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朝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保國寺爲線索的寧波古代史故事四則(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保国寺 唐朝 改名 工艺

    三、敕赐「保国」——唐皇朝的忧患与灭佛兴佛保国寺本称灵山寺。怎会改名呢?里头也有一段历史可讲。封建社会里,皇帝一般都认为佛敎对他统治有利,所以「崇佛」是常事;然而也有极少几个皇帝发觉佛敎对他统治有害,或有自身沉缅于道敎的长生之术,就实行「灭法」。「灭法」一辞,是佛敎徒的话语,即以行政手段强行禁止佛敎。唐朝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武宗皇帝下令:尽拆天下大小佛寺,僧尼悉数还俗。这是一次典型「灭法」事件,古灵山腰的灵山寺自然不能幸免。古灵山脚下有位笃信佛敎

  • 文章輕紅擘荔白凝齒芳氣消魂寒沁心

    来源期刊:《闽聲》 第41期  作者:伯勳 出版时间:1970-11-30
    关键字: 荔枝 唐朝 杜牧 宋珏

    续上期)荔枝品目甚多,据宋人蔡君谟著「荔枝谱」载,不下百余种。较著者如福建的「宋家香」、「陈家紫」、「方家红」、「江家禄」、「十八娘」等,广东的「红罗」、「焦核」、「沉香」、「挂绿」等。据说,福建莆田的「陈家紫」,至淸代仅存一株,每颗荔子约値白银一两,其珍贵可知。「宋家香」产于福建泉州宋氏园中,自唐朝始,历宋明,迄淸初,只有一株,后为盗所伐,遂成绝响。泉州江氏的「江家绿」,皮绿刺红,大如鸡子,味极淸美,蔡君谟评为闽中第一品。福建兴化屯田郞中方臻家

  • 文章吳越忠懿王與溫州高僧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佛教 唐朝 高僧 历史

    唐武宗滅佛,吾溫僧尼星散,高僧隱避岩壑,教藏殘闕殆盡。自會昌迄天祐六十年間,佛教一蹶不振。唐末,藩鎮擁兵割踞,溫州戰禍連年,唐僖宗中和元年(八八一年),朱褒寇溫州,浙東觀察史劉漢宏招之,奏褒爲溫州刺史。朱氏兄弟先后踞溫凡二十二載。昭宗天復二年(九〇二年)十二月,溫州裨將丁章逐朱敖,次年四月,丁章被殺,裨將張惠踞溫。天祐二年(九〇五年)八月,處州刺史盧約之弟盧佶攻陷溫州。時錢鏐因軍功拜鎮海節度史,旋封越王,又封吳王,擁兩浙十三州之眾。溫郡爲吳越浙南重鎮,錢...

  • 文章撫州楊志堅婦離軼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信公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唐朝 轶事 价值观念

    唐代叢書雲溪友議載:顏眞卿爲撫州刺史,邑人有楊志堅者,嗜學而居貧,鄕人未之知也。其妻厭貧,索離書求去,志堅以詩送之曰:「當年立志早從師,今日翻成鬢若絲;落拓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遲;金釵任意撩新髮,鸞鏡從他別畫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其妻持詩詣州,請公牒以求別適,眞卿判其牘曰:楊志堅早親儒敎,頗有詩名,心雖慕於高科,身未露於寸祿,愚妻覩其未遇,曾不少留,靡退冀缺之妻,贊成好事;專學買臣之婦,厭棄良人。汚辱卿閭,傷敗風敎,若無懲戒,孰遏浮囂...

  • 文章曠世人傑李世民(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李世民 文治武功 唐朝政治 善用英才 唐朝名贤

    ㈠化敵為友,延攬天下英才秦叔寶,名瓊,齊州歷城人,祖秦旭,父秦彝,同爲北齊大將軍。齊亡時,俱以身殉。幸賴寡母寜氏撫養成人。其在未得志時,曾「當鐧賣馬」,傳爲千古美談。煬帝大業中,爲隋將來護兒属下。叔寶喪母,護兒遣使弔之。軍吏以爲殊遇,問其故,對曰:「此人勇悍,且有志節,日後必當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隋末,群盜蜂起,叔寶從張須拖擊賊帥盧明月於下邳。賊衆十餘萬,叔寶與羅士信分領千兵伏擊之,斬關拔旗,讓伏兵儘入,並縱火焚其三十餘栅。一時烈焰淘天,賊衆潰散,明...

  • 文章楊貴妃的菜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李芹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唐朝盛宴 杨贵妃菜单 中国餐馆

    再现唐朝盛筵日本京都市最近出现一家中国餐馆,宣称能做出杨贵妃、武则天当年吃过的西安菜。此店老板也是一家和服店的社长,他曾远赴北京故宫博物院,把中国古装上的图案引入和服中。两年前,他因相同目的走访陕西省博物馆时,该馆馆长请他去吃了顿仿唐筵,社长大人脑筋一转,决定在日本如法炮制一番。那家专做仿唐筵生意的大陆饭店全力支持,派出五名掌厨大师赴日。据说,京都这家中国餐馆最具代表性的仿唐筵,包括以下十二道菜。菊花鲤鱼,此物是杨贵妃的最爱;乳酿鱼,此物受宠于武则天;凤

  • 文章漁陽鼙鼓動地來——安史之亂,爲影響唐王朝盛衰轉折之關鍵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史之乱 唐朝 由盛转衰 安禄山 八年

    四年,「终成之乱」。起兵作乱的,便是胡人安禄山。安禄山乃营州柳城之杂种胡人,生父不知谁何,母阿史德为突厥人,是个巫师。禄山初名阿荦山,为战神之意。后其母嫁安延偃,才冒姓安氏,名安禄山。此人年轻时骁勇多智,通六种(一说九种)番语,在边境充当「互市儿郎」(突厥与唐朝互市的中介人),以其貌伟言奇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赏识,任为「捉生将」,收作「养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三六)安禄山为平卢讨击使,在与奚、契丹战事中兵败,被押送东都。张九龄力主斩之,玄宗怜其勇锐、放归,

  • 文章楊貴妃、高力士與嶺南荔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高力士 荔枝 岭南 唐朝 杨玉环

    高力士之身世高力士,是唐代初年左騎大將軍馮盎之曾孫,公元六九八年由嶺南討擊使李千里以閹兒送進朝廷,武后(武則天、公元六九〇年稱帝,國號周)敕爲給事職務,因不適用而遭逐退;後蒙宦官高延福收爲養子,因此姓高,爲武三思拔擢得再入宮任職。力士因身材魁梧,身高六尺五,個性緊密,喜歡傳達皇上敕令,後又深得玄宗皇帝(公元七一二年)信任,爲宮闈承之職。因誅蕭岑有功,晉升爲右監衛將軍,知內傳省事,玄宗皇帝對他極爲信任和寵愛。因此四方奉召要員,皆先見後進,小事則專決,於是權...

  • 文章它山堰的傳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張雄琴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王安石 它山堰 唐朝 传说

    宋朝宰相王安石出淸初,曾做过一任鄞县县令。鄞县古称鄮,又称明州,即今宁波的古县治。鄞县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俗谓宁波出了三个王:即人中王蒋介石,剧中王麒麟童,财中王虞洽鄕,诚不欺也。宁波的名胜古迹确实不少,如名扬海内外的天一阁藏书楼,四明狂客唐朝诗人贺知章故居,民族英雄张苍水故宅,董孝子庙。梁山伯祝英台的庙墓,亦在宁波郊外,而位于鄞县郑江鎭口的它山堰古迹,则知之者不会很多。它山堰建于唐朝,它山属四明山麓,但于鄞江支流入大江口处。因山上一支水奔流下来,江外

  • 文章唐與五代蜀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6期  作者:封思教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唐朝 五代 蜀本 刻本 写本

    吾蜀於唐及五代,戈甲擾攘之際,南唐而外,獨能維持西陲小康局面。故文敎興盛,印刷事業發軔亦早,書籍從而頗爲流行,是即後來所謂蜀本之始。惟以年湮代遠,不只傳本久尠,相關紀載,覓致復難。茲略就聞知所及以時爲序,分三類述之如左:一、刻本時憲書: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馮宿禁板印時憲書奏:「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皆以板印曆日鬻於市。每歲司天台未奏頒下新曆,其印曆已法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按馮宿貞元時進士,太和中,歷工刑兵三部侍郞,拜東川節度使,此奏之陳,當在東川節度使任...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