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名人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大埔精神 大埔名人 发扬光大

    监察委员,杨德昭当选为立法委员,罗卓英当选为大埔县国民大会代表(罗氏逝世后,由张兆符递补),赖少魂当选为全国中医师公会国大代表,陈辉靑当选为西南区敎育团体国大代表,吾埔人物之盛,殊属空前,应是登峰造极了。吾埔是耕地少,富源绌的三等县份,人口又不是很多,何以人才能够有如斯的鼎盛呢?俗说地灵人杰,这虽然和吾埔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的陶冶有关,而传统的纯良的社会风气的感染,更是重要。可以说,吾埔历代人才之能够辈出,实是在秀丽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社会风气薰陶下,人人都能够

  • 文章明清之际大埔的忠逸人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天廬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名人 忠逸贤才 人物传记

    笔者曩在大埔会刊第七期曾撰「大埔精神与大埔文化」一文,其中曾写出明淸之际吾埔的游击英雄王兴和忠逸人物杨开郭辅畿、黄一渊、的史蹟·其主旨在探索吾埔人物向受中原文化的孕育,改朝换代之际,特别富于忠君爱国思想、和相因而生的民族精神。然因资料和篇幅所限,所介绍的人物,除游击英雄王兴写得较为详细外,其余的则几于一笔带过,致未能评述其事蹟;并且,除上述所提出的杨郭黄诸公外,还有许多忠逸人物,都未能一一介绍,这是笔者认为遗感的事。玆以大埔会刊行将出版,因检查故箧,撰写

  • 文章大埔精神与大埔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地理 历史沿革 历史名人

    活方式,再由这些生活方式,产生其文化精神。此例甚多,我们无须在此一一列擧。笔者在此阐述我大埔精神与大埔文化,不消说是根据这一点而立论的。就地理环境说:大埔是韩江流域的一个小邑,可以说它是韩江文化的一小部份;就生活方式说:大埔也不过是「客族文化」的一枝,或是「岭东文化」的一个环节,再推而广之,也就是有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的一个小支流,他们相同的地方是太多了,照常理说,本不能构成其独特文化,但吾人根据历史事实以及过去现在的政治区划,民族环境,大埔也未尝无其独特精神,因

  • 文章大埔有「四乡」与「四名」之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声誉 文化特产 华侨 风物名人

    大埔县位于广东东北部,毗邻闽西南,古称「万川」,为百越之地。自东晋义熙九年(四一三年),设义招郡,至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重置定名大埔。历史久远,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民居名胜,人文景观,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四乡」与「四名」的美誉。一、华侨之乡宋末元初,大埔人就开始远度重洋,在异邦建基立业,繁衍后代,目前全县旅居海外华侨,「三胞」多达五十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县内总人口五十二万多人为一比一。二、文化之乡明、清以来,大埔儒学盛行,人文

  • 文章山川風物的回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回忆大埔 山川风景 历史沿革 名人诗作

    都置丰顺县,时又析「淸远都」之白芒,畬箭竹洋,下畬子腹,风吹磜,靑麻园六处地以益丰顺。遂定县界范围。四、山川人物古代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都到过大埔,唐代韩愈,宋代苏轼、文天祥,明代王阳明(守仁)都曾游过大埔。淸代人物更多,民国以来 国父孙中山先生 蒋总统介公均曾到过大埔,蒋总统且到过好些次。兹将王阳明及苏东坡等游阴那诗介绍如下,以作本文结束:明王守仁游阴那山诗,幷序云:既自宗山归赣而闻有此山,随泊舟蓬辣,快步一登,果尔佛灵山杰,以是较宗山,宗山小矣,时

  • 文章埔城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肖紹彬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诗词歌赋 风景人文 先贤名人 侨胞乡亲

    大埔古为义招,曾称万川,源远流长;县治初设古城,中迁茶阳,二度宏开。湖寮群山环抱,景色宜人,钟灵毓秀,乃人间福地;县城百业俱兴,执全县牛耳。水若青罗带,碧水红宫祥云绕;山如碧玉簪,五虎松涛泛苍翠。虎山中学高等学府摇篮,泰安石楼客家民居之光。虹桥八架,交通顺畅;街道纵横,楼宇巍峨。双髻山云雾飘飘,梅潭河波光闪闪。风生虎山送爽,日暮西岭落霞。绿满县城,人间春色;欣逢盛世,旧邑焕新。地灵人杰,龙腾虎跃;耕读传家,俊彦风流。开科纳贤,进士举人,数以百计;提倡新学

  • 文章大埔是大使们的故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朴羽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外交人才 侨乡文化 名人乡贤 人物简介

    在近代、现代,大埔有一批乡亲从事外交工作。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重任,活跃国际。可以说,这是一个大使群。当然,在全国众多的外交人员中,就绝对人数来说,它不算是个很大的量,但如果按全国二千多个县的平均数来计数,作为一个较偏僻的山区小县,能涌现这样一批人才,则又是引人瞩目的。这和大埔是侨乡、文化之乡的背景有关。作为侨乡,一百多年来,它对外往来密切,乡人接触、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比较多,眼界开阔;它重教兴学,传统文化浓厚,新式学校又办得早,办得多,因此,乡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