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情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的泥土 灑在全世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黃淑玲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恳亲大会 客家乡情 历史迁徙

    第十三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十一月九日在新加坡揭幕時,南洋客屬總會會長曾良材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屬代表,走到一張放在地板上的世界地圖旁邊,打開手中的玻璃罐。這些從客家鄉親們居住地帶來的黃色沙土,灑落在地圖上,象徵天下客家人鄉情的集合。一千四百多位來自二十多國的客屬代表參加了這場開幕式。這次懇親會有一系列的活動,主題為「客家人:從過客到公民」的展覽,在新加坡的國家博物館一直要展覽到明年三月九日,展場有五百多件客家珍貴文物。星國新聞及藝術部長兼衛生部部長楊榮文說...

  • 文章山坡羊遣懷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王力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家乡情怀 乡村生活 两岸关系

    王力(守惠)告老還家,晩景不差,閒來泡泡老人茶。讀讀書,種種花,夫妻相對無多話。捲土同來後輩事,統,也由他,獨,也由他。統也由他,獨也由他,不統不獨也由他。政客話,多虛假,願景猶如鏡中花。爲掩貪腐常狡辯,黑,也由他,白,也由他。黑也他,白也由他,黑也由他,顚黑倒白也由他。小百姓,並不傻,冷眼旁觀看笑話。待等護身符被揭,法,網恢恢,由,不得他。

  • 文章射陽大米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顧啓曾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射阳河 射阳大米 家乡情怀

    我暗想这也许就是命运吧!命运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如今,射阳大米,我家乡的米,它已在上海占据了很大一批市场,各个米市内到处有射阳大米,我们天天吃的都是家乡大米。家乡巨变了!虽然我们几十年未曾回家乡看望过,但从《阜宁人》书上可以看到那巨大的变化。不是吗?「景清幽,碧波天一色,巷陌变新楼,」多好的家乡景!有朝一日,我定回家乡饱览故土新貌。如今,我年已花甲,吃著射阳的大米,倍感家乡情,怎能忘吾乡!是啊,每当在报纸上见到家乡新闻时,就特别关注。今年六月中旬,有一则消息

  • 文章憶江南*家鄉濱海放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戴建中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忆江南 家乡情怀 滨城 社会风貌

    濱城美,百卉競芬芳。大道園區迎遠客,招商辦企富城鄉。誰不贊家鄉。濱城美,街道好風光。櫛比高樓紛溢彩,斑斕花圃競飛香。商店滿琳瑯。濱城美,園景沐朝陽,曲橋游艇浮碧水,亭台翠閣伴長廊。美景勝蘇杭。濱城美,夜景更輝煌。火樹銀花迷望眼,流光溢彩駐人間。聚秀入詩囊。農村好,田野煥春光。綠樹林中聽鳥語,紅桃斜處看樓房。歌唱小河旁。農村好,入夏更繁忙。布谷還啼千頃綠,農機已剪萬田黃。笑語伴斜陽。農村好,政策暖心房。魚躍蟹歡蓮葉碧,禽肥畜壯稻花香。無處不風光。農村好,秋...

  • 文章海南之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13-07-31
    关键字: 海南 歌曲 家乡情感 风景名胜

  • 文章追憶與感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鄔迅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从军经历 往事追忆 开放探亲 家乡情怀

    進賢 鄔迅一、抉擇正確從軍奮鬥之歲月今年是我踏上第二故鄕台灣寶島整整五十三年,也是我在陸軍官校正二十四期,學生一總隊(原第四軍官訓練班、學生總隊第十九期)畢業五十一週年的良辰吉慶。追憶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一日在基隆碼頭,由延平輪下船,乘火車到達台南車站,薛排長凱鋒任連値星官,整隊前往旭町營區(現成功大學校址)時,望著陰沉細雨的天空,自嘆這一走可遠了,心中茫然無著,時而鬆寬寬的,時而覺得挺委曲的,心想這一走値得嗎?國民黨如果沒有明天,這一走到底代表了什麼?父母...

  • 文章父親的功勳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忠勤》 杨荣昌 生平回忆 旅游探亲 家乡情怀

    瑞金 楊曉蒼捧讀父親寄來的大著,厚厚的《忠勤》一書,我們首先看著封面上胸前掛滿功勳章的、威武的、魁偉的、嚴肅而又慈祥的父親的照片,似乎旣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他是我們尊敬的父親;陌生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一位堂堂的上校軍銜的父親。因爲我們曾遠離父親幾十年,望斷秋水,骨肉情牽,又驚又喜,思緒翩翩。現在,我們與父親近了,我們爲父親祝福,爲父親獲得這許多崇高的榮譽而歡欣、鼓舞、高興和驕傲。我們的父親是一位妻早、子早、功名早的幸福之人。他二十多歲就與母親相愛結...

  • 文章客家人與涼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凉亭 地方文化 家乡情谊

    客家人原居中原,南宋末年為避兵亂,遂輾轉遷居嶺南及贛、川、湘等地。他們多聚居於閩南、梅州、海陸豐、韶關、惠陽等山區,故爾「有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正因為居住山區,交通不便,古往今來,多少海內外熱心人士,體念鄉親跋山攀嶺之苦,建造一座座涼亭,供過客歇腳、避風、躲雨,以致這些地區涼亭特多,真是「一重山背一叢人,條條山路有涼亭」。茲就大埔較有特色的涼亭加以介紹:涼亭,也稱茶亭,有的建於山崗之中,有的築在峰巔之上,亭內設有石桌石凳,有的還有附近的居住善士備...

  • 文章美哉!家鄉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羅雪平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家乡河水 自然风貌 田园景色 家乡情

    在那廣袤丘陵山地的粵東北大埔縣有我可愛的家鄉。家鄉是個小山村。它周圍山巒起伏連綿不斷,村東頭有條彎彎小河,河水沿著山麓潺潺東流。「美不美,家鄉水」。家鄉的田園小屋依山傍水。我家住在河岸邊。河水清澈,水聲嘩嘩。夾岸草地茵茵。小時候,我和伙伴們在草地上放牧水牛。水草豐美,牛兒膘肥。小牧哥阿燦聰明靈巧,常常在牛背上時而雙手倒立,時而身體橫臥,時而端坐牛背笛聲悠揚。他像馬背上耍雜技的演員那樣逗得我和小伙伴們笑聲不斷;『逗得河伯公開顏捋鬚;逗得河伯婆洗衣忘滌;逗得...

  • 文章陳著「浮生寄旅」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朱尚威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陈涌涛 《浮生寄旅》 著作评介 儒家思想 家乡情怀

    陳老湧濤鄉長,大埔桃源人,客家碩彥,梅埔名賢,沈酣書香薪傳,深得儒門精粹,學養博洽,資兼文武,壯志凌雲投考陸軍官校十六期,與前任國防部長蔣仲苓上將同窗,余與其長公子陳蘭鈞將軍先後在蔣上將麾下任要職,誼屬同僚同鄉。陳老揚鞭征塵,氣貫如虹,嗣順應時勢之導軌,中途轉任教職,培育英才,滿園桃李盡芬芳。飄蓬半生,飽閱世搶桑,林泉歸隱,雄心未減,曾任台北市大埔同鄉會理事長多年,造福鄉親團結和諧,雅耽藝文,喜裁雲鏤月。博采冥搜,歷塵劫亂離世局;琳琅滿篇,紀萍蹤羈旅情愫...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