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家共返回16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少年中國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04-06
    关键字: 少年 赞颂 国家

    国民革命的大业以还。先总统又在海外开拓了革命的疆域,使在日寇奴役下的台湾同胞们,得以脱离桎梏,重享自由幸福的生活,尤其是今总统 蒋公,领导着一批优秀的干部,能在国际姑息的逆流中,坚定不移,而且还能够在逆流中成长起来,开创一个擧世刮目相看的有朝气又富于毅力的国家,完成继往开来的任务,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少年中国。少年二字是代表活力与创建,是生命力的象征。不错,我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光荣历史,但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朝流中,若不能求新求变,必被淘汰无疑。所以政府在迁台三十年

  • 文章钟英鄕长老当益壮 任国家征信社要职 主笔国家征信杂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72-10-20
    关键字: 国家征信社 金山大厦 国家出版社 国家征信杂志

    本会常务监事钟英鄕长于本年七月一日就任国家征信社顾问,掌管社内要务,该社集有各种调查专家,海内外有分支机构,各鄕鎭有调查人员,是最具权威的征信调查机构,专办①工商信用调查,②企业投资调查,③市场分析调查,④贸易推广调查,⑤国外征信调查,⑥经销信用调查,⑦个人信用调查,⑧个人财产调查,⑨人员雇用调查,⑩财产评估调查,⑾家庭幸福调查,⑿专案征信调查。办案迅速,服务忠诚,绝对保密,业务鼎盛,该社社址,设在台北市济南路二段三十一号之十四,金山大厦四楼,电话

  • 文章个人与国家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浦薛鳳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国家 立法执法 民主政体

    旅居美国多年的政治学者浦薛凤敎授,近应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邀请回国擧办政治学讲座,其精辟的立论与见解,受到广大学术界的欢迎。他认为:「政治一定有一定律,但不容易找,我对政治的五个观点是:政治受政治人物、政治思想、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势力的影响。」这是他独有的政治五定律,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四月十日联合报刋有他的「个人与国家」这篇文章,诸多创见,特予转载于次,以供读者参考。浦薛凤是专治西洋政治思想史的敎授,造诣极深,抗战期间代表政府出席联合国会议

  • 文章由美国军队的叛乱实例看国家安全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楊日旭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美国军队 叛乱 国家安全

    被迫面临存亡危急,在听任自身被毁灭之前,将不顾宪法以求自保,这也许不合宪法,但却是事实。』(注十二)法国白塞莱麦(Joseph Barthelemy)敎授在其所著「政治问题及战时财政」(Proble-mes de Politique et Finances de G-oerre)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说:「法律是为国家而设,而国家并非为法律而设。若基于情势必须在两者之间有所选择,则法律须为国家而牺牲。」(The Law is made for t-he

  • 文章释「茍利国家生死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沈洪保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诗文 释义 国家 个人

    三月十八日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当德新社记者问:「你觉得你的工作风格怎么样?」时,温总理回答说:「我心里总默念著林则徐的两句诗:「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全诗是: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战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该诗中有两处用典。「茍利国家生死以」,是化用春秋时郑大夫子产的话。《左传·昭公四年》载,春秋时著名宰相

  • 文章孫中山先生於太原演講(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太原演讲 国家建设

    基础。况共和虽已成立,而列强尙未承认,危险之状,纷至沓来,是全在我四万万同胞,奋勇直前,不避险阻,不争意见,不尙权利,不分畛域,方可达到眞正共和之目的。溯自前清入关以来,其第一政策,即以破坏团体为目的,故令各省自为风气,不相统一,久之遂成一种习惯。厥后留学日多,省界之见,渐渐融化。而又日受外人之激刺,始知团沙之势,不足以恃,于是联络一气,共策进行,始能有今日之良好结果。兄弟甚望我同志坚持此志,不少变更。盖中国现在时势,尙在危险时代,如各自为谋,不以国家为前提

  • 文章漫談歐洲藝術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欧洲 旅行 艺术 国家 画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为东、西两国分治!成为分裂的国家,然而西德工商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首届一指的工业大国,其经济复兴被视为奇蹟,如论及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国民精神的坚韧,勤勉,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超越德国,而今东西统一,虽一时尙难调适,但其民族性坚韧,前途大好是可预期的。法国——面积:五四七、〇〇〇平方公里,人口有五千三百万人。种族:法兰克人,阿尔卑斯山的向朗峰,皮里牛斯山及中央高地都是値得攀登的名岳大山。首都:巴黎,人口有八百余万人,素有花都之称,凯旋门,香榭里大道

  • 文章国家观念系于民俗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民间技艺 国家观念

    然后循序举办各种硏习班,同时经常邀集专家学者,举行座谈、讲演、示范、展览及比赛等方式,以策励其进展,而彰显绩效,最好经常把活动成果公布周知,以提升参与者的进取心。当然,若能使其融入生活,更可以清除社会暴戾之气、增进温馨祥和之风。常听人说:「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自古及今祥和团结为国家进步的根源,温声关怀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明乎此,就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互信互爱、通力合作,来共同为建立富强的国家和温馨的社会而努力吧!

  • 文章同轨、同文、同种、同伦 回归中山先生『文化国家主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徐滇慶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文化国家主义” 海峡两岸 国家主义

    一、历史雄辩证明了中山先生的英明远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他在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三民主义,为中国的前途勾画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山先生的许多预言已经实现,或将要实现。重温中山先生之治国理念与国家体制设计,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敬佩中山先生的远见卓识。在本世纪初叶,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腐败昏庸的满清政府,中华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山先生高瞻远瞩,以伟大的气魄指出:「翳我祖国,以最大之民族,聪明强力,超绝等伦,而沉

  • 文章今年更比去年好,下代更比這代強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台湾建设 国家发展

    中华民国七十二年过去了,七十三年的元旦又已来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社同仁于此将为读者致其虔诚的祝福;并望大家之能珍惜过去辛勤耕耘的成果,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以使今年更比去年好,下代更比这代强,为国家民族创其光明美好的前途。因为这世上的伟大事物并不以我们目前站立何处而言,更重要的是看我们在往什么方向前进?行政院孙院长去年台湾光复节日于侨联总会年会闭幕典礼时曾说:我们实施三民主义是成功的,中共实施共产主义则已彻底失败,例如在经济方面,我们过去卅年来平均

共169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