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共关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度戰備屛障台海、軍民同心民生樂利 戰火下的模範縣——金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姚琢奇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国共关系 政府政策 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

    正當中共在國際間玩弄「和平統一」花招,開放廈門爲國際貿易港口之際,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何宜武等訪問金門,轉達了蔣主席經國對前線軍民的關懷之意,三月十六日結束訪問行程,返回台北。他們對金門軍民的精誠團結,士氣昻揚,防衞堅強,建設進步,一致表示讚佩。事實上中共在福建沿岸,縱深達十數公里,作積極備戰,不斷調動部隊,在沿海作登陸演習,海上利用僞裝作密切活動,充份意味着中共對金門依然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挑釁、製造公海緊張局勢。中共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放棄武力侵犯台澎金...

  • 文章劃分「中國歸中國」、「中共歸中共」的意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樂爲良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台湾政治 国共关系 政治评述

    自從中共政權成立以來,自由國家曾對中共的許多措施加以抨擊,卻鮮就中共地位之合法性提出懷疑。原因便是無法認淸「中共」和「中國」在槪念上的差別,而將「中共」視爲「中國」。「中國」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文明、文化、傳統、民族情感的總和。在時空上它立於一切個人和政權之上。「中共」是中國領土上的一個政黨,目前它控制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和整個的大陸。就國際公法而言,有些國家遂認爲,它可在國際社會中代表中國,但是如從文化的觀點和民族的情感來看,中共是否能代表中國,答案就必然是...

  • 文章懷張溥泉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張伯謹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张继 人物纪念 人物回忆 国共关系

    民國十四年五月,余正在直隸省立第八師範學校校庭中籌劃增建校舍。閽者持一名刺來,謂有一張先生來訪,卽大名鼎鼎之張溥泉先生也。晤談之後,請對學生講演。時華北尙爲奉直軍閥勢力所蟠據。先生演講時,慷慨激昻,闡揚主義,鼓吹革命。談及時局,時舉雙手,大駡張作霖,吳佩孚。甚至不惜用極粗俗之駡人語句,以發其久鬱胸中而不得一洩之氣憤。時而聳身似躍,時而頓足作響。整兩小時,迄未稍停。數年後,學生中仍有模仿其講演神情姿態者;則其給人印象之深,可以想見。民國十七年冬南北統一。北...

  • 文章溥泉先生宣撫華北側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馮著唐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张继 人物事略 抗战胜利 国共关系

    (注:慶祝歡迎茶會攝影)抗戰勝利,國府還都南京。中央察覺華北情形有異:接收工作人爲不臧,大失民望,**乘機煽惑羣衆,引誘青年走入歧途,製造事端詆毀政府,情勢嚴重;乃特派溥老爲專使,宣撫華北。溥老偕同鹿鍾麟由東北先抵天津,當在銀行公會,邀請了天津各界代表,當衆公開發表談話。當時他老先生態度嚴肅而沉痛,聲淚俱下的對大家說:「是中央對不起人民!是政府對不起老百姓!是政府無力保護國土和人民生命財產,才丢掉了許多錦繡河山,才使老百姓淪入敵僞魔掌。老百姓沒有一點錯!聽...

  • 文章從李著「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等宏論 看兩岸「和平發展」之未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文史作家、詩人 中共棗陽市前文宣部長 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关系 海峡两岸 “台独”机制 中华文化 和平发展

    、「和平共存」等多篇宏论,我均作了认真拜读,并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益和启迪。一是对国共关系的论述。在谈到国共对立时,您指出:民国以后的国共对立,与其说是主义之争,不如说是政权之争,与其说是政党之争,不如说是领导人之争。此论,真是一针见血,说到了问题的实质。不说别的,仅以抗战胜利后而言,如果蒋公不撕毁重庆谈判协议,而内战后期,国共和谈毛公不逼蒋公无路可走,哪里会有今天的两岸分裂,或「一个中国」之争?撕协议,无路走,说到底,还是一个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谁掌握领导权问题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