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婚嫁习俗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毛」媳妇与「过夫」嫂——忆家乡(广济)男女婚嫁习俗之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期  作者:周錫棋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湖北武穴 婚嫁习俗

    一我在本刋上期寫的有關我鄕「男婚女嫁」一文,是就一般明媒正娶的男女婚嫁方面一些習俗去寫的。事後經過鄕長們的提醒,男女婚姻關係,不僅此端,還有「黃毛」媳婦與「過夫」嫂的婚姻習俗。「黃毛」媳婦,就是童養媳之稱謂,所謂「黃毛」猶如「黃毛」丫頭同一義也。在我們鄕裏的語音,把「黃毛」媳婦,竟叫成了「黃梅」媳婦,這完全是一種地方土語,是無法解釋的。例如說:某人爲他的大兒子抱了一個「黃梅」媳婦囘來了。値得注意的是一個「抱」字,旣不是「接」字,也不是「迎」字,更不是一個...

  • 文章南陽的習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南阳 节日习俗 婚嫁习俗

    准备事项料理妥帖,新年期间不妄动一针一线。大人叮嘱儿童注意礼貌,不许哭閙,并小心碗碟等餐具。至于婚嫁习俗,战前风气未开,槪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男方托媒致送予女方,谓之「丢定物」,互换男女生辰「八字」庚帖。然后择吉「下聘」,择期「迎娶」。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仪仗、灯笼、火把、鸣锣奏乐至女方迎娶。花轿到达女方,鼓乐吹奏三遍,大门方启,由家人搀扶新娘登轿。新婚之夜,有「閙洞房」习俗,如无人閙,视为不吉。三天后回门,女方宴请亲友。旧传南阳城内婚礼在夜间行之,鄕下

  • 文章千里姻緣紅線牽——基諾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禹克坤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基诺族 三撮毛 婚嫁习俗

    基諾族原是彝族一支,十年前才正式成族。在清代,因其族男子頭上留有左右中三撮頭髮,稱爲「三撮毛」。清道光年間《普洱府志》云:三撮毛,即倮黑派。其俗與擺夷、棘人不甚相遠,思茅有之。男穿麻布鞋衣褲、女穿麻布衣桶裙。男以黑籐篾纏腰及手足,髮留中左右三撮。以武侯(諸葛亮)曾至其地,中爲武侯留,左爲阿爹留,右爲阿媽留。又有謂左爲阿媽留,右爲本命留者。以捕獵取野食爲食。男耕作,婦女任力。現在基諾族集中住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景洪縣。人口萬餘,分佈在基諾山(攸樂山)的四十...

  • 文章故鄕婚嫁禮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沾化 婚嫁习俗 道德功能 人物回忆

    征得门第相对,属相相合,这一桩媒才能说成。换柬换柬,是由媒人将男女的庚帖相互交换,相当六礼之纳吉、纳征。庚帖俗称八字,是把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由天干地支合成的四组字写在大约宽十公分,长十五公分的一段红纸上面;男方的庚帖在右上角写上「乾造」;女方的庚帖在同位置写上「坤造」,换柬的目的在合男女的八字,男家把男的庚帖和另具备的耳环、衣料等礼品一倂放在柬匣里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如女家生活淸苦,可透过媒人向男家提出聘礼又称彩礼的请求,数额三十至五十吊[2]不等

  • 文章常州舊式婚嫁漫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期  作者:獨醒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婚嫁习俗 风土习俗 新嫁娘词

    常州在數十年前婚嫁風俗與現在大不相同,過去婚姻關係,祗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認爲男女雙方社會地位,經濟情況門當戶對者,將女家小姐之「八字」(生年月日時),送到男府,先經過星相家(算命先生)合婚,認爲無冲尅而吉祥者,再經雙方家長相親满意,媒人則奔走雙方商談種種,定婚結婚問題,待意見協調一致時,媒算做成了,才擧行定婚(舊稱定親)男家致送聘金首飾花果給女家,女家以紅蛋數十百個送達男家,男女家再轉送親友,與現在登報定婚吿知親友同樣意義。至結婚前必須請星相家看...

  • 文章粧奩雜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妆奁 女儿出阁 风土习俗 婚嫁习俗

    「嫁女擇佳婿,母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先哲格言,世人能奉行者有幾?阿拉家鄕,對於女兒出閣,陪嫁粧奩,無不全力以赴,毫不吝嗇。而且大部份出自自願,並非「丁『郞』十索」。其情形與本省同胞擧行大拜拜一樣,寧可擧債,場面不可不撑。民初以前,吾鄕習俗,女子出閣年齡,在十八歲至二十歲居多數,逾此或不及者較少,蓋遵古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也。當女兒垂髫之年,往往已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許字人家。到了及笄,雖然距離結婚,尙有相當時日,但爲父母者,爲未雨...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婚嫁习俗 家乡婚礼 司帐收礼 吃旱烟 马尾罗

    ●婚姻淺談多一次探親,多一次誤事,又因探親,把鄕情瑣記給空了一期。在前次數文中,曾談了些家鄕早年之:食、衣、住、行等生活概況。繼之我們再來探討些西北地區之婚、喪、喜、慶的風情舊俗,以加強出生異鄕之西北人,對家鄕事物之了解,同時也可使常年飄泊異鄕之老年人,回憶童年往事,聊慰思念故土之情懷!結婚:乃世界性之人生大事,除了世遁俗之出家人,和生理上有先天性之缺陷者外,餘皆無人抗拒,至於說:因貧困之所限,或病痛之所苦,而有終身不娶者,則爲鳳毛麟角。唯從各地之生活習...

  • 文章鲁省牟平婚嫁习俗童谣「春闺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賀業亮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牟平县 婚嫁习俗童谣 春闺梦 风土习俗

    家鄕牟平縣古爲寧海州,人情樸厚,重禮尙義,對婚喪禮俗,非常繁縟,就記憶所及一首婚娶習俗童謠,摘錄如後,聊慰鄕親懷故夢縈家山之情。日頭出來向西挪,小大姐房中淚娑娑,倚在炕上打了個盹,夢見婆家來將我,四個人抬的一乘轎,二個人抬的個黃食盒,鼓手啦叭叮噹的響,吹的海靑鸞鳳和。小大姐轎中坐了一回,不覺來到婆家的窩,東西南北落下轎,前面烤的是柁拖,小大姐轎中等了一回,兩位領客來領我,一個臉額畫十字,一個拿蛋滿臉搓,馬鞍子門坎上擱,兩領蓆子倒置挪,不覺又從天地過,二人...

  • 文章雜憶故鄉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子雨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金乡县 故乡回忆 婚嫁习俗 故乡教育 故乡物产 儿童游戏

    一、前言俗諺:三十歲以前有記性,三十歲以後有悞性,六十歲以後有忘性,可是人要老了,大都有這一通病,那就是昨天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四五十年以前的事,會記得一淸二楚,尤其夜深人靜時躺在床上,往事歷歷在目,流浪飄泊離鄕日久者,隨時都會憶起家鄕童年時的情景,仍就家鄕點點滴滴、東塗西抹一些小事敍述之,聊作茶餘飯後之談話資料。不過心中憂患如山,已感生機摧盡,並知老之將至,國破家亡心何堪,別時容易聚時難,能有生態歸故鄕,於願足矣!二、故鄕環境余籍魯西金鄕縣,經緯度在一一...

  • 文章憶故鄉昔陽縣人民的生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民生活 婚嫁习俗 生育条件 生育习俗

    人生的過程無非是婚嫁、生育、撫幼、敎育、養老、送終。茲將這些事,在故鄕—昔陽過去的情形,分述於後:甲、婚嫁一、納采、問名、納吉——男子二十歲左右,女子十七八歲左右,家長就要拜託親友作媒,找尋門當戶對的人家,也就是經濟、文化、職業等等,都相差不多的人家,論及婚嫁。在昔絕無自由戀愛之說。經媒介之後,男方家長使媒人請女方家長納其採擇,卽古禮「納采」。然後媒人把女子的姓名年齡生辰八字,拿給男方,卽古禮「問名」。男方持此八字在神前占卜,請陰陽先生與男子八字對照,神...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