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代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唐代古建筑的瑰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乃賡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山西唐代古建筑 唐代木构建筑 建筑宝库

    山西是中华民族最早生活和繁衍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龙的子孙的故鄕。它在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黄土地上。眞是文物荟萃,古迹遍布,地上地下遗存的各种文物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素有“中国古化文化艺术博物馆”之美称。其中仅古建筑一项,即达一八一一八处,宋、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多达一〇六座,占全国同期木构建筑总数的七十二%左右,全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只有五座,其中即有四座在山西,它们是五台南禅寺大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芮城

  • 文章唐代长安之淸明节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按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足见唐代三月三日赴水上修禊之盛。然吾疑祗都邑士人及富贵人家为之,在社会上未必普遍,其普遍社会,虽鄕曲不遗者,乃淸明之寒食也,其普遍殆与岁首同。然元旦、上元、至社腊等日,纯为社会娱乐之节。独淸明时値春和,芳草遍地,天涯游子最动归思,而柳绿桃红,士女踏春,不忘和乐,其趣味介乎娱乐非娱乐之间。分述于后,以见当时帝京长安风俗。一、禁火禁火之俗先起于幷州各地,见后汉书周擧传及魏武令。周擧以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

  • 文章昭陵六駿雕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期  作者:徐玉虎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昭陵 六骏雕浮 唐代遗作

    我国保藏碑石最多之处,首推西安碑林,自汉魏至明清诸代之名碑墓志约千余块。抗日期间,作者随校迁居西安北院门长官公署内,甫至西京,无法复课,时偕同窗二三游观碑林,曾拓颜眞卿之多寳塔,柳公权之玄秘塔多幅。诸石刻画中之昭陵六骏浮雕,最引人入神。昭陵六骏浮雕,乃唐代之遗作。昭陵为唐太宗之陵寝,建于醴泉东北九山,择山而造,气派雄伟。文献通考记云:「……因九,峯凿山南西深七十五步为元宫,山旁岩,架梁为栈道,怀绝百仭,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山亦起游殿,文德皇后即

  • 文章全唐陝西重要詩人譜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诗人 名单 唐代诗人

    選輯——本文根據「全唐詩」著錄重要作家六百數十人中摘輯——袁朗:雍州長安人,在陳釋褐秘書郞,爲江總所重,勤學好屬文,嘗製千字詩 後主召入禁中,使爲「月賦」,染翰立成,遷太子洗馬。仕隋爲儀曹郞,入唐授齊王文學,轉給事中。貞觀初年卒,集十四卷,「全唐詩」錄存詩四首。于志寧:字仲謐,高陵人。隨末有名,從太宗,爲天策府從事中郞兼文學館學士,加散騎常侍,爲太子詹事,數有規諫。高宗朝,拜尙書左僕射,兼太子少師。集四十卷,「全唐詩」錄存一首。楊師道:字景猷,華陰人,隋...

  • 文章唐代山西两大北宗禅法国师义福及普寂生平的硏究资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唐代 义福法师 普寂法师 碑文

    作者简介:陈祚龙先生湖北监利人,印度印度大学文学硕士,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学士,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系享誉国际之敦煌学权威专家。曾出席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任中国文化学院硏究部主任兼西洋文学硏究所法文组主任,现为法国远东学院唯一之华籍院士教授。原任巴黎大学中国学术硏究所唐代文化史讲座教授。对敦煌文物以中、英、法文撰述论著,备受国际有关学者之推重。

  • 文章唐代诗学自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湯啓高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唐代 诗学 诗文评论

    —川人著叙述文选集编者按:民国六十四年四月十六日,总统蒋公遗体擧行奉厝大典,安放蒋公身旁为蒋公平日爱读之书,唐诗为其中之一。唐诗为我国历代诗中之精华,历来论者已多。南川杨启高先生,于民国二十年前后肄业南京支那内学院,并到中央大学旁听,集数年之精力,撰成「唐代诗学」一书,于民国二十四年在南京正中书局出版。所撰自敍,对于唐代诗学,有扼要之敍述。玆特转载于此,以供读者参考。中华民族,创制文章,原始之镂缯,渺邈难稽矣,然有先士之盛藻,可以作风范,䌷绎乎典籍,决

  • 文章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馮濟泉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唐代诗歌 现实主义 唐代文人 学术文章

    陈子昂的诗,强调兴寄,反对柔靡,标举汉魏风骨。他的《感迂》,诗风高昂、崇实、揭斥时弊。史论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很有影响。晚年于文反对浮艳,重视散体。表现于诗,有谓生无常,向往神仙,隐逸消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后人所不取的。诗之于唐,其发展瑰丽,历代无法与比的。然而,齐梁文学流风余韵之所在,早在初唐时期,能于诗国首起革命旗帜,以复古为号召的就只有陈子昂。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可见其端,而《新唐书》本传说「唐兴,文章袭徐庾余风

  • 文章唐宮考輯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唐代宫殿 史料记载 档案资料

    太極宮唐太極宮在今在長安縣北故宮城內,卽隋大興宮,唐西內也。舊唐書地理志:西內正門曰承天,正殿曰太極,太極之後殿曰兩儀,內別殿及亭觀三十五所。長安志:龍朔後,天子常居大明宮,乃謂此宮曰西內。神龍元年,又改曰太極宮,南面有六門,正殿南曰承天門,門東曰長樂門,次東曰廣運門,有內府左藏庫,次北有舊右藏庫,後有中書省,西北有武庫;西入安仁門,又北肅章門,門內卽進入宮中;次東曰承福門,卽東宮之正門,門東西有左右永福門,再次東曰永春門,承天門之西曰永安門,遇元正、冬...

  • 文章唐代长安百万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唐代 长安城 人口 历史资料

    台湾人口已经突破两千万,其中有两百七十万集中在台北市。你可知远在唐朝时,首都长安就有一百万人聚集?当时人口结构之杂,犹胜今日之台北!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唐僧玄奘是这部神怪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实玄奘并不需要吴承恩为他宣传。就在唐代初年,他往返中印而取经回国的事蹟,恐怕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正月下旬,玄奘回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据「续高僧传」里的记载,当玄奘还没进入长安,只到达长安西郊的时候,为欢迎他的归来闻风而至的人,己有数

  • 文章温州古史考二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汉代 永宁县城故城 唐代 坊名 考古

    ·街巷」里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建立永嘉郡城之后至五代时,街巷演变,因旧志失载,已难查考。」因此只好从北宋说起(第一三二页)。其实,旧志并没有完全失载,有关街坊的制度,唐代温州甚至以前永嘉郡时的坊名,部分尙可考查。现就读史所得,约略钩稽于下:㈠唐代坊门:南宋戴栩在「重建三十六坊记」里说:「唐人以在市为坊,坊门纵闭,水沴禳焉。然则唐之坊,古之闾也。其后植以双木,结屋覆之,门不设而扬匾于上,为美名之志。」这就是说:唐代街坊从秦汉里闾演变而来,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温州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