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发展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祖父韓公英才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韓中石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地方乡贤 地方发展 人物传略 韩英才

    擧人六十石,进士八十石,状元百石,至民初成立族学乃异其制。于鄕里聪颖品端贫苦无力入学者,无不力予资助,乐其有成。公之维护地方治安也,以値清末,民生凋敝,盗匪蜂起,乃成立鄕义勇队,每户壮丁一人,日夜巡逻,闾舍以安。公致力地方之敎、养、衞、诸大端有如此者,以一介平民,不文而有文人之风,不武而有武人之勇,其立身、待人、行事一归于仁,有关乎淑世泽民之大,而民翕然,归之如流水,卒之百废俱兴,利在后世,岂偶然哉?信乎孔子所谓观于鄕然后知王道之易易也,藐予小子,忝窃虚位

  • 文章河南省各縣合作金庫回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地方发展 经济建设 合作金库 人物回忆

    豫各县合作金库设立情形,简介于下,以供参考。第一阶段:遵照上述南昌行营颁布之合作金库组织通则首先创立的为鎭平县合作金库,库址设于县属经济市鎭石佛寺。发起动机由于时任农村合作委员会委员徐晴岚先生应宛西鄕村师范学校(宛西地方自治基层干部养成学校)之邀,前往讲授农村经济建设学科,地方人士感于合作之推广,乃遵行 国父之遗敎,欣然成立鎭平合作金库,以为宛西发展合作事业,融通农村金融之枢纽机构,现今在台之淅川陈舜德先生,即为其时宛西鄕师负责人之一,对宛西各县地方自治与

  • 文章新浦口·新浦莊·新浦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新浦 地方发展 大海东迁 云台山 地方志 甲子河 经济发展

    漕运便利,又靠近古海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海州城。这种优越的区位,对各路商贾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到光绪初年,虽海道益东,而新浦庄为河流环绕,潮河(蔷薇河下游,因随海涨潮,通称潮河)、盐河中,已是民船聚集,除运盐外,还兼运小麦、杂粮、商贸活动开始活跃。庄上还有小杂货店数家,代客买卖之土产行(栈)十多家。在其东部靠海口的地方(今东艞外一带),已驻有「东海营」兵。到了光绪中期,前河(现市化路身底)内樯帆不断,既有往南运盐船只,更有从运河沿岸而来的运输

  • 文章广西过去的地方自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英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地方自治 历史发展 机构设置

    对于广西建设的发展,乃居于决定性的地位。五 普设国民基础学校:省政府深明要有健全的地方自治,必须使国民都受基本敎育,提高其知识水准,故首创国民基础敎育。它的特点,是将成人敎育视作正规敎育,与儿童敎育包含在内。成人敎育侧重爱国、公民、生产等敎育。规定每县设一表证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以作示范;每鄕鎭设一中心国民基础学校,每村街设一国民基础学校,均为当地的社敎中心,协助地方建设。全省各县鄕鎭村街均于二十五年以前,普遍设校。所有学龄儿童与十八足岁至四十五岁的男女失学

  • 文章平南設治沿革暨大事紀畧(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地方政策 历史演变 平南发展

    社会大众捐资兴建武城书院,可容学生五十余人在院修业。岁收田租、舖租银二百九十三两,铜钱四万文,作束修、聘金、烛火、祭祀、宴会、考课、奖赏之用。乾隆十六年,黄尙琮中三甲四十八名武进士。乾隆十七年,平南大乌里拖瓜村民胡能任、李文良捐资凿渠,引白沙江水灌漑附近田亩,并兴建大乌圩石桥,造福地方,一鄕利赖。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之乱后,曾施行「招集流亡、扶持移民、奖励垦荒」之政策,以督垦荒地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标准要件之一项。由是流亡回鄕复业,并有大量广东、福建、江西人

  • 文章湘剧之索原与发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劉容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湘剧 楚剧 地方戏剧 缘起发展

    遗音乎?秦汉之世,楚戏传习甚盛,如虞姬之歌,昭君之曲,虽王妃帝嫔,亦硏习之,非但民间演唱而已也,唐宋以降,江南之词曲戏剧名于时,如楚妃叹,楚江情、洞庭春、梅花引诸词曲,皆与戏剧有密切关系。楚剧之传播,以长江为中心,南溯湘沅,北合汉沔,皆楚戏发展地区也,明清分省而治,楚地初称湖广,后又分洞庭以南之地为湖南省,其北为湖北省,于是楚戏分而为二,盖在湘水流域者为湘剧,在汉水流域者为汉剧,清初湘剧发明高腔,合南北二路昆腔而歌之,余音绕梁,脍炙人口,清季又经二王(长沙

  • 文章民國時期山西的西北實業公司(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景占魁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西北实业 发展历程 地方建设

    政治」为目标;巳括对警政、财政、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整顿改革。「经济建设」主要是发展农业、矿业、工业、商业、交通。其中,作为公营事业中的工业部分,既有应整理的已有壬申制造厂、育才机器厂、育才炼钢厂、硫磺厂;又有「创办而必成」的炼钢、肥料、毛织、纺纱织布、卷烟、苏打、洋灰、印刷等企业;还有「创办而期成」的电气、机械、电解食盐、制糖、染料、汽车、飞机、人造丝等企业。而且,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每个部分,又都拟定了相应的专案。如「纺纱织布专案」、「毛织厂专案」、「纸烟

  • 文章泰和之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天成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泰和县 改革开放 发展建设 地方特色 经济发展

    泰和 天成我多年旅居在外,但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总想找机会回故鄕看看,最近,终于如愿以偿。看到泰和各方面变化发展之快,实在使人感到振奋。解放后新建的工农兵大道,从梁家村到陈家坪,这几年又从陈家坪延伸到上田鎭,形成十里长街。横贯南北的井冈山大道,经新辟的农民一条街,跟文田新区相连接,又是一条十里长街。文田新区原是一座红土园,如今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由上田向东过赣江公路桥,与塘州鎭相接,于是城区澄江鎭、新区文田鎭、永昌塘州鎭形成了县城小武汉三鎭的格局。改革开放

  • 文章河南梆子的起源擴張與展望(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地方戏剧 戏剧发展研究 戏剧功能

    中国戏剧则有突破演变,而达于登峯造极的境地。政府为适应宗庙享祭,喜庆大典及宫廷宴乐的需要而有历代音乐、歌舞、戏剧的演变与发展,遂形成中央性的雅乐性的戏剧。其特色是词句文雅高尙,曲调柔和优美,服饰华丽大方,音乐则以丝弦为主。中国幅员广大,山川异势,气候、土壤、生活、飮食、言语亦各有区别;于是因本能的要求及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地方戏剧,亦就各有特色。一般说来,地方戏剧的特色,则是词句通俗易解,曲调朴质敦厚,服饰简单朴实,音乐多用金革。前者可称之为雅乐或京剧。后者可称

  • 文章從寧波的「麻將起源地陳列館」談起——麻將史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潛龍編輯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麻将地原地陈列馆 麻将史话 航业发展 地方风俗

    麻将牌展示」三部分,并配以中式、西式两间棋牌室和「三缺一」的塑像向观众呈现了麻将的历史和发展,理清了麻将源流的脉络,笔者有欣曾实地参观,并取得第一手资料,期能透过本文介绍,与麻将爱好者共用乐趣。二、麻将之蜕变麻将来源与特性,若仔细分折探讨,应该是中国古代诸多博戏的综合体,是「骰子—宣和牌—马吊纸牌」等博戏演变转化之产物,其起源向前追溯,年代久远已不可查得,但其主要延变是「骰子」以及「诗牌和叶子戏」交流汇合而成。㈠骰子之成形—此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追查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