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少数民族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西少数民族及风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少数民族 壮族 民族习俗

    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筆者應中國文化大學潘校長館和之邀,參加中華學術院舉行之西南民族宗教風俗及道德行為講討會,西南各省應邀參加者約二十餘人,本省國大代表謝康博士及湯代表炎光俱應邀參加,謝博士並為主講人之一,湯代表及筆者亦應邀發言。兹將學術院送來作者發言記錄略加整理,交本刋發表,藉補篇幅。至謝博士講詞及湯代表發言記錄,一時未能取得發表、至感遺憾。 ——筆者附誌

  • 文章女牧民和女強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陳若曦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牧民 少数民族 人物回忆 西藏生活

    手稿,却没一句重复或废话。「我们西藏是歌舞的海洋,神话的世界……有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格萨尔王在那曲驻过军队……我们的牦牛是世界珍贵的动物,还有黄牛和牦牛配种的扁牛……藏北出产出界最好的羊毛……我们资源丰富,有地热和热泉的天然奇观。」在她描述下,藏北成了人间仙境。等她讲完,时间也到了,座谈会乃匆匆结束。次仁玉珠风采过人,送的礼物也别致:每人一条哈达外,还有一条牦牛尾。汉人在那曲是少数民族,干部尤其如此。有个汉人副书记常和次仁玉珠一起招待我们,却难得开口

  • 文章「甌」「越」源流考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沈世崇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地理实体 少数民族 自称 字源

    一、族称「越」字源流考辨「越」原不是南方少数民族的自称,而是一种他称,是华夏人对他们的称呼。越人当年生活在一片蛮荒之地,文明末开,教化末兴,他们喜欢在身上纹刻各种飞舞的龙蛇之形,并像鸟儿一样巢居在树上。他们使用一种神奇的大斧,这种大斧被称作戉,因此被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人称为戉人。《说文》:「越从走从戉。」越人,一群使用大斧的人。戉古读wa声,后音转,被读成今天的yue。越族分布得实在太广了,从东南沿海一直延伸到云贵高原。这么寥廓的领域里,居住着一个族类

  • 文章廣西土司的起源及其沒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梁之直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少数民族 土司 历史源流 发展历程

    石馬陵園秋草落,銅仙宮闕夕陽沉。劍南家祭知何日?漢腊低徊愴不禁!土司墓懷古

  • 文章簡評蔣正民著「臺灣土著血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蔡定國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蒋正民 少数民族 民族学 科学论证

    南宁 蔡定国广西兴安县旅台学者蒋正民(贞宽)先生,最近在台湾出版一本近三十万字的学术专著《台湾土著血缘》,揭开了长期议论不休的台湾土著血缘之谜。书中「土著」二字,系指台湾的少数民族高山族而言。我们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高山族现今四十余万人,另有十万已汉化了的高山「平埔」人未计在内,(编者按:民国八十一年台湾山地山胞一八六、〇二一人,平地山胞一五四、四八九人,总共三四〇、五一〇人。)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属于多音节的没有

  • 文章苗族風情千萬種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6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苗族 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节 苗乡旅游

    奇风异俗,再加上优美的风景,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贵阳曾有直航香港的拟议,迄未实现,须由广州入关转机,或乘火车前往,甚为方便。大陆已把农历四月八日订为「少数民族节」,每年这天在贵阳市举办盛大的庆祝,展示这二十几个民族的特殊风情,如鬪牛、游方、对歌等精彩的表演,虽然由官方举办,仍保有民族的特色,趣味性极大。民族节那天,各人展示了民族服装,无论苗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服饰都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准,鲜艶夺目。贵州的少数民族有一共同爱好,银首饰戴一身,一位贵族(土司)的姑娘

  • 文章黑龍江省梅里斯——窺見達斡爾族風情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滿族協會副會長佟光英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少数民族 风俗文化

    嫩江水向东流,齐齐哈尔不只美在一江三水,之美在人情。达干尔族每年春秋祭典,吸引游人光临。今天就来揭开这个契丹族后裔的神秘面纱为了一睹神秘迷人的达斡尔族风采,我特地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内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这里是大陆传承达斡尔族文化较为完好的地区,今年是建区第五十一周年。少数民族达斡尔族人数虽不多,但是此民族的文化影响力颇为深远,因为他们是曾经在中国北方叱一时的辽代契丹族后裔。随着历史变迁,不少契丹族人已融入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民族,现在达斡尔族

  • 文章少数民族家乡的希望工程加把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黃鐵麟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改善教育 少数民族 希望工程 教育现状

    凡一些边远、偏僻地区,敎育水准较之各都市相差甚远,不过故鄕的大部敎育水准或程度参差不齐「壮族自治区」,正在全面实施少数民族敎育制度似的,以河池、南丹、宜山、都安一带地区而言,不少初级中学,都标明:「傜族中学」或其他少数民族的学校,事实上这些以少数民族为名的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壮化的汉民族经归类为壮族或傜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后代子孙的学生。依据资料记载:广西现有人口约四千余万人,壮族只有一千二百余万人,约三千万人的祖先都是来自全中国各省的汉民族以及

  • 文章文山縣城著名小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需文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文山小吃 少数民族 文化丰富 特产介绍

    记得少小离家时,承儿时同学邀约,吃遍了文山县城的小吃,迄今思之,足供朝夕佐餐,以增添晨昏间佳肴之不足。自开放探亲后,特函家兄王需章撰述县城著名小吃,以响旅台鄕亲。文山人除土著的少数民族外,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既传来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又汇集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根据本地的特产,创造了各种口味的多种多样的名特小吃,使锦绣山鄕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选其别具一格的十二种,作以下简述。三七根炖鸡:「开化三七」是文山的特产,既是高级营养的滋补品,又是多种功能

  • 文章广东境内少数民族婚俗(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广东省 少数民族 婚姻习俗 满族 回族 苗族 京族

    至於聘禮,則視雙方家庭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而定,富家結婚的聘禮,要有牛、羊、豬、雞、魚,作酒席上的佳餚,酒要數罐,米要成籮。窮家也要按照慣例,除了豬肉和酒米外,還得上山砍芭蕉芯、和走遍村寨採集菠蘿蜜、木瓜等作菜。舉行婚禮的當天上午當女家送新娘到男家時,男家通常派出三至五位男女爲接親代表,其中一位婦女擔任「引路娘」,一位婦女爲「陪親娘」(負責陪伴新娘的母親),另一位婦女當「陪娘」,即陪新娘。一位男子爲接親的聯絡人,另一位男子則擔任導引送新娘隊伍起程,女家動...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