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墨客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徵聯雅事話鄉情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作者:念榕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元宵 灯谜 墨客 池塘

    家鄕文风鼎盛,元宵佳节,除了灯谜外,尙有征联雅事,特就记忆所及,提供数首,藉以抛砖引玉,以资谈助。一、北门外小北岭上,盛产竹笋,每年春天,大批赶运至魁卢头村,为集散地,转运批售,每晨盛况,不亚中央市场之喧嚣,有人在元宵节悬一联征对,直延至二月杪,竹笋上市,为一笋贩所对,兹录下:稻草缚秧父揽子;竹担抽笋母挑儿。二、南后街有人亦以一联征对,不知疯狂多少骚人墨客,兹录于后:(笔者注:此联含有五行部首)烟锁池塘柳;炮鎭海城楼。三、在泉州城内,本省各县市人在此经商

  • 文章(專載)抗日聖戰的起點——盧溝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卢沟桥 起点 抗日 墨客

    星晓月,别绪撩人,诗情萦思,眞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留连忘返!中华民族御侮图存、湔雪百年国耻的战火,竟会在这个诗情画意的桥头上燃起!•日军部队手持太阳旗踏上我卢沟桥继续向内陆疯狂进犯。

  • 文章綠榕丹荔是吾鄕:無邊光景憶家園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鄭壽彭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春秋佳日 名胜古迹 墨客 家园

    福州为福建会垣,梵宇琳宫,名胜古蹟,更仆难数。昔时,春秋佳日,骚人墨客,结社联吟;蛾眉闺秀,揽胜寻芳,大有浴沂,风雩,咏归之乐。及今,忆丹荔(注)之河山,愁肠百结;睹阳明之花草,血涙千行。爰略述鄕园故迹,以当神游;(注):吾鄕郑贞文先生有「绿榕丹荔是吾鄕之句)

  • 文章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浙江墨客 李白 贺知章 盛唐诗文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學全面繁榮的新階段,其中詩歌的發展更達到了高度成就的黃金時代。在不到三百年內,唐代遺留下的詩歌將近五萬首,竟是從西周到南北朝一千七百年間所遺留的詩歌總數的三、四倍。唐代浙江地區也相繼出現一批傑出詩人,同時本地秀麗的山水景色更吸引了許多著名詩人前來遊覽,並寫下大量膾炙人口、流傳久遠的詩篇。特別是盛唐時期,詩星密集浙江地區,從而進一步加强了本地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聲譽和影響。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眞賀知章(六五九——七四四),越州...

  • 文章先父月笙公行誼與浦東同鄕會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杜維藩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杜月笙 对联 文人墨客 遗嘱 共进会 物资调配

    先父月笙公于逊淸光緖十四年戊子阴历七月十五日,在上海县高桥鎭杜氏祖宅诞生,今岁中元节,恰为一百零四岁。记得上海老宅有副门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人书」。另在客厅也有一联云:「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前一联是表示先父的胸襟与气慨,后一联是当时各界人士称颂先父的好客风范。先父的门下客,三敎九流,无所不有,就中他以对待文人墨客,知识份子最为敬重,谦恭和悦,优礼有加。也正由于他的礼贤下士,向来是一身傲骨,目空四海的章士钊。洪宪要角,「生平愿为帝王

  • 文章澳門蓮峯廟及其碑誌題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德超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莲峰庙 碑志题咏 文人墨客

    ㈠澳中古刹,於普濟禪院,媽祖閣而外論建制之宏,年代之古當以蓮峯廟爲最著。廟在澳門之北,蓮花山麓。前爲靑洲,右則台山,後爲黑沙灣,廟前馬路寬廣,本與靑洲島隔江遙將,其後以塡海之故,始有陸地相連。再後台山及黑沙灣亦次第塡海,乃成今日之嶄新面目。然蓮峯廟香火不盛,故其建置與事蹟,遂亦不爲居人所注意。而實則該廟曾與寓澳文人,亦結有因緣者也。或謂蓮峯廟創建於明朝,但文獻不足,未可徵信。卽或明代已具雛型,而蓽路草創,亦不能以大輅椎輪爲喩也。汪兆鏞微尙齋詩續藁內避地集...

  • 文章讀書隨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張榮樓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读书笔记 阅读报纸 《不传堂诗稿》 《蓬岛心声》 文人墨客

    难。以我自已习诗经验言之,当初似懂非懂时,常随口诌成一诗,后来慢慢向方家深入讨敎,多懂一些,反而不敢作诗,现在竟连欣赏的程度都没有了。总之,诗(包括古诗、新诗以及现代诗)是文人墨客的雅事,一般人会不会创作并不要紧,但能欣赏,那怕是附庸风雅也好,都可愉情悦性,对一般社会人士而言,至少它会和谐人性,减少暴戾事件发生。蓬岛心声这本书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希望「社会和谐」。文章如果仍有缺点,就凭「社会和谐」这句忠恳热爱国家社会的呼唤,也就足足可以弥补了。(随笔完)附近作小诗

  • 文章鸛雀樓今昔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王眞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鹳雀楼 地理位置 建筑历史 文人墨客 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 返乡探访

    北周的处境极为艰难,西撞于夏,南阻于宋,北逼于元。鹳雀楼历经隋、唐、宋、辽、金各朝代,都曾发挥它的存在价値,到了元光二年(西元一二二二)蒙古军向南发展,在金、元两军战乱中不幸被焚毁,之后各代均未再予重建修葺,明末时尙能见其残墟遗址,尔后祇留下虚名。鹳雀楼在大唐盛世时因楼高三层,高台重簷,气势宏伟,紧临黄河,极目远望,壮丽河山,一望无垠,动静兼具的美景,尽收眼底。因而骚人墨客常喜在此作诗吟唱。著名诗人王之涣:字季陵,(西元六八八—七四二)今之太原人,他的诗多被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