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美食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家鄕「陝西栒邑」的食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文登秀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食品 风土习俗 家乡美食

    憶及家鄕菜和飯,讓我慢慢道端詳。重要主食爲小麥,另外輔佐以雜糧。提起雜糧種類多,包穀小米與高梁。牛肉泡饃鉸子宴,戲名遠播響噹噹。蒸碗酒席十三花,杯著交錯神采揚。出籠蒸饃熱騰騰,手趕麵條細又長。風乾掛麵富韌性,製作過程有文章。巧手來把飫麵洗,個中奧妙心中藏。可曾吃過釀皮手?滑溜細膩請客嚐。羊肉合洛熱呼呼,風味絕佳暖洋洋。自製涼粉最可口,涼粉魚兒更冰涼。豆腐豆花自家做,附帶還可喝豆漿。鍋盛儘管三寸厚,口感並不硬梆梆。各種包子齊出籠,地軟包子性屬涼。老遠听到叫...

  • 文章梧州之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鄧以彭 出版时间:1980-07-3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制作方法 故乡回忆

    食在廣州,人所共說,其實梧州之食,並不亞於廣州。祇因梧州是一轉運商埠,匆來急去,停驂時間不多;且因梧州地近廣州,生意中人又多屬粵籍,成了廣州的尾閭,故人多以食在廣州作讚美,而忽視了梧州。談梧州之食,自以價廉物美,合於大衆化的是談;同時爲了易于計算,其時代背景則以行使白銀末期的民國廿二、三、四年爲準。蓋較後的戰時或戰後,幣値波動甚大,不易作比較。梧州特產食物可口而有名的,首推霉豆腐。此物是用磨完豆腐所剩下的渣滓做成。其價値之賤,製法之簡單,不臆而明。當初發...

  • 文章山東冷飮話涼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吳長波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凉粉 风土习俗 家乡美食 冷饮

    這幾天熱得過了火,我想起家鄕魯西北的凉粉來。它純粹是綠豆粉(俗稱粉團)作的,就是把綠豆粉拌成稠稠的糊,倒在一個柳條編的大篩籮裏,以滾燙的水沖,沖時一人倒滾水,一人拌那綠豆粉糊,看(覺)得那糊一熟,特製的長筷子有些拌不動了,就不要倒滾水了。涼後,你看別說吃,那形狀眞如一塊大大的白玉,哆哆嗦嗦的平舖在大篩籮裏。然後以井拔涼水一澆,那就像一大篩籮冰。把它再劃成十來公分見方的塊,涼水泡着它,向獨輪的推車上一放,上街、趕集、赴廟會,大聲吆喝着:「涼粉!涼粉!又酸、...

  • 文章濰縣朝天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王子常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潍县 朝天锅 馋痨锅 家乡美食

    濰縣是魯東的大縣,由於膠濟鐵路和烟濰公路縱貫其間,所以工商業都很發達,出產很多;在吃的方面也很講究,如裕盛舘的「拔絲山芋」,陳玉家的包子和餚菜,在縣內都很有點名氣,但是入冬以後,卻祇有「朝天鍋」一枝獨秀,城內大十字口那家鳳鳴居的「朝天鍋」更是有名。它的吃法是用磚平地砌好一口直徑約兩尺許的大鍋,鍋的周圍嵌以寬約尺許的木板,以供放置碗盞杯筷,並環置矮木櫈,供顧客坐用,鍋裏面放的都是猪的耳朶和五臟六腑,還有鷄蛋、豆腐乾和比鷄蛋還大的肉丸子,鍋裏的水經熊熊的炭火...

  • 文章思故鄉憶瑣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思念家乡 往事回忆 家乡美食

    江湖頭鄉人對於鬚髮蓬鬆,鶉衣百結,面目汚垢之人。都寄以同情與憐憫,祇要不偸扒、不詭詐,凡明求善討,認爲尙算是正途,不會鄙視。城鄕間恒見其沿門托鉢,大都樂施而不吝嗇。如婦幼老弱,謂之「討飯丐」。男性年事較長,稱爲「江湖頭」,像有組織、有幫規?肩揹一條白布袋,嘴上均啣着一枝短且粗旱烟管,手指燻得若鷄脚爪般,黃中泛黑。炎夏則手握葵草扇,隨貨輕搖,意態閒適。彼儕固耿於逸樂,不思進取。可是不乞食殘羮剩飯,宛如不飲盜泉,不食「嗟來之食」?居無定所,經常以寺廟作棲身之...

  • 文章不是菜的菜豆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北佬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菜豆腐 菜谱 家乡美食

    陝南漢中一帶,提起「菜豆腐」,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單從名稱上看,是無法了解它的內涵的,因為它並不是一道菜,卻是一味道道地地的粥品。這味粥品,並非珍饈,而是一般百姓的家常便飯,但其清香爽口、風味絶佳、營養豐富不在話下,作法也相當別致。先將黃豆洗淨泡漲,以家庭用的小石磨將其磨成漿,加足夠的水在大鍋中煮沸。接著,以一種也是家鄉特有的漿水菜水點入,豆漿遇此酸汁,立即凝結成塊。以淨布瀝出包緊,使成豆腐,所餘鍋中之清水,呈淡綠色,清香撲鼻。此時,將適量洗淨之米加...

  • 文章錦州小菜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锦州小菜 家乡美食 虾油 什锦小菜

    因古塔而著名的錦州市,爲遼西走廊一大重鎭,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小凌河的北岸。錦州的古城爲唐代所建築,當時爲一不規矩形的城牆,至明洪武二十四年(西一三九一年),指揮使曹某,奉命將舊時的城牆大加改造,周圍爲五華里三二〇步;高三丈五尺。於成化十二年(西一四七六年),指揮使王鍇增,又將南北擴張四十五丈;東西擴張九十五丈。更於弘治十七年(西一五〇四年),參將胡忠併,復將各門部分加以修繕,形式略成盤狀(圓形),故俗稱盤城池。後又擴大到周圍爲七華里五七三步;高爲三丈七尺...

  • 文章故鄉的美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1期  作者:舒葉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嘉善风俗 塌饼 灰凉粽

    遠遊在外時,故鄕的美食猶如家珍,對人一一道來,頗爲榮光,獨自細細囘味,也倍感親切。不知根在銀嘉善的遊子在異地他鄕懷戀故土的哪些美食,是汾湖蠏、大河蝦,還是八珍糕、善釀酒?在我看來,那些自家做的美食更別有風味,也格外令人懷戀。一、糯爽香甜的塌餅一年四季,節日一個連一個,一個節日有一個節日的美食。元宵節的湯圓,淸明節的靑糰子,固然香糯甘甜,卻都不及立夏的塌餅。塌餅也以糯米粉爲主,因摻入了少量的麥芽粉,儘管粉團揉至爛軟,還揉進煮熟的翠綠柔韌的「田預頭」(一種草...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馄饨面 糖藕 炸臭乾

    五、糖藕、芋肩挑擔,叫賣大聲揚,鐵釜、銅刀、匙與碗,芋頭、藕片、粥加糖,午點購來嘗。另有售糖熟藕及糖芋頭者,肩挑一擔,鍋煑稀糯米粥,和以紅糖,熟藕食時以銅刀切片,再加甜粥,芋頭則與糖粥同煑。午後沿門叫賣:「洋糖熟藕」,或「洋糖芋苗子」,供人購作午點。六、餛飩麵敲木柝,夜晚似更巡,碗貯千絲夾粉、麵,鍋浮百鳥煑餛飩:蝦卵製湯純。揚城餛飩麵店,多以蝦卵裝袋煑湯,鮮而不膩。或加粉絲,名「金裹銀」鄕鎭挑擔售賣,擊柝號召。臺地舘菜有名「百鳥朝鳳」者,即鷄湯煑餛飩也。...

  • 文章吃在鬱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制作过程 食用方法

    鬱林是廣西東南的重鎭,爲桂東南交通網的中心,也是黎湛鐵路的中站,離廣州灣數十公里,在抗戰中期,大陸沿海各省和香港相繼失陷,所有對外往來,有賴於廣州灣這條國際交通線,那時候,鬱林是交通的轉運樞紐,有關物質的運輸,皆在這裏集散,四方商賈雲集,車輛輻輳,極一時之盛,許多人都到過鬱林,中央,交通,農民、中國,和廣東、福建等銀行,也都在鬱林設立分行,業務鼎盛,這可說是鬱林的黃金時代。雖然抗戰勝利後,鬱林恢復原來的樣子,繁盛不及當年,但也不失爲廣西最熱閙的城市。鬱林...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