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续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地理志 湖北 抄录

    十六开照像版重刋「湖北通志)八巨册,彼时定价三千元。位八德路三段新生南路一段之台北市市立图书馆以其他书卷交换得吾省通志庋藏供阅览,册中无地理志稿。故钞奉本刋,以为文献之一刍。公遗著,曾一见「瞻园词」线装一册,附集各代词宗:辛弃疾、李淸照、魏夫人、李后主、寇平仲、赵子昻、姜白石等长短句以为长联,引句熨贴,对仗工整,再阅后为之神爽不已。同鄕前辈如携有「胆园词」,或曾在海外一瞥者,请赐函转知张忠建,存殁俱感!

  • 文章淺談漢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志 历史 汉江

    一、前言中國歷史之演變,兩漢之興亡實佔重要之章頁,始而楚漢相爭,進取關中,逐鹿中原,征戰爲烈。末而三國鼎立,蜀漢爭勝,其所據地多在漢中,劉邦以漢中爲根據地,圖而得天下,蜀之遭敗績,失漢中而速亡,可證漢中之重要。兩千餘年來,群雄逐鹿,興衰更替,多與漢中關鍵相繫,故所留歷史古蹟,走遍漢中,以迄川陜道上,可以說隨處可見,無日無之,筆者僅就記憶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勢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山區,東與同省之石泉縣毗連,南屏巴山,與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與甘...

  • 文章福建地理源流考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历史考究 历史沿革 地理志

    之人物生焉。此福建地理之大观也。宜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凡属闽人,无不系之。附淸解元林传甲大中华福建省地理志之福建四道六十三县歌○福建首府治闽侯,闽海开关本福州。古田困关当水口,屛南畬民生聚久。轮船上溯过闽淸,长乐英航破浪行。连江米谷罗源竹,永泰当年称永福。福淸海口福淸湾,霞浦城边霞浦山。福鼎沙埕容巨舶,寗德三都来海客。寿寗在北福安南,海坛大岛映平潭。○厦门道尹治思明,莆田夙号兴化城。仙游垂钓濑溪上,金门岛屿如屛障。晋江重鎭古泉州,南安石井

  • 文章黃帝陵廟異說考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仲天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黄帝陵庙 地理志 汉武帝纪

    注山经云:「帝王冢墓,而山经往往复见。盖圣人久于其位,仁化广及,至于殂亡,四海无思不哀,故绝域殊俗之人,闻天子崩,各自立位而祭,起土为冢,是以所在有焉。」景纯之论可谓善言古矣。「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羣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写在棺焉。按「剑经」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后五百年,山崩,惟有寳剑赤舄。(此皆不言升仙事)「史记封禅书」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冡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67-07-10
    关键字: 张仲炘 湖北地理志

    武昌府興國州(今陽新縣)府東南三百八十里。南闔閭、東大坡、西黃姑、北大銀山、西南龍山。東北大江、自大冶入、又東入江西瑞昌境、富水自西流入、謂之富池口、西南龍港、北與富水合、移州東北、黃顙口有驛。大冶縣府東南一百五十里。順治二年自興國州改隸。東圍鑪、北鐵山、西南銅綠、北白雉山。光緖間鑛政大興、鐵冶之利、甲於全省。東北磁湖山、產磁石。東、西塞山、下有道士袱磯、臨大江。黃石港自武昌(今鄂城縣)入、東西流入興國州、州有驛站。通山縣府南一百八十里。順治二年、自興國...

  • 文章秦代應山爲黽縣地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8期  作者:馮開洲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应山县 地理志 地方志

    云:「班固得见秦地图,故在长广、班氏(案两秦县)下两引其说,惜称秦县,秦更名者不过数县,而未即秦县一一寔指之。」个中道理,令人费解。所以应山于秦究系何县即失其据,后者无法察其出处,甚憾!话虽如此,如果穷究史籍,不难察出蛛丝马迹。历代学者研究秦汉郡县皆据史记,汉地理志,论黾县始自汉初,余以为寻根探源,详加分析,方能获得解决。兹就应山秦为黾县地考正如后:一、应不并随余读应山县志,见秦汉两代,应山属随县地总觉可疑。据县志卷二沿革云:「秦为南阳随县地」。下直引颜志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张仲炘 湖北地理志

    襄陽府均縣府西南三百九十里。南武當、一曰:太和;亦曰:蔘上山,明時專爲太嶽;浪河,曾水並出焉。漢水自鄖遠河口入。又東爲禹貢:滄浪之水。其由浪河入者,有殷家河、蕭河。其由曾水入者,有黃沙小芝水、磨篤河。又均水自州南流至光化之小江口亦入之。有草店,浪河諸鎭。隕陽府隸安襄鄖荆道。順治初,沿明制;屬湖廣布政司。康熙三年,屬湖北省布政司。六年罷撫治。西北距省治一千二百五十里。廣七百十里。袤四百里。北極高二十二度四十九分。京師偏西五度四十二分。領縣六。隕縣北兜鍪。西...

  • 文章河北省地理人物誌(續前)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周毅亭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河北省 地理志 名胜轨迹 房山 昌平

    房山華嚴洞 在上方山兜率寺南五里,洞口有華嚴樓,洞內石鐘乳結成蓮花鸚鵡舍利等形,一一逼肖。象王峯 在上方山之東北,背盎鼻垂,石皮多皺紋,宛如象形,故名。雲水洞 在上方山摘星陀之西。洞口隘而中空,須匍匐方可入,深三四里,洞中黑暗,石鐘乳所結成之景物有百餘種,燃炬探之可見,上方山之絕勝也。洞外有雲水峯東西並列。雲居山 在房山縣西南,卽在經山。時有白雲繞山之半麓,故又名雲居山。有五峯,號五臺,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於其上,今僅存其二。雲居東峯,卽石經山之最高處也。...

  • 文章河北省地理人物誌略(續前)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周毅亭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河北 地理志 顺义 密云 苏县

    順義牛欄山 在順義東北二十里,爲京師出古北口之要道,其東麓潮白二河合馬。明統志:「牛欄山明改爲順義山。」上有洞,俗傳金牛自此出。洞前石壁有小槽形,曰飮牛池。呼奴山 在順義東北二十五里,卽古狐奴山。其北麓鳥道而上,約里許,漸濶漸平,有小石城。其西南百步有漢狐奴縣故址。箭桿河發源於其南之東府村西府村。其地產稻,卽後漢張堪爲漁陽太守特開稻田八千頃處也。桃山 在順義縣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五峯,如桃花瓣,巨石錯落,橫數畝,唐書謂之桃谷山。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

  • 文章河北省地理人物誌略(續前)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周毅亭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河北省 地理志 名胜古迹

    玉田燕昭王墓在玉田縣界。北平城在玉田縣界。水經:鮑丘水東逕右北平郡故城南。按秦置右北平郡,此卽故治也。還鄉河源出遷安縣西黃山,西南流經豐潤、玉田,至寶坻入薊運河,卽古巨梁水。河上有還鄕橋,在玉田縣西。相傳宋徽宗北狩經此橋,見河水西流,忽動還鄕之思,因以命名,人至今呼之。豐潤三女河豐潤縣志:三女河在城南三十里,相傳元末有姊妹三人,避兵亂至此,恐遭汚辱,相携投水死,因得名。一說:有屠夫好酒不事事,强有力者欲畧其三女,三女携手赴水死,今村中關廟中尙塑有三女携手...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