頁曾有詳記)還有兩件事就我個人來說,尤其感到度幸的,其一乃是...

  • 文章故謝教授恒德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曾昭西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谢恒德 谢氏宗祠 湖北师范学院 人物事略 缅怀亲人

    新生入学手续,他自己也放弃五高,同读五师一年级。如此为友牺牲两年高中学籍,感动恒德顽石点头,衷心悔过,用功读书。谁知八年对日抗战暴发,而劳燕分飞,各自东西了。后来王昌增考入昆明军医学院(国防医学院的前身),恒德则投笔从戎,执干戈以卫社稷,随着部队东奔西跑,后遇一位好长官,劝他还是好好读书,完成学业再投笔从戎不迟。他听劝回到郧阳,向联合中学报到,希望顺利完成高中学业。高中毕业后,又经历辗转流亡,最后投入了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校址在湖北恩施五峰山,环境安宁,空气

  • 文章十載艱辛耕耘 桃李香飄天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馬鴻奇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周祖训 人物生平 教书育人 信阳师范学院 投身抗日

    措施:⒈组织“国难教育研究社”,研究抗日战争发展情势和学校应采取的措施。⒉暂不改变学校教育体制,但各科增加了有关抗日的教材以至完全采用抗日教材,并与抗日宣传活动相结合。⒊组织宣传团体,积极宣传抗日。主要有:(1)话剧团,领导人朱宕潜。演出剧目为当时流行的抗日话剧,如「三江好」、「民族公敌」等。演出场次最多且最感人的,是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每次演出都激起观众极大悲愤。(2)歌咏队,领导人李永刚。演唱的歌曲主要有(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中华民族

  • 文章故敎授錢蘋女士行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钱苹 书香门第 师范学院 教学生涯 追思悼文

    德,乃发愤钻硏,淬励有加。毕业时才华展现,成绩斐然,遂膺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之聘,并兼任国立四川敎育学院敎席,稍转至国立四川女子师范学院,时川、湘敎育工作人员,多尝奉女士之謦欬也。迨及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女士亦欣然重返故里,受聘于国立编译馆,殚精竭虑,为敎育文化之重建工作,贡献殊多。民国三十五年,刘白如先生眞,主持本校前身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之新猷,专函敦请,女士乃于三十六年春,渡海来台,执敎本校。其间全力推展敎育心理及心理衞生之建设曁倡导,不遗余力,当时军中

  • 文章甘肅主要學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学院 西北民族学院 兰州铁道学院 兰州医学院

    办成具有特色的、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安宁区十里店。它的前身是北平师范大学。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师大西迁陕西,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一九三九年西北联大改组时,以北平师大为基础成立了西北师范学院。一九四〇年,校址自陕西城固陆续迁至甘肃兰州,面向全国招生,是当时敎育部直属的全国六所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一九五八年西北师院更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