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在台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贺州市在台湾一举签下项目5个投资额近7亿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9期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在台投资 签约现场 项目名称

    携手才能共进,合作才会共赢。在昨天(7月21日)举办的2012桂台客属联谊会暨贺州市第二届客家文化旅游节上,我市一举签下合作项目5个,投资额近7亿元。在本次“一会一节”上,我市与台湾客商签约项目共有5个,项目签约金额6.88亿元。项目涉及文化旅游、新材料、化工及优质畜牧产品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其中投资超元的项目有三个,分别是投资额3亿元的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额1.2亿元的平桂管理区年产30万吨重质碳酸钙超细粉(二期)项目和投资1.3亿元的钟山县年产200万平方...

  • 文章编钟编磬绝响乐器在台展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施美惠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绝响乐器 在台展出 两岸交流

    廿年前,中國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一批兩千四百年前戰國古文物,其中,一組六十五件靑銅編鐘、三十二件編磬改寫了中國音樂史。這套總重五公噸的複製編鐘、編磬,運抵國內,由於多件銅鐘太重,還動用起重機組裝;這套備受中外人士好奇的編鐘、編磬,將敲出千古絕響的金石之聲。這項編鐘音樂會彩排時,吸引大批人前往,文建會主委林澄枝也到場先睹爲快,直稱能聆聽編鐘演奏,實爲福氣。敲響編鐘的要角是湖北省編鐘樂團,今年七月一日在舉世矚目的香港回歸慶典上,該樂團曾演出旅美作曲家譚盾的「交...

  • 文章山东籍人士在台湾所办的文化事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鲁籍在台人士 文化事业 销售广告

    一、《山东文献》季刊在读者的热心赞助下,已出版了二十五年,每年四期合订一册,精装烫金,供读者购藏。二、「山东人在台湾丛书」已出版十二册,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出版完成,共十五册,皆精装烫金。三、「山东流亡学生丛书」,已出版《山东流亡学校史》、《山东流亡学生研究》二书,《山东流亡学生史》,正筹备分册出版中。四、《民国山东通志》,费时五年,动员两岸学者三十余人,将于西元二千年完成,正筹备出版中。五、台北市山同乡会出版有会刊,中华齐鲁文经协会正筹备出版刊物中。

  • 文章槐村老人遺稿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鍾伯毅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钟伯毅 遗作 槐村老人 湖南大学在台校友

    槐村老人,諱才宏,字伯毅,姓鍾氏,湖南藍山人,其始祖出自姬周之族。穎慧異常人,鄉試與譚組安先生同榜。民元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即隸黨籍,凡革命、護國護法、聯省自治、制憲,以及遷台後之反共大業,無不盡力參加。來台後為今 總統蔣公聘為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適與編者同組,每有所議,無不切中肯棨,語驚四座。間相過從,論佛論道,相對怡然,因為忘年交者有年。本刋上期,曾選載其未刋遺稿二稿,茲特再錄一二,餘俟續輯。文山遯叟附誌。

  • 文章千里送鵝毛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贵州水灾 在台贵州同乡 赈灾捐款 纪要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血浓于水,义重如山。」在我受命将赈济家鄕水灾捐款送到贵阳起程之前夕,孙理事长如陵鄕长在电话中,要我把这两句话随捐款带给贵州故鄕。不仅代表了在台贵州同鄕的心声,也表明了在台贵州同鄕对家鄕之无限关怀与热爱。此次赈济故鄕水灾捐款行动,是热心鄕长任亨贞兄于七月十五日晚电吿我说家鄕水灾也很严重。为进一步了解,次晨我即去电贵阳省对台办韩主任,经证实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地,确实受灾不轻。当即将情报吿孙理事长。他嘱我以最速方式邀请在台各县市

  • 文章東大校友公祭王子佩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国立东北大学 在台校友会 公祭 王子佩

    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四月廿八日,国立东北大学在台校友会,理事主席陶佩潜及全体与祭同学,敬以香花素馐,谨致祭于王公子佩学长之灵前曰:呜呼王公 燕赵之英 上庠东北 志在学工及倭寇作 奔走西东 抗战继起 义愤塡胸立投生产 开矿冶金 曾主钜矿 名三才生克裕国防 酬志获伸 孰意匪乱 霸业受创遂来宝岛 服务工矿 专事营建 或北或南多谋多略 豪气不减 嗣走花莲 辟石膏场涉水登山 不避艰险 本露曙光 资方糜烂继组凿井 别立构想 幸观厥成 略偿素愿经之营之 业绩斐然 奈公已老

  • 文章泰北四少年一夜鄕心 來台費周章多謝恩師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林念平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泰北难胞 在台升学 王济群 奔走相助

    负担。王济群虽然个人能力有限,但他还是到处告贷替泰北学生负担来台的费用,事为全国私立敎育协会及台北市补习敎育协会得知,捐款资助这些学生顺利来台入学。王济群原先打算帮助六名成绩优异的泰北难胞子弟囘国继续升学,如今却仅来了四名学生,还有两名因故未能成行,王济群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然而目前已来台入学的四名泰北学生,学校虽已安排入学就读,但他们日后在台的生活费用却无着落,王济群无奈的表示,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 文章「丝路花雨」在台演出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丝路花雨》在台演出 甘肃乡亲踊跃购票 两岸交流

    甘肅鄕親踴躍購票觀賞,同鄕會還函請各地鄕親邀約親友,一同買票捧場,以壯場面。敦煌藝術劇院這次來台,演出「絲路花雨」舞劇時,台北市甘肅同鄕會成立的接待小組,擔心因受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經濟又不景氣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觀衆不多,上座情形欠佳的淸冷場面,因而廣發公函(原文另錄),籲請「絲」劇演出各地甘肅鄕親,不僅本人購票觀賞,同時也邀請親友購票一同看戲,大家捧場。台北地區鄕親,購票到國家劇院觀劇的,尤其踴躍,例如同鄕會理事長李蔚榮鄕長,就花了新台幣七千二百元,買了...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十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浙籍在台作家 艺术家 小传 俞大纲 黄造雄

    君毅中学,战时四度播迁,备尝艰辛。战后于上海筹备复校外,又于杭州设一分校,以嘉惠两浙子弟。来台后,四处奔走,于竹南鄕下觅一校地;并经在台校董与地方各界之协助推动,在四十八年九月呈准复校开学。由于先生以校为家,刻苦办学,至今不仅已具相当规模,且每年靑年学子报名从军之热烈,均列前茅。此皆先生以身行敎之功也。近因年事过高,目力衰退,校长一职已推由林金榜先生继任。但仍经常乘普通车,从台北赴竹南处理校务。其克亡与敬业之精神,实令人感佩。造雄先生现任国大代表。居住于台北市

  • 文章思我父,念我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致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先父先母 追怀思念 在台任职 父母婚姻 品行德性

    父母親於某次赴宴前之盛裝合影於家門前,年青愉快,而今音容已邈。先父諱鼎,號邦定,自幼聰慧,四歲即啟蒙,同班年最幼成績卻每列前茅;旋先祖秀梧公因病英年早逝,先父與先祖母相依為命;稍長赴福建漳浦隨先伯祖青史公生活,嗣並見習醫術,爰稍諳中藥岐黃,以善長管理,曾協助主持先伯祖另設於雲霄縣之藥堂;十九歲專程回鄉為 秀梧公撿骨奉安,盡人子之責。稍後往江西南昌追隨時任上校之先叔祖楚材公,投筆從戎,以曾學商科,乃奉派為第三路總部軍需,學以致用。其後奉調蔣委員長宜昌行轅,...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