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字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祝祥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秦国文字 小篆 字体特色

    春秋战国时代,政教不一,文俗殊异,所谓:「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二二一年)灭六国,并兼天下,采丞相李斯意见,将各国不同文字,予以整理统一,依据史籀大篆,略加省改,后世称为「小篆」,或称「秦篆」,是即为秦代的标准字体。按当时所用字体,计有八种,除「大篆」、「小篆」外,尙有刻在符节上的「刻符」,写在匾额上的「署书」,写在旛信上用的「虫书,刻在印章上用的「摹印」,写在兵器上的「殳书」,以及对一般下属

  • 文章贺李克悰世姪王文华小姐嘉礼嵌字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葉祖灝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王文华嘉礼 婚礼祝词 字体 李克悰世姪

    李杜詩篇世所宗,克明峻德鑄情悰;王楊盧駱文華國,永結同心你我儂。註釋:一、李白、杜甫素有「詩仙」、「詩聖」之稱,號曰「李杜」,卽後世所謂:「李杜文章自古傳」是。二、唐書文藝傳:「王勃、楊烱、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四傑。」亦卽巧對:「唐四傑王、楊、盧、駱,宋五子周、程、朱、張」;又杜甫詩所謂:「王、楊、盧、駱當時體」皆是。三、元代趙孟頫夫人管道昇氏所作「我儂詞」有云:「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

  • 文章谈谈书法评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书法评奖 尊重传统 时髦字体

    近年来,在中国书法大奖赛中,据说某一位书法家往往连续得奖,特别是颇为「时髦」「创新」的某种字体,竟能连续荣获上十个头、二等奖,真正成为「常胜将军」。各次活动评委为何「英雄所见略同」,这成了当代书坛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该获奖者独具艺术的天才细胞,创造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绝妙文本?还是书法评判标准的特殊?抑或「书法」本身性质的因素?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质疑之一是:文化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创新,比如小说大赛、散文大赛,古今中外基本没有三连冠五连冠出现,更别说十连冠

  • 文章珍爱中国的文字——「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讲习」听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洪念劬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中国文字 字体 象形 会意 指事 形声

    五月十九日下午,师大的李殿魁敎授,张文彬敎授到高市文化中心,为全市国语文敎师做「常用国字标准字体」的讲习。并分发一份内容充实的资料,使我们了解敎育部颁行标准字体的重大意义,以及我们肩负的重大使命。我是非常喜欢语文文字的人,总觉得文字是极有趣的,它记录下人类的各种活动:思想、民俗、文化、社会状况。经由本国文字,我们和列祖列宗促膝而谈,以无限虔敬的心怀接受薪传。踏过民族承传、成长的轨迹,我们要继续走下去,把没有路的地方走成宽阔的路。借助外国文字,我们窥见

  • 文章晚晴生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9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2003-11-20
    关键字: 篆书 隶书 字体演变 历史沿革 正书

    续上期)继甲骨文后兴起的字体,是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小篆。大篆包括籀书、金文(钟鼎文)、石鼓文等三种字体。籀书早已绝迹、金文是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始创于商末周初,由于青铜不易毁损,所以留世的甚多,最著名的如毛公鼎等(附图二)。石皷文是刻在鼓形石器上的文字,是战国时代的产物。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曾写有石皷歌的一首诗,其中有云:「如此至宝存岂多,毡色席裹可立致,十皷祇载数骆驼。」由于此诗内容称十皷,不知唐代所存者为十个石皷。不知是否由于韩愈的宣扬

  • 文章晚晴生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8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2003-10-20
    关键字: 写字 书法 书法来源 字体 退休生活

    发现其中龙骨一味药,上面有古代刻字,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去药店将所有刻字的兽骨全部收购,加以研究,回到北京在金石同好中宣扬其事,此数千年埋没的古代文字才出现,而演成清代研究甲骨文的风气,因而确定为我国创世纪文字的起源。安阳为殷商时代的都城,故又称为「殷墟文字」,成为书法中的一种字体。甲骨文是用利器刻划兽骨,差不多都是线条,不像后代书法之右起笔、落笔、转折等等变化,如照兽骨上刻字书写,并不美观,所以书法家都祇采其字形结构,而字体则各本所好加以美化(附图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