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共返回1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道雄關仙霞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3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仙霞岭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仙霞嶺的氣勢,實在是浙南山脈中最雄奇險要的!遠眺,峭壁千仞,高巔綿亙。近觀,削尖的峭壁上卻長著蔥綠的古樹異花,人在道上盤越,是很難見到天日的。仙霞嶺,又稱仙霞關,地處浙江江山市南。它一脈相連、浙、閩、贛三省,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軍事要塞。據說,唐朝黃巢的十萬起義軍,於公元八七八年,劈莽林,掀巨石,闢仙霞七百里險道,直趨福建建甌。其後,歷代不少名人都在此留下點點足跡。如王安石曾在古道上躑躅,辛棄疾也在嶺顛絕唱,陸放翁更是在嶺巔悲歌,徐霞客卻為莽莽百餘里奇嶺寫...

  • 文章不盡岷江滾滾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岷江 成都 童年 地理位置 简介

    余自四歲春(民前十七年)在綿竹發蒙讀書後,至四歲秋,余父因一次飮酒過量,鼻血不止,綿城羣醫束手,勢已危殆,諸兄自成都延名醫來,余父亦召三叔和卿來綿,口授遺囑,托三叔代筆立分關,告吾儕弟兄。謂姚崇唐之賢相,逝世前夕,曾遺令其子女以後分居,各以所學自立謀生,不必羣趨仕途,余今亦效姚崇立分關遺囑,望諸子不必拘泥於家族習尚的三世同堂五世同堂,必須依各人志趣,分居後進取事業。至現在僅有的區區薄產,完全不能賴以溫飽,端賴各人奮勉上進求生云云。余父並於病榻,詢問諸兄將...

  • 文章河西走廊上的重鎮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西出陽關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地理位置 祁连山 嘉峪关

    汉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率领万骑远征匈奴,将当时占领河西之地的匈奴打败,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再设张掖、敦煌,共为四郡。而后,引进大量移民及汉民族进步的灌漑技术,绿洲逐渐扩大,使河西走廊成为中国与西域间的通道,从此河西走廊开始在我国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河西走廊之所以受到重视,要归功于它的地理位置。从兰州西北约二百公里处起,翻越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乌鞘岭,沿途历经古浪、武威、山丹、张掖、临泽、高台

  • 文章漢川縣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汉川县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物产

    一、地理及沿革漢川縣位於湖北省中部之西北,當漢水下游(俗稱襄河)東鄰漢口市,南鄰漢陽縣,西則與天門沔陽兩縣屬地相毗連,北則與孝感、雲夢、應城、京山等縣境相接壤;總面積約三千餘平方華里,人口約三十餘萬。境內濱此一流域之樓嘴、脈旺嘴、城隍港、分水嘴、繫馬口、縣城、楊林溝等鎭市,乃縣境貨物轉運之重要口岸;全境因係古雲夢澤,陸地少,湖沼多,唐時設爲縣治名「漢川」者,蓋有故耳。三國志載:「關羽守荆州,道經漢川」是縣以漢水得名,漢代已載諸典籍,宋初改爲「義川」,舊城...

  • 文章嶧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峄县 地区简介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一、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为鄫国,属鲁,楚改为兰陵邑,隋设鄫州,金改为峄州,明降为县,淸代仍之,属山东省兖州府,今称峄县。原属三等小县,后因枣庄产煤改列二等。二、地理位置——境地位处鲁南,南北向约六十公里,东西向约四十公里,南面与江苏省铜山、邳县接壤,境内除运河两岸有部份平原,其他皆为丘岭山地,人口约二十五万,胜利后行政上设六区廿四鄕鎭。在战略上为进入华北必经之途。三、交通——交通以陆路为主,津浦铁(公)路直穿本县西境,亦为吾国从江南至北京、东北主要

  • 文章白駒山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丰县 白驹山 地理位置 《丰县简志》

    豐縣有華山、嵐山、堕山。而今只有半個嵐山、半個堕山了。很少有人知道豐縣三百年前還有一個”白駒山“。據”豐縣簡志“地形地貌五四頁載:豐縣地區地表變化,除豐縣幾個山基岩露尖而外,豐縣地區均系鬆散沈積物復盖,自東向西逐漸加厚,敬安、大毛樓、宋樓、劉王樓一線,沈積物在三百—五百公尺厚,梁寨厚為三百公尺、宋樓厚四百公尺、劉王樓厚五百公尺、王半截樓是本縣沈積物最厚地段為七六七公尺。底層泥粒土圓度較差,含礫面粘土,後沈積了湖相粒粘土,五十—六五公尺表層,主要源於黃河中...

  • 文章蓬來人——説蓬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培鴻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蓬莱 历代沿革 地理位置 蓬莱阁

    升蓬莱鎭为莱县。属登州。(唐武德四年,置登州,贞观元年废。如意元年复置登州、治牟平。)天宝初,更为东牟郡。乾元初,复改登州,宋、金两代,一仍唐旧。元初属益都路,继又改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省蓬莱入登州、隶莱州府。六年改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登州为府。仍置蓬莱县。清仍明旧。历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均为登州附廓县。民国废府存县,直隶山东省迄今。三、地理位置山东地形,颇似一卧骆驼,蓬莱位在骆驼之脑门上。在山东半岛最北端。隔着渤海海峡和辽东半岛的老铁山

  • 文章(二)閒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呂瑞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闲田 历史韵事 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是東亞古代文化的源泉,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生長的搖籃,到處都有古蹟,史乘班班可考,而「閒田」的歷史韻事,也曾放出燦爛的光輝。在山西省的極南邊界,有一條東西橫亙的高地走廊,北負中條山,南瀕黃河岸,登臨此境,可以西眺秦地,南瞰豫壤,居高臨下,地勢雄偉,爲晉南的天然屛障,也是古今兵家必爭之地。此高地走廊之中央,有兩個歷史古國的遺址,這就是周代初期的虞、芮兩個小小邦畿,虞居東,卽今之平陸縣境,芮處西,卽今之芮城縣境,平、芮兩縣,壤地毗連,其交界處,是一片平...

  • 文章故鄕代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龐俊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历史古迹 风景名胜

    前言南絳北代,這句話在山西人聽起來,都不會感到陌生,新絳縣可能是富庶而馳名,代縣則不然,以地處衝要,爲太原首府北部之屛障,亦爲古今兵家戰守之要地,故顯其名。代縣位於山西北部,馳名中外之萬里長城(內長城),雁門關,均在其境內,其餘名勝古蹟頗多。玆竭緜薄,約略介紹,抛磚引玉,藉以啓發我縣在臺人士之興趣,續作廣泛補述,並希提貢新法發展計劃,以作將來地方建設之參考,造福桑梓,改善人民生活,以期達到富强康樂之目的。沿革古代稱爲唐國,虞初屬幷州,禹貢屬冀州,周復隷幷...

  • 文章我愛故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乡音 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

    我的故鄕是山西省垣曲縣王村鎭。是中條山與太行山分界中的一個小縣。黃河流經縣城南五里南村,與河南省爲界,並東流將河南分爲南北兩部份。故鄕的風景並不優美,出產也不豐富。但是我却深深愛着我的故鄕?因爲那裡有我想念的人、物,以及我囘憶不完的童年趣事。王村鎭在縣城西北,相距二十五里,是原上九村中最大的一個市鎭。附近人民的生活必須品,都是在這裡買賣集散的。稱爲原上,地形雖然平坦,但却是較緩的梯田,因爲北面接壤的就是麻菇山。故鄕每年農曆夏四、五月間收一季麥子,秋七、八...

共179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