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6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一系列的明达学校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熊岫雲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阜宁 学校 明达学校

    了解,所以对于阜宁的学生,特别同情,学费迟缴,均由他向校方担保,张以礼、程祖典、刘鸣嵩、戴桂生诸先生,全是他的高足,又刘文中的毕业生名单中,列有家叔熊养和先生之名,家叔多次所填的履历表及自传等,从无此一学历,此恐毕业生中,另有一姓熊的,因时隔多年,不详其名,而被人误以为是家叔了。阜宁先后有好几所学校均以明达为名的,除明达中学堂外,还有明达高小、明达师范、及明达职校等。此一系列的学校,对于阜宁的教育水准,确实提高了不少,明达中学堂的情况。本期「阜宁人」所转载

  • 文章歲暮憶兒時同唱放假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牛翁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私塾 放假歌 学校 同学

    我生于淸光緖辛丑年七月初十日,七岁入学,已在淸廷变法维新,废止科举,创设学校以后,我先祖父及先父仍送我至本鎭秦姓老童生所设的私塾开蒙,识了几百个方块字,读了一本百家姓和三字经,还描过几个月红字,翌年就转入安东小学,读了一年后,又再进私塾继续读了五年,那时学校为春季始业,并且还是用的阴历,第二学期,记得快要过年的时候,先生敎我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敎科书第二册最后一课「放假歌」,儿童们因为盼望的新年快到,将放寒假,大家非常高兴,都把这课书读得

  • 文章江西省公私立学校及社教机关一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公私立学校 社教机关 专科学校 中学 职业学校

    壹、专科学校贰、中学一 省立二 县立(联立)三、私立叁、师范学校一 省立肆、职业学校伍、小学及幼稚园陆、社会敎育机关及补习学校柒、其他附一、江西省公私立学校及社教机关数附二、中学师范职业学区分布一览表

  • 文章五华县实验学校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鍾竟明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五华县实验学校 学校管理 教学成绩 学校简介

    钟竟明校长五华县实验学校位于县城华兴北路原五华师范学校校址。二000年六月经县政府批准,在五华师范设立"五华县实验学校",学校为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学制为"六、三、三"制,其中小学为6X4建制、初中为3X4建制,高中为3X8建制。在学校校舍建设尙未完善之前,先设立小学部和初中部,待办学条件完善以后再设高中部。从二000年秋季开始,先在小学部和初中部面向全县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各四个班,实行"封闭式、姆式"管理,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分别向全县

  • 文章上南学校我为你祝福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上南学校 任教经历 学校发展 私立学校 纪实散文

    一九九八年五月,我在湖南株洲县乘南下的火车,到我国沿海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探亲。由于三十余年来的教师工作的职业癖性,与同乡、朋友、询问起特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听说近几年「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我心理顿时产生了想去参观的好奇心。五月二十六日那天,风和日丽,我信步专访上南最大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南小学。该校校长吴鸿青先生和他的夫人见我前往,十分热忱地接待我。我们礼貌上谈了几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谈到教学问题。我真佩服吴校长办学的胆识和才略

  • 文章清末民辦「明達中學堂」簡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阜宁 明达学校 清末民办

    按:本資料在徵集過程中,曾走訪、信訪本地外地幾十位先生和老者,其中以劉古運先生和吳佩坤老先生所回憶者最為翔實。上海海運學院劉古台先生(現年七十二歲、文中劉于度老師之子,中國航海教育史編者之一)不僅直接提供資料,還陪同或代表筆者向旅居上海的濱海老人進行採訪,計達二十餘人次。此外還承正紅鄉復興小學劉訓坦先生、古尖高德揚先生協助邀請座談和陪同訪問多位當地人士,從而取得大量資料。湮沒七十餘年的明達,多虧諸位通力搶救,才得重現於世,在此謹表衷心感謝。

  • 文章溫州第一輛汽車軼聞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彭松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汽车 职业学校 发展历程

    一九二四年,永嘉县江北黄田黄建康,西溪永临姜建中在市区中山桥边(即广东会馆),租房办起了温州第一所汽车职业学校——「建康汽车职业学校」,并从上海某汽车行购来了一辆日本产的「纳雪」牌小客车,该客车为四行程两汽缸,七座客位,这就是温州有史以来第一辆汽车。该车从上海由「德利号」客轮达至瑞安港,从港口推到内河码头,搬上货轮,直驶温州中山桥该学校。以后竟发生了一件趣闻,那是该学校上课不久学员上驾驶实习课时,汽车不知何故就是发动不起来。学校无奈,四方打听修车师傅

  • 文章靑衿歲月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初中 高中 学校

    但我拿回成绩单,又让她们露出安慰的笑容。上学没有多久,我的视力出现了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竟看成白茫茫一片,尤其教动物课的老师,每次都在黑板上列表解释,上课我坐着不能抄写,下课必须向同学借笔记来抄,非常苦恼,后来父亲带我到永嘉配了近视四百度的眼镜才解决了难题。但是学生戴眼镜并不普遍,我怕同学嘲笑,上课时悄悄戴上,下课铃声一响,赶快收了起来。故乡没有学生带饭匣到学校去吃的风气,每天中午十二点钟放学,回家吃过中饭,换带下午所需的书籍,再到学校去上课,一年级

  • 文章百日的離別永遠的懷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悼亡 育达学校 散文

    回去,换上衣衫重返校园。转进宁安街,当年的小河流不见了,可是,你我在薄暮之中疏濬水流、割除杂草的记忆仍在。犹记得当年进入校园的简便行道,也是你我一担沙、一担石所舖筑起来的,这记忆无法磨灭。过去我们设校,我们舖路,逾十万靑年,走进育达,(育达毕业校友八万余人,在校生二万人,合计已逾十万人。);有万千的学子,从小径走过。现在,虽然小河流和便道不见了,而学校的规模粗具,你我创校兴学的心愿也得以实现,但是,一百天没有你陪伴、见不到你、没有你消息的日子,就像今天独踽其上

  • 文章緬懷故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南汇 县城 名胜 学校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系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畿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七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共662条记录 1/6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