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思想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限欣慕話邵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邵雍 学术思想 奇闻异事

    一、邵雍(一〇〇一—一〇七七)字堯夫,諡康節,原籍是范陽人。有一段時間,他為母親守孝,在蘇門山百源(河南輝縣百泉)築屋而居。當時共城令李挺之(孟縣縣長)聞堯夫賢孝,曾登門結交,他告訴邵雍:「科舉之外尚有義理之學,義理之外尚有物理之學,物理之外尚有性命之學」。自此堯夫遂從李氏學易,通術數性命之理。邵氏於三十七歲那一年,遷到洛陽定居,直到六十七歲去世,三十年未曾離開,因而宋史稱之謂:「河南邵雍」。邵雍少年時期抱負很大,慷慨欲樹功名。因而刻苦自厲,於書無所不讀...

  • 文章由禅宗的发源地——湖北黄梅探讨禅宗的学术思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禪宗 黃梅 學術思想 發源地

    师,常为大众讲经,慧能自新州来参谒,令于磨坊作务。龙朔元年(六六一)冬,弘忍命门下弟子各作一偈,以便决定衣钵传人。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境界高于神秀,便将衣钵传与慧能而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中华文化开花学术思想结果南宗顿悟思想,于唐末五代几乎取代了以魏晋玄学为主体的哲学思想,成为独具禅学特点的思想的主流,并涉及宋明理学及淸末民初的各个学派。现在硏究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蓝文徵 志业 学术思想 儒家 史学研究

    师志业的一部份,亦可云为蓝师的事业之一;其绝不代表蓝师整个的志业,因为蓝师的志业为光复大陆国土,恢复汉唐盛世(参见前节引述)。推而言之,志业虽然失败,亦仍然为志业,因为一椿伟大的志业,必是集合众人心志所趋的共业,其必有拥戴者与继起者,譬如郑成功与朱舜水的反淸志业虽未成功,而满淸今日早已不存;蓝师栗师的志业,虽一时尙未实现,但大陆国土总有光复的一天,只要光复大陆国土,则自易于恢复汉唐盛世。四、思想与风范(一)思想此所谓蓝师「思想」者,乃指学术思想或政治思想

  • 文章李敎授先庚財經及主計言論選集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汪泱若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求学过程 重要事迹 学术思想

    印油管,亦划归先生节制。)耳濡目染,使先生之新旧学术思想,镕为一炉,迨为先生思想渊源所自。先生著作等身,眞知谠论,历久弥新,惟羣籍浩瀚,博览费时,爰就所著各书,条擧纲目,摘其菁华,辑为言论选集一册,俾广为流传,以遂先生书生报国之夙愿,并彰先生立德、立功、立言之盛业也。

  • 文章熊十力對中國文化之衡論(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文化论衡 清代学术思想 戴震

    去,今且欲延一二学问之士,以尽其羣丑,不知薰犹不同器而藏也。又与杨雪臣书曰:「惟念昔岁孤生,漂摇风雨,今玆亲串,崛起云霄,思归尼父之辕,恐近伯鸾之灶」。可见其心之苦。自羣奸效顺,天下皆知淸廷意向所在,始相率就范,不敢运其耳目心思之力于所当用之地。而王顾黄诸大儒之学术思想,遂乃相戒而不敢过问,久之习非成是,则且以其业为时主之所奖,王公、疆帅、牧令之所尙(两宋常有道学之禁,明世王学亦常受禁,独淸代汉学,始终为官僚所拥护)乃忘其为一技之长,意以学术自负,而上托

  • 文章湖南强人曾國藩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李少陵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曾国藩 生平事业 学术思想 湘军 湖南人

    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湖南民族的历史精神、一脚踢开,高揭其文化革命,此不仅我湖南人的不幸,抑亦中华民族的大不幸也。兹为响应复兴文化运动起见,乃特提出「湖南强人曾国藩」一名词,鼓励我湘人,学习曾国藩自强不息救民报国的精神,才可以提早完成我们反攻复国的大业。因此,我便吿知那几位美国靑年:「你们要硏究湖南人,须先硏究曾国藩;将曾国藩的生平事业学术思想硏究透澈,再从各方面去探讨湖南人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状况,则思过半矣。」靑年唯唯,余亦莞尔。二、曾国藩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蓝文徵 人物行谊 治史 学术思想 人物回忆

    五、修養與胸襟(一)修養藍師的修養,可說已達爐火純靑的境界,其走路、從不快一步,亦不慢一步;其說話、從不快一句,亦不慢一句;甚至其體重、在四十餘年似來,亦從未有所增,亦從未有所滅;因爲「他的一飮一食,一起一居,都是經過用心安排而漸養成習慣的」(徐復觀撰:悼藍孟博先生)。可以說始終如恒,始終如一。列於藍師門下十多年以來,從未見其大笑,亦未見其大怒,因藍師常云:爲人之師者,必須有「存誠」與「居敬」之表範(註一四);唯其「存誠」,故不苟於大笑,唯其「居敬」,故...

  • 文章江右學風與學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蔡仁厚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江西学风 学术思想 禅宗 理学 文化历史

    雩都 蔡仁厚我的家族於唐憲宗元和年間自浙東始遷於江西雩都,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之久。我在台灣生活了五十多年,但我的原鄕祖籍畢竟還是文章節義之鄕的江西。所以,對於江西的人文風物,一直眷眷深念,情不容已。茲者,南昌大學哲學系進行「江右思想家硏究」計劃,主編鄭曉江教授,來函徵稿,並囑我爲該書寫一篇序文。事關鄕邦人文,義不容辭。江西古稱江右,江右不僅是文章節義之鄕,又是禪宗的腹地和理學的心臟地帶。而經濟治術,詩人詞客,人文風物,皆有可觀。茲分別節次,對江右學風與學...

  • 文章跨越千年的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羅伽祿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李觏 人物生平 学术思想 文学创作 诞辰祝寿

    的教育和影响,也具有变革社会的思想,决无不可,但如果说他是「以李觏学说辅佐王安石变法」,却未免是牵强附会。此外,江西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程学军对李觏的著述及出版情况都一一做了考索,比较了不同版本异同,为研究提供一套较为全面的李觏著述、出版情况。二、关于李觏学术思想之研究李觏流芳千年,不是因为做了轰轰烈的大事,而是因为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著作,深刻而广泛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对于李觏学术思想的探讨是本次学术会的一个重点。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胡发贵对

  • 文章中国学术思想——访牟宗三教授感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王谷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中国学术思想 访问感言 牟宗三 现代新儒家

    余自來台後,更憂我國的精神問題,亦即學術思想問題。故此次由台中至台北,其一爲就牟先生(宗三)請教。又其一、即爲可及的學者們,究竟將要拿出什麼東西來,以爲復興建國之具,如果有更好的,我們何妨棄學而學,稍盡個人之棉薄。結果,第一目的,算是達到,牟先生誠懇磊落,適如其信,他是北大專門治西洋哲學,尤其愛好邏輯及黑氏懷氏學說,卒業後,專治中國哲學,是地地道道科班出身,比自己強的多了。余因身弱,二十一歲才讀書,記心極壞,看過即忘,且半路始改念哲學,可以說是個票班,而...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