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势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之氣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奉瑞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气候 降雨 地势 监测

    适用于动物(畜产)及农产物。在人类及动物(畜产)既须抗寒尤能耐暑,必为无往而不适的优胜强者,在农产果树等,则适于寒温热之植物,均可生产,故其生产种类数量,必极繁盛丰富,可于其实际调査统计中证明之。我国疆域广大辽濶,气候带(区)之分布,自多有不同,求其最适合于上述之地带(区)与条件者,当以东北地区为最显著之实例也。又地理环境是否适于人文发展,地势高低,亦为一先决之条件,依张著中国地理大纲略谓:就中国地形分析,对于人类生活之影响如何,全国地势,大致可分为五等:高度

  • 文章浙江的地理形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6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浙江 地理 地势 岛屿 交通

    浙江东濒大海,自杭州湾口乍浦东北之金丝娘桥起,迄于福建省之沙埕港,岛屿密布。南接闽省,西连皖赣,界上多为崇山峻岭。北隔太湖,与江苏为邻,地势较为平衍。东西相隔约七百里,南北约八百里,面积十万二千二百三十六方公里,人口二千万,辖一市七十六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而仙霞岭山地,实为全省之屋脊。全省属于太湖流域者,计五分之一弱,属于钱塘江流域者五分之二强,又五分之二为闽浙山地区,亦称东南沿海区;通常则笼统区分为浙西浙东二部。浙西为旧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所属

  • 文章河津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郭國棟 楊棲鳳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何津县 地势 历史沿革 美食 古迹 名人 特产

    作者郭國棟,字養吾,山西省何津縣人,西北大學畢業,革命實踐硏究院畢業,曾任鹽務局長,軍法處長,組長,金寜中學教師。

  • 文章山旮ㄍㄡ旯·ㄌㄛ興建「振發樓」之遠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李永賴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振发楼 地势地貌 周围环境 乡愁

    家住夕陽崗上村 一灣流水繞柴門種來松樹高於屋 借與春禽養子孫 [明葉唐夫詩

  • 文章福人福地葬龍穴 人皆景仰百花林 孫母楊太夫人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張樂天  出版时间:1982-12-31
    关键字: 杨太夫人墓 百花林 地势 景色

    國父孫中山先生母氏楊太夫人,生於道光八年(一八二八)農曆六月十三日,病逝九龍東頭村二十四號寓所,是宣統三年(一九一〇)農曆六月十三日,享壽八十三歲,其可巧者生死同月同日,翌年為 國父打倒滿清創立中華民國,惜楊太夫人未及見。且在那時國民革命黨人最為香港當局注意,孫兄眉公亦被解出澳門,孫中山先生為此環境不能前來奔喪,由友人羅延伯為營葬於西貢濠涌百花林,不封不樹,免人注意,民國後立墓碑。楊太夫人生三子三女,長子德彰(卽孫眉公)、次子德祐(六歲病逝)、三子德明(...

  • 文章甘肅古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3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甘肃古堡 甘肃地势 珍贵照片

    依地形建筑的不规则形古堡亦复不少。土质的或砖、石质的都有,墙高约四、五丈不等。有的有护城河,有吊桥,有的因地势高峻,只有深堑削壁而无河水吊桥,一般都比县城或省城为小。甘肃古堡屹立大地,已不知几易寒暑,但如理研究,它的年岁至少也不会少于万里长城。甘肃古堡与欧洲封建时代的古堡,在造形上虽不完全相同,但作用则大槪一致。甘肃古堡曾经是甘肃人抵抗胡人南下牧马的据点。甘肃古堡曾经是长城内线区域安全的堡垒。甘肃古堡曾经是农垦时代权力存在的象征。甘肃古堡是爱与恨的焦点

  • 文章林森县的地势和气候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冬天 地势 气候 中秋

    林森縣在閩江下游兩岸,在地圖上的位置是東徑一一九度二五分,北緯二六度三分。冬至日出是六時四十九分三秒,日沒五時十分五十七秒。夏至日出五時二十五分五十七秒,日沒六時四十九分三秒。全縣面積二萬八千方里。全縣山多平原少,屬亞熱帶氣候,溫署期長而寒冷期短。六七兩月最熱,可達華氏九十九度。冬天最冷時只有華氏三十四度。但只聞降霜,不見落雪。(大體上和臺北差不多),二月至五月是梅雨期,六月以後又須預防颱風洪水。中秋以後至十月屬秋孝,所謂秋高氣爽,氣候最佳。

  • 文章懷郷憶舊話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河南概况 行政区划 山川地势

    十六万五千一百余万方公里,人口在民国三十七年为二千六百九十余万人,辖一百十一县,省会设开封县。二、形势西部南部为伏牛、嵩山、崤山诸山脉蟠结,大部为山地;东部有黄、淮、漳、衞诸水交流其间,地势平坦,属黄淮平原之西部;山脉群聚于西北部及东南边境。在黄河以南者,属北岭系,其正干有伏牛、大别二脉,分支有崤山、嵩山二脉。嵩山即旧时所称之中岳。在黄河以北者,有属于阴山系之太行山脉,绵亘于豫晋界上,中有林虑、析城、王屋诸名山。河流甚多,以黄河、淮水、汉水、运河为主川。黄河自晋陜界上

  • 文章研究阜寧老黃河祕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徐漢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老黄河 地势简介 历史佐证 平地河

    阜寧老黃河從東海西岸起,向西直線到淮陰西壩爲止,全長約三百多里,寬約六里。位置在阜寧縣中間,西半段地面高,東半段近海低。地面如池,進水無出,不能植穀。河兩岸之地,地名總稱葦蕩營。又分葦左營、葦右營。地面低凹,大雨成災。如洪澤湖水高,放水阜寧首當其衝,不知何人何年,在平地築成兩條大堤,兩堤之間約六里,成爲平地河。疏出洪澤湖水,在當代有效,但是年代太久,隨放水沖來泥土,沉在河中心,變成河中心之地,較兩堤之外之平地,高出三尺。歷年放洪水,沖出海外之泥土,在河口...

  • 文章古城荆州·沉醉在歷史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盧青雲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古城荆州 古城墙与古城门 文物名胜 地势险峻

    乘車去看古荆州,腦中想起劉備借荆州的故事;還有古郢都,屈原寫的「哀郢」篇,甚麼楚地楚辭,香草香花…正自沉醉於歷史的故夢之中,不覺已到了荆州西門。車子駛進去,那城門與城牆灰蒼蒼的,雖已不見有城樓,而且明知不過只是明代建築,已非三國時的原作,但那兩重的瓮城還是古意盎然的,引人懷想。荆州比我想像中更古。一路進城,道上不見有太多的人,這亦是在別的城鎭中少見的。荆州的城門與城牆共有六處,乃是南方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古城典型。北面的大北門更具規模,有兩重的瓮城,還有城樓...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