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画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圖》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黃公望 名画 杭州 山水画

    著有《写山水诀》、《大痴山人集》等。传世的作品有《九峰雪斋图》、《富春山居图》和《天池石壁图》等,明、清时一直被人们视为稀世的珍品。特别是《富春山居图》是他八十岁时,用了四年时间呕心沥血画成功的,这幅长二丈四尺、阔一尺有余的长巻,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秋天的景色。茂林飞泉、村落、小桥、凉亭、渔舟错落其间,构思新颖,意境深远。在静谧的风光景色中,孕育著一股大自然萌发的生机,使人百看不厌,有如身历其境。这幅名画总算一直保留到今天,但也经历过坎坷的命运。它在作品问世三百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汪六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汪六 名画

    汪爕调,行六,人家便叫他作「六老爷」。汪六的老宅子在武进城内靑果巷中段的天井巷口,厅上挂着一幅沈石田的山水,是张名画。一天,被个小偸混了进去,从墙壁上将画取下,卷好了正走出二门,汪六却从外面囘家,碰个正着。「你手里拿的什么?」他喝问着。小偸哭丧着脸道:「不瞒六老爷说,我实在穷得没个办法,所以想把祖宗的一轴神像,向你老换几个钱用」汪六听他说要将先人的神像卖钱,便骂着道:「眞没出息,谁见祖宗神像都可以出卖的?我刚收到两笔房租在这里,你拿去用吧!神像拿囘去好好

  • 文章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坎坷歷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黄公望 《富川山居图》 山水名画 流传历史

    潜心书画终有所成八旬翁成就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等画作,一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黄公望(一二六九—一三五四),江苏常熟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后来被一位受人尊称为“黄公”的平阳老人收养。黄老看他聪明伶俐,特别喜欢他,就说“吾望子久矣”,因此给他取名为黄公望,字子久

  • 文章福州名勝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作者:阿勳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鼓山 涌泉禅寺 名画 泉石

    榕城地处闽江下游北岸,背山面水,景色天然,贸易中心则在江心南台岛上,扩至北岸市场,亘延城内。于中洲小岛间,南建江南桥,通仓前山地区,北节万寿桥,接南台而至城西湖边,相连则蔚为大福州市。若临空摄影,其鸟瞰图即为一幅绝佳的名画。城东有鼓山,须乘小轮前往,矗立江侧,山上多寺院,涌泉禅寺为其中巨擘,鼎盛时僧侣恒数千,登临四顾,江山无限公园,花卉茂盛,,俗虑顿消。 楼阁亭榭,点缀其城内西侧之西湖间,俨然一湖中公园也。以一长木桥通之,颇饶泉石雅致,春夏游人如织,许

  • 文章李霖燦談「文學與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李霖灿 “文学与艺术”演讲 名画解说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除了硏究「么些文」名闻中外学坛外,也精硏中国艺术史;写得一手意境灵动的好散文,说起话来更是逸趣横生。昨晚第四届时报文学周「文学与艺术」的演讲,由中国时报杨社长作开场,李霖灿先生主讲,董敏先生配合放映六十张中国历代名画幻灯片,吸引上千观众凝神欣赏,仿佛回到历史的光辉里。讲演中,李敎授选了六十张与中国诗词有关的名画加以穿揷解说,使整个演讲显得非常生动有趣。例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的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

  • 文章大千贈畫方介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7期  作者:吳景文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方介堪 张大千 画家 西泠印社 名画

    西泠印社副社长方介堪,为当代金石篆刻家。一九三〇年代初,已驰誉京沪平津,远至东南洋群岛各国。其与张大千交谊深笃,并世作者,记载颇多。兹就予亲历之事,忆录于下,藉征纪实。一九四八年十月予寓上海,一日方泽夫来访(介堪堂兄),谓有未裱名画一束,需托极妥人带温,交介堪收。予答明日适値家父回里,可以代劳。泽夫甚喜,即刻携来张大千于是年所绘青绿浅绛山水画,单疑立轴七幅,均属慨赠介堪者。郑重拜托家父面交方收。当晚予携此七幅名画,迳至四川北路陈仲陶师家鉴赏。时适潘伯鹰

  • 文章纪念董彦老的一篇序言——中国名画硏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中国名画研究 序言 往事回忆

    到台湾二十年来,我听从董彦堂先生的话,专心致意的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画史的研究。要想做画史的硏究,我采用最笨的方法,从一张一张的看画开始。在这方面我得天独厚,从前张彦远等大鉴赏家所梦寐以求的纵览御府宝藏,我因身为博物舘员,便轻而易擧的得到这项齐天鸿福。在台中的雾峯,在台北的外双溪,我日日与历代内府书画为徒。后来又扈从中国古艺术品赴美展览,美国各大博物舘的名画收藏,亦一一看过记下,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张好画,也不知道听到了多少专家学者的议论,我自己亦寝思

  • 文章耕織圖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耕织图 民俗文化 陈枚 名画简介

    的精心杰作。这幅名画,行政院新闻局曾于民国四十八年夏拍成彩色影片,参加数次国际影展,如美国旧金山,英国爱丁堡、法国马塞,以及委内瑞拉等处的国际影展,都得了奖。民国五十三年,历史文物展览会展出此画原件,五十四年纪念 国父誔辰及中山博物馆新厦落成,再度展此画,得到一致的赞赏。此画还印了好几种印刷品,流传国内外,成为一幅家喩户晓的名画

  • 文章荷花世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荷花世界 夏日芙蕖 消暑妙品 名画佳作 赞美荷花 赏荷

    台北市植物园中,近日荷花盛开,此间气候暑季较长,荷花可以历时三个月之久。淸晨绕池徐行,莲香淸洁,荷叶摇风,若登历史博物舘楼上,凭栏俯视,看翠盖红衣,自然构成一幅画图,与画廊中的名画相映成趣,那眞是一种高级享受。祗可惜台北园林甚多,大型荷塘,却仅此一处。而此间似无白莲,亦为美中不足。按荷实为莲,荷花亦即莲花,不过莲以白花者为上品,佛言莲出净土,微妙香洁,与中国儒家爱莲之说,彼此相符。莲社、莲座、莲台、与莲经,都包含着莲华淸净无尘,蕴藏大千世界的意义,白莲与红荷,似乎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