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实业救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之洞湖廣總督任内之建樹(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5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湖广总督 武备学堂 实业救国

    張之洞先生字孝達、號香濤,又名曲江,又號無競居士,別號壺公抱冰。生於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世居山西洪洞縣,歷經小考、鄉會試、殿廷諸試,才思敏捷,融會典籍,博聞強記,會通古今,明於治要,下筆神速,所以見諸行事。為官數十年,清風亮節,廉潔正直,其後人咸謂張氏為晚清名臣,以事功學術,當推第一。本文摘自張氏後人張秉鐸著張之洞評傳,由台灣書局發行者。(附註)

  • 文章鼓浪嶼林菽莊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林尔嘉 人物生平 乡贤 实业救国

    因为闽南人;尤其是龙溪人,一提鼓浪屿,便都会叫出林菽庄;同时也时常把「鼓浪屿林菽庄」连在一起念,这是当我八、九岁时便知道的事。有关林菽庄先生的传记资料很多,尤其是「寿序」这类,我本来要把它汇辑起来,合纂为一篇事略,但后来我找到他儿子撰的「先考行状」,参阅之下,觉得他们敍述的非常完全,但并不全对。因此,我仅就此「行状」钞录出来,并加按注介绍如下:先考讳尔嘉,字菽庄[1],晚号百忍老人,姓林氏;其先自福建龙溪迁台湾[2],世为板桥望族。先祖考维源府君,逊淸钦差台湾垦务

  • 文章隋石卿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韓同文 隋氏家族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基督教自立会和青年会 实业救国 青岛商会 华昌铁工厂

    民众重新组织力量继续革命,九月二十七日,孙先生便来到德国侵占的青岛市,先后在三江会馆、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和基督教青年会等地发表演讲。孙先生演讲生动活泼,有很大威力,曾被群众誉为「孙大砲」,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起过重大作用。他在青岛对不同的听众发表针对性的演讲,他对船坞工厂和四方机厂等产业工人演讲,便号召产业工人大力振兴实业救国。孙中山先生更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他对学生和青年讲话,特别强调「学生和青年在革命斗争的先锋骨干作用」,他高度评价基督教青年会是「以德育

  • 文章山西銘賢學校(院)對社會貢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铭贤学校 社会贡献 社会教育 科学教育 实业救国

    是预备数年后设立农、工专科奠定基础,发扬其「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一贯理念。民国二十八(一九三九)年,在四川金堂艰难教学中,相继设立农科、工科,逐渐走上铭贤「教育科学、实业救国」的大道。首先在金堂校区建立小型水力发电厂、机械、翻砂实习厂,锻工、木工、化工、酿造、纺织、染布、印花、钳工等实习工厂。及模型室、工程制图室等。在金堂城郊辟有果园、苗圃及稻、麦、蔬菜等栽培实验农场;乳牛、软布赖羊、美国纯种猪、来杭鸡等畜牧场等。在此际也开始重视科学论文的发表,其时

  • 文章懷念先父韓溫甫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韓桂林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韩俊臣 生平介绍 抗日战争 实业救国 台湾生活 追思悼念

    年毅然离开东北,举家回到山西。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间,于是在太原与友人合资办永丰玻璃厂,欲走实业救国之路。开厂不久即遭日机轰炸,工厂被毁,为避免再次沦入日本统治之苦,又举家迁往抗战后方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民国二十六至二十七(一九三七~三八)年间经友人举荐在甘肃省建设厅任供应科长,二年后又转任在交通部西北公路局专员。这段时间父亲身担公职,为抗日战争与西北建设多少有一点贡献。民国三十年至三十四(一九四一~四五)年间为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