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隍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进的城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6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武进 城隍庙 城隍 水庸 八蜡

    武进县的城隍庙之多,为他处所少见。旧例,凡府县治所所在地,大都建有城隍庙,而且列入祀典,每値朔望,府县长官,都当至城隍庙上香,每年某一特定日期,并擧行较大规模的祭典,甚至水旱灾害,也应到城隍庙祈祷。因此城隍神无异便成了衞护地方的神。武进县城,为旧常州府的府城,坿廓有阳湖、武进两县,因此在城内便有一个府城隍庙和两个县城隍庙,一城之内有三个城隍庙,已属少有,另外还有一个都城隍行庙,所谓行庙,应是临时驻节之意,如同行辕、行署。明初,令全国府县,普祀城隍,并加封

  • 文章沐阳城隍神话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城隍溯源 沭阳城隍神话 城隍奶奶 入梦报德 城隍庙景观

    中国各地,有城池必有城隍庙,祀城隍神。其在所谓「阴曹地府」职司人之生死,因果报应,奖惩善恶,人死为鬼皆归其管理,且公正廉明,而在人心中其权威则超过县令之上,城隍庙即为其公解,当然此乃神权时代之产物,聊齐志异首篇有「考城隍」,历来有关城隍之神话甚多,如翻阅各县志乘所载,则不仅蒲松龄之一记已也。「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礼记谓「天子大蜡八」,大蜡祭名,水庸居其七,水则隍,庸则城,城池也,应为祭城隍之始。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

  • 文章城隍说到奉贤的城隍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城隍 祭祀城隍 奉贤城 城隍庙院 周太仆庙

    城隍」这个名辞,现在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神」的名称,而且城隍神的职司,犹如地方首长,旧时全国各府、州、县,都有城隍庙的设置,所以这位「神」,大家对之非常熟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的大众之神。这两个字的原始意义,却并不是神。「城」,就是城郭;「隍」,则是城下四围的河。辞海对「城隍」这一辞,有二条解释:(一)城池也,易(易经)、泰(卷四篇名)「城复于隍」。(二)神名。祭祀城隍·由来已久考查「城隍」一辞,从自然名,而至神名也,则有一段漫长的历史途程

  • 文章无锡府城隍——纪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8期  作者:無可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无锡城隍 纪信 戚继光 刘邦 项羽

    日前接钱中勋鄕长来信,谈及三十七期鄕讯上的「倭寇扰锡志略」一文中,有「吾邑崇祀的府城隍是戚继光」一节,系属错误;他说,吾邑的城隍系崇祀的楚汉相争时的汉将纪信,并不是明朝的平寇名将戚继光,吾邑府城隍庙里的对联和匾额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敍述脱汉王荥阳重围而代主死难的历史;笔者经他一提,因亦恍然想起吾邑府城隍是崇祀的纪信,并且还想到三月廿八「老八谢」出会,府城隍坐的神轿上面有一块横额是「西汉王」三字。我等出亡在外二十余年,已把家鄕的事,前后纒隔到一千四,五百

  • 文章資陽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陳殊績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资阳 三贤 苌弘 王褒 董钧 城隍

    通儒。累迁五官中郞将。常授生徒百余人,年七十余卒于家。县城隍显忠封王城隍一神,每县咸供,而其官衔莫不曰某某侯,盖亦与世俗称县令为百里侯相埒也。而吾资阳城隍则称显忠大王,有异他县。闻诸父老传言,当明末闯贼犯京师时,除石砫女将军秦良玉曾率兵勤王外,尙有吾邑之城隍统属至京护驾之事,帝嘉神忠义,诏封显忠大王云云。眞象如何,未敢妄断,惟城隍庙内器物,均标显忠大王之衔则为余所亲见者也。另一城隍显著灵异之事,则资阳县志曾有记载,文略称,咸丰十年井硏之役,吾邑知县范涞淸以窜

  • 文章上海城隍庙怀旧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李玫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城隍庙 豫园 得意楼 点春堂

    凡是到过上海的人,很少不知道城隍庙的,但是,尽管知名或游玩过的人很多,而对城隍庙的渊源,知道的恐怕少,因此它的来源掌故,实有谈述一番的必要。现在所说的城隍庙,实际上是豫园的旧址,面积近八十亩。豫园兴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是四百多个年头了。园主是曾经作过四川布政司的潘允端,他修造豫园的目的,据说为了侍养他的父亲和祖母,作为养老纳福的所在。潘允端的父亲潘恩,曾经作过明朝的刑部尙书,所以两代下来,修建一所像样的住宅,财力是没有什么

  • 文章读「瑞安城隍庙故事」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0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7-10-06
    关键字: 瑞安 城隍庙 传说 雷稽古

    日前拜读本刊九卷七期(第九十九期)中,有王任承先生「瑞安城隍庙的传奇故事」,觉得「无独有偶」。因全国各县之城隍庙皆在县城内,惟独我县(山东省恩县)例外,自然亦有一传说。不料浙江瑞安之城隍庙竟也如此,可见天地之大,无奇不有,而将「南京到北京」只有我处城隍在城外之说打破。有关瑞安城隍庙之传说,王君言之甚详,勿庸多言,现将我县城隍迁至城外情节略述于下:在明朝万历时(据县志记载:我县县城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御史雷稽古住在县城东关(迄今雷氏宗祠中,尙有雷御史之

  • 文章忆扬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9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迎神赛会 东岳会 关帝会 城隍 扬州回忆

    三十五、迎神赛会上月十日,屏东妈祖出巡,虽是锣鼓喧天,但只有几面旗伞、在游行行列中,尙有五府王爷、保生大帝、都城隍的神轿参杂其间。尤其每位神像的法身祗有尺余高,前后仪队执事只有三、四百人、在马路上走了二、三十分钟,即告完了,叫我们看得实在不过瘾,若与我们扬州当年的神会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迎神赛会扬人叫做「出会」。在我幼年,虽然欧洲发生大战,杀得天昏地暗,我国也是参战国之一,但没受丝毫的影响。我们扬州更毫无刀兵之乱,反而觉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每年

  • 文章無錫的『老八謝』廟會(續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9期  作者:沈榮源  出版时间:1995-07-20
    关键字: 老八谢 庙会 城隍爷 戏文

    还有两庙即无锡、金匮两县的城隍老爷。无锡县在右面因此城隍老爷的头衔牌,除了「无锡县正堂」外,还有一付是「敕封显佑伯」;金匮县在左面,头衔牌除了「金匮县正堂」外,还有一付「敕封显佐伯」。辛亥革命以后,无锡金匮两县合并为无锡县,金匮县城隍也被废,庙宇改为县女中(现十一中)。所以,民国以后城区出会只有七庙,没八庙了。无锡县城隍庙在三皇街,头门匾额为「无锡县城隍」,二门的匾额是「你来了么」,据说,人一死就要到城隍处报到,所以有此匾额,再向里又是一块「人有千算天则

  • 文章倭寇擾錫志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期  作者:逢春  出版时间:1972-11-20
    关键字: 倭寇 焚掠惨祸 胡宗宪 戚继光 城隍庙

    罹祸最惨。万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忽传倭寇到来,城外居民纷纷避入城中,在城门中践踏死者甚多。离城较远的鄕民多雇舟避入太湖,舟多为大风吹覆,溺死者数百人。万历四十六年,城外某鄕正在演剧酬神,忽传倭寇到来,城门尽闭,戏场中人四散逃避,践踏死者百余人。吾邑在明末时期受倭寇之害,记载不尽,以上所述,不过是荦荦大者。我国在明末平定倭寇的名将,有唐顺之,胡宗宪,兪大猷,戚继光等,尤以戚继光为一位轰轰烈烈的民族英雄。据称吾邑崇祀的府城隍就是戚继光,县城隍就是王其勤。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