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地方小曲——无锡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2期  作者:黃宗漢  出版时间:1980-10-20
    关键字: 故乡 无锡景 小曲

    编者按:上面这首故鄕地方小曲——无锡景,虽然未免俚俗,但和其他小曲比较,已属十分文雅,只是内容还嫌太简。无锡位于京沪线中心,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为江南首富之区,工商发达,又有「小上海」之称,在人文风景方面,放眼江南地区,出其右者,能有几处?前苏省敎厅督学湖南名诗人易君左氏对无锡最为欣赏,他有「占尽人才山水美,而今无锡称天娇」之句。上面的无锡景里,只是唱些丝厂里的风光,对其他一点也没有提及,我认为这首「无锡景」,只能称为「无锡丝厂景」,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再

  • 文章怀念故乡之小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李繼壬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童年 李怀清 小曲

    我童年在家鄕时—河南省临漳县。常听奶奶(李陈氏)教我们念「小曲儿」,时隔五十多年,有的已不复记忆。至大陆政策开放,回到家鄕后,始又与家父(李怀清)及两位胞妹(李凤美、李荣珍)谈起往事,当然亦谈起奶奶(已过世)曾教我们念的「小曲儿」,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念起来,觉得很亲切,也很尽兴,好像又回到童年时一样。不知这些小曲儿,算不算是我们家鄕鄕土文学?特整理数首如后,以飨诸位鄕长,并请不吝指教!第一首:眞珠假球「小曲儿」眞珠眞,假珠假,眞珠河南放大马,放的大马

  • 文章漫谈粤乐小曲的填词演唱(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粤乐 小曲 填词

    民族音乐既传统又丰富,但以最具特色而又影响深远,且在乐坛中占有重要席位的,便算广东音乐了。粤乐每首曲子的演奏时间不算很长,一般言之,约在四五分钟之内或更短时间便结束,最长也很少超过十分钟,故而有「小曲」之称。现在一般乐友常说「玩清音」即是指纯粹演奏「小曲」而言。吕文成先生是小曲撰作最多,作品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前辈粤乐作曲家。由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加上他出类拔萃的才华,他在小曲创作方面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他之外,其他有名的前辈作曲家诸如何柳堂、丘鹤俦

  • 文章山东小曲「串九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康津生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山东小曲 《串九州》 歌词

    編者案:原稿諧音甚多,請讀者正之。

  • 文章漫談安陽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安阳 风俗民情 过年习俗 乡野小曲

    歲暮寒天年關將屆,冬去春來,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時間過得真快,屈指算來在臺灣已五十二個年頭。回想過去流亡、從戎、受訓、磨練、成家生子,為子女忙忙碌碌,這一幕一幕都浮在眼前。照照鏡子,華髮叢生縐紋滿面,不覺已越古稀之年。真如孔子所曰:「發慎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光復後來臺的第一代,都已邁入耆耋之年;第二代都已成家立業;第三代已相繼出世,真是歲月不饒人感慨萬千。在我的感覺上,第一代以下的人,對安陽事物瞭解太少?對家鄉風俗民情知道更少?充其量除知...

  • 文章故乡的流行小曲•雅俗共赏情文并茂想郞十杯酒——感人心肺

    来源期刊:《無锡鄉訊》 第13期  作者:張長弓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故乡小曲 民间文化 《想郞十杯酒》

    故鄕流行的小曲很多,如无锡景、手扶栏杆、孟姜女四季春调、梳粧枱、哭七七、烟花女子吿阴状、蒋老五殉情记、五更调、十八摸等等,不下十余种,但大都不堪俚俗,甚至粗鄙秽亵,难以入耳,只有两出小曲,一出是四季相思,一出是想郞十杯酒,堪称乐而不淫,雅俗共赏,情文并茂,为一般文人雅士所称道,四季想思的词句,我已不能完全记忆,想郞十杯酒的词句,能还背出,据说这出小曲最初的发源地为杨州,并且为䢴江才子所写,后来由卖唱的人,把它流传到无锡,故鄕沦陷以前,每当黄昏时候,这出

  • 文章(艺文戏曲)怀念故乡之小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李繼壬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牡丹 迎春花 小曲儿 菊花

    第二首:望牡丹隔河看見牡丹花,恨不得連根帶土移上來,背後來三個花大姐,妳給我把花名報上來。秋菊花枕、蘭菊花被、繡繡褥子鬧揚揚,雙雙腊梅就把銀燈點,並頭蓮花進繡房,雙雙入到婦人床,甩倒烏雲桂花香,清早早起清早照,梳油頭、梅花長、鬢角斜揷是海棠,身穿石榴大紅襖,雞冠裙子拖地長,紅繡球花小鞋,不過三寸長,李春花裹腳牡丹花長,走起來幾個梅花步,好像西街陳妙堂。第三首:十朵花頭朶花來它先開,十六的妻賀金釵,他上常州煉九座,不招禍災不回來。二朶花來楊家花,黑洞洞、高...

  • 文章瑞龍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瑞龙吟》 清平小曲 文章

    听蝉鸣。午睡乍醒北窗,断歇声声。雨后清风穿户,绿草如茵,怡然性情。庭树静。佳果硕实累累,快乐生平。鲜红娇艳欲滴,随风上下,来去相迎。前度刘郞重到,笑语绸缪,同歌新声。多少文章有价,欢乐春耕。犹记夜读立雪程门情。前途远大须猛省,坚苦有成。忧患得失事,登山涉水马头云生。唱清平小曲,斜阳晚,十面埋伏虚惊。消遣徘徊,亲手调筝。

  • 文章通渭小曲——刘海打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通渭小曲 民间曲艺 《刘海打柴》 地方剧种

    本编辑定特针对西北地区,流行之通渭小曲作一介绍通渭小曲是一种有着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曲艺。它与「花儿」、山歌、青海民歌、陇东道情、北路乱弹等在陇中一带流传甚广,深受劳动人民的青睐。马营地处古「丝绸之路」。据考:马营古镇在唐、宋时期已有市场交易之雏形——茶马互市。北宋哲年间筑堡设寨,已具规模。元大德之期设「苑马寺」之建制。明、清时设「安定苑」,相当于县级建制。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明、清起,古镇马营已成为甘肃四大名镇

  • 文章懷鄕曲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陳稼興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家乡小曲 叔伯聊话 大井头 花灯曲 游子乡愁

    一叔伯們來我家時,他們說家鄕話,談家鄕事,做家鄕菜……家鄕話,我們聽不懂;家鄕事,我們一片茫然;家鄕菜,我們倒吃得津津有味。他們聚談時,每有一些興嘆的對話:「這兒的蔬卵(慈菇)爲什麼那樣小?」「這兒爲什麼沒有人會做米凍?」「這兒爲什麼沒有人會做燈盞糕?」「台灣有地瓜,却沒有地瓜乾,也沒有蕃薯泡?」「黃日香的豆腐乾,那有我們家鄕的好?」「這裏的芥菜那有我們家鄕的甜?」「好想吃家鄕的芋頭!」「好想吃家鄕的雪薯!」過年時,在中壢買不到蔬卵,專程到桃園去買、到台...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