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风俗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炸藕夾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曾慶偉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武汉 炸藕夹 地方风俗

    文◎曾慶偉(注:風中之荷 盤中之藕)武漢有句經年不衰的民謠:「洪山的菜苔,漢口的酒;黃州的蘿蔔,月湖的藕。」我以為藕菜最能代表武漢人饗客,而且拿得出手。在武漢,普通市民的餐桌上,以藕製成的菜肴何止上十種?武漢吃藕菜有兩季,秋冬一季,夏秋一季。夏秋之交時出的藕稱「新蓮藕」,長有五、六節,粗如肱臂,洗淨泥土見其周身雪白,武漢人又稱其為「白蓮藕」;秋冬之季時出的藕,少了幾分鮮嫩,多了幾分成熟,彼藕以煨湯最好。藕又有「家」、「野」之分,一般說來,野藕煨湯,又粉又...

  • 文章湖俗喪禮(初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8期  作者:郁仁長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南潯 丧礼 地方风俗

    南潯人辦喪事——不知湖州府屬其他各縣是否如此,比辦喜事要隆重得多,於是,貰器店所扮演的角色也更重要了。上次演述婚禮儀式,乃記憶中惟一一次傳統式的,但已羼雜了「文明結婚」部份。至于喪禮,我曾親身經歷的依先後有長房的堂伯父、二叔、先母、先父、二嬸與三叔等多次,除了最後兩次已流入「殯儀館類型」外,先此四次,完全依照湖州人傳統方式辦理,尤其先父母的喪禮,當時縱在「苫塊昏迷」之中,如今却仍歷歷在目。舊式喪禮將「初喪」與「開喪」分開辦理,與目前通行的「殯儀館類型」合...

  • 文章武漢話——過早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作者:王德潤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方言 过早 地方风俗

    「過早」是典型的武漢話,武漢人「過早」在全中國來說,都是一大景觀。全國沒有那個城市一大清早有這麼多的早點食攤,有這麼多的早點食客,有這麼多的早點品種吧。街頭巷尾的早點攤,以前是一台爐子、一架竹床,現在是一手推車就可以成一小早點攤。品種從熱乾麵數起,湯麵、湯粉、麵窩、油條、豆皮、糯米包油條、油餅、油餃、小籠包、生煎包、糊湯米粉、燒梅、滷雞蛋、麻辣煎餅、湯包、蒸餃、水餃、伏汁米酒、油炸汁粑、歡喜坨、油香等等不一而足。還在於湯麵湯粉上就有十餘種啊,小籠包子分類...

  • 文章湖北人愛喝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周然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湖北人 地方风俗

    文◎周然(注:不喝藕湯 枉到武昌)湖北人愛喝湯,那是出了名的。「三天不喝湯,心裏糙(音近『曹』)得慌。」「家裏窮,就窮在湯吊子髙頭。」由此可見湖北人對「湯」,喜之深,愛之切。湖北人愛喝湯,還是得力於有「水」。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是百湖之市,還有兩江蜿蜒,雲夢浩渺,湖汊縱橫。有了水,荊楚大地,自古是魚米之鄉;農業發達,六畜興旺、土特產豐富。使得湖北雖無山珍海味,但做湯的原料應有盡有。說起湯,湖北人是時時不離,處處相隨。像生病過後想喝湯;心裏不好過想喝湯;女...

  • 文章鳳翔三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凤翔三宝 地方风俗 名产

    東湖的柳,女人的手,柳林的酒。鳳翔是陝西省西部的一個大縣,也是隴海鐵路、虢鎮車站以北約四十多里的一個縣城。從前是府治,因而有人簡稱西府、城牆很厚,外部及女牆為磚砌成,內部全為泥土。民國三十七年在軍七分校受訓時,就是駐在鳳翔縣城內的師範學校裡。因為學校離南門很近,我們就在城牆下挖掘防空洞,以躲避敵機的空襲。鳳翔城裡只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以及東關。所有精華也都集中東大街,政府機關在街的中段,又稱縣門。最熱鬧的地方要算東關了,這裡有很多貨棧經營棉布、藥材...

  • 文章新會年俗趣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新会 年俗 地方风俗

    故鄕新會,位於珠江三角洲畔,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僑十分富裕,是我粤省數大著名僑鄕之一。我雖不是生於故鄕、長於故鄕,但對於故鄕的鄕土人情、風俗習慣,並不完全陌生。我自小至大曾數度隨父母親返鄕掃墓,小住一兩月才返僑居地。每逢佳節倍思鄕,父母親總是不溫不火的把故鄕年節風俗侃侃而談,自小耳濡目染,至今記憶猶新,因為我是故鄕人,應知故鄕事。現在謹就記憶所及,來談談故鄕—新會的年俗。尾牙時序一旦進入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吃過臘八粥,便是臘鼓頻催,年的氣息越來越濃了...

  • 文章出閣聲中的矛盾迷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迷信 地方风俗 上轿饭 结婚习俗

    敝邑(鎭海)昔時風俗,女兒於歸之日,有二件迷信擧動——「倒火囱灰」和「上轎飯」。迷信行為,凡事皆有,到處可見,何足為奇,不値一提。但是後述二件迷信,均含有矛盾性質,故特寫出,藉博諸位靑年同鄕們一笑。倒火囱灰女兒出閣,為父母者,誰不希望乾宅從此家道興隆,添丁加財。一來可以自詡,我的女兒八字生得如何好,二來使女兒獲得一切享受,名利双收。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於是,女兒上轎坐定之後,在她足下,放置大號火囱一隻,內盛火缸(存放爐灶剩餘柴火之具)中的柴火,熱氣...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地方风俗

    只有中意、沒有做意「只有中意,沒有做意。」這句鄕諺,應用在老闆和夥計,主人和傭人之間。中意兩字,明顯地指出夥計和傭人,所作所為,中了主子們的心意。做意兩字,頗覺費解,大槪係出自發明此話者的杜撰,上句中意,下句做意,唸起來比較順口及押韻吧?不過做便是工作,毫無疑義。其解釋不出乎主子們歡喜你,假使你的工作成績,稍為馬虎一些,沒有多大關係。否則,你拼命辛勤勞苦,也是枉然。欲博取主子們稱心中意,你必須要懂得我國舊時官場中所謂「仰體憲意」的訣竅,處處要迎合上司的心...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湯 強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養生臺灣有「養女制度,寧波也有「童養媳」風俗,前者極普遍,後者不多見,性質大同小異。「童養媳」,阿拉家鄕稱爲「養生媳婦」,簡呼「養生」。產生於貧苦家庭,因女兒過多,生活上無力負擔,當女孩在六、七歲的時候,託人介紹,無條件送一、二個給別人家做「養生」。對方當然也是淸寒之家,誠恐兒子長大,若要討一房媳婦,三聘六禮,結婚費用,籌措非易,趁早物色一個「養生」,將來男女成人,草草完婚(鄕俗叫做「抓出拜堂」),了却向平之願。雙方同意,女孩立刻過門,命運註定,做「養生...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谚语 乡俗 迷信 地方风俗 语言习惯

    烊銅手凡專門人才,技能特出者,均可稱「手」。藝能冠於全國者,稱「國手」。如林海峯鄕長,棋藝超羣,名震三島。(裴説詠碁詩:「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中華少年棒球隊,球藝湛深,蜚聲國際。高明醫生,着手成春,(晉書:「上醫醫國,其次救人。」)之輩是。藝能冠於儕輩者,則稱「××手」。如昔時執行斬首,有獨到功夫者,稱「劊子手」。剪綹之流,手法敏捷者,稱「扒兒手」。代人參加聯考,居然金榜題名者,稱「槍手」。還有對炒熟食品,有專門技巧者,稱「某炒手」之輩是。他們之所...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