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考古共返回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先賢倪雲林故居的考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倪瓒 故居考证 古迹 史料考古

    鄕訊創刊號,轉載中央日報「惠泉山,石門,異草」一文,內寫鄕先賢倪雲林的家,就在五里街旁邊,現在已經改建爲倪氏宗祠云云,核與事實不符。倪雲林是元代無錫的高士,爲有元一代四大畫家之一,在繪畫藝術上,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我們不能將他的故家所在地,錯寫在鄕訊上刊載,恐日後連我們無錫人都要以訛傳訛的錯下去,故特不揣謭陋將發現倪高士故居殘基遺跡的經過情形,借鄕訊一角,公諸大家,以便改正。查無錫縣志所載,倪瓚,字元鎭,自署懶瓚等名,而以雲林名最著,居梅里之祇陀村,至正...

  • 文章眞幻之間談——輞川圖中的建築(選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漢寶德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建筑 史料考古 档案资料 辋川图

    漢德寳先生爲著名建築學者,曾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並在台大土木硏究所擔任敎職,著有「生活的觸擊」、「爲建築看相」等書。本文由一專業學者的態度出發,討論郭忠恕摹本的輞川圖之建築,與王維的輞川詩參看,提出輞川圖中的建築乃是眞實與想像的結合,並肯定我國古代繪畫在建築史上的價値。(原中央日報編者)

  • 文章從長安古跡得到的啓示與困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长安 史料考古

    白居易新豐折臂翁的啓示長安東區古蹟新豐,位於臨潼縣城東北,原是唐朝新豐縣制的所在地,現爲臨潼縣的新豐鎭。二千多年前,劉邦擊敗項羽,獲得天下建都長安,爲思念家鄕,聽聞鄕音,乃遷泗上豐,沛父老於此,同時也是項羽入關滅秦的屯兵之地。史記上說:「當項羽陳兵新豐、鴻門,卽西屠咸陽殺公子嬰,火燒秦宮,三月不熄」。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的新豐折臂翁長詩,就是以新豐一個折臂的老人口述,描寫唐朝天寳年間,靑年人過慣了太平盛世,無憂無愁的安適富足生活,而對戰爭的恐怖,一聽說政...

  • 文章我國漢代瓦當文與塼文藝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瓦当 历史

    磚、瓦自古以來一直作爲建築材料,係瓦質的建築材料,由於土質和燃燒程度的關係,中國的磚瓦大都是灰黑色。由於我國先人在磚、瓦上作了許多花紋、圖案與文字,使得我國的磚瓦不但在建築史上、書法史上、繪畫史上,以及風俗史上的資料,都有其硏究的價値。據考古學者的硏究,磚比瓦類的使用要晚些,直到在戰國時代的遺址中才發現磚的使用,至止漢代,從許多遺物中證明它曾廣泛地被使用於墓室建築之用,前漢的文獻中把磚稱爲「瓴甓」,也有人寫成「令甓」或「令壁」、「令辟」、「靈壁」。最古的...

  • 文章西安唐慶山寺遺址甚多稀世文物出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文物 遗址

    星島日報七月七日報導,從西安市驪山博物館獲悉,在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附近,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一個世界考古奇蹟——西安唐慶山寺遺址。該遺址出土的舍利寶帳、銀槨金棺等百餘件稀世文物,引起考古專家的注目。該遺址是一九八五年五月一家磚廠取土製坯時在距地表六米下發現的。田野淸理已經結束。據史載,武則天稱帝時,關中地震,有山湧出二百尺。武則天取吉祥名以「慶山」,同時修建了慶山寺。這次發現的遺址爲舍利塔基下埋葬舍利之地宮,由八級土階斜道、甬道、主室構成甲字形。出土文物中...

  • 文章陝西關中道鄠縣鄕土軼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武之道人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鄠县 乡土轶闻 史料考古

    鄠縣爲陝西關中道小縣,古時爲崇國。連山易云:夏大禹之父鯀封於崇,今縣北鄕有一村,名三過村,乃大禹治水三過其宅第門而不入遺址也。啇仍爲崇國,鯀殛之後,崇復爲扈,啇伐夏又以扈爲崇,漢書:戶、扈、鄠三字同。至秦改扈爲今之鄠縣名。周文王伐崇侯虎,建周都於鄠縣城東十五公里處秦渡鎭,爲豐京,位於澧河西岸,周武王卽位,遷都於鎬京,位於澧河東岸長安縣境,書曰:豐宮不移,每大事皆步至宗周,王來至商至於豐是也。鄠縣位於省治西南二十五公里外,南北縱六十公里,東西橫二十公里,東...

  • 文章敦煌壁畫與中國繪畫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期  作者:勞幹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敦煌壁画 史料考古 佛洞

    人類的繪畫遠在新石器時代已經發明了。這些二、三萬年以前藝術家的作品在歐洲南部的洞穴中至今還保存一些。不論是從一個地區向外傳播,或者在一些的地區平行地進化,在三千年以至一萬年以前,世界上許多地區都已經有了圖畫。在中國黃河流域西部的彩陶區,在遠古的彩陶器上已經畫着鳥和獸的草圖,以及種種圖案畫,和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彩陶十分相似。再過一些時候,河南省安陽殷墟的發掘中又得到更多的圖畫,尤其圖案畫方面。照中國古代的記載,約當紀元前一三〇〇年左右,朝國王武丁,因爲要找個...

  • 文章名作選讀周文王的故事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周文王 历史故事 史料考古

    一 第一次伐紂武王繼父位,仍用太公望爲師,他弟弟周公旦爲輔。還有同姓的召公、畢公等能幹的人才。紂雖能把東夷平定,却無法對付西方的強周。武王想乘勢一下把紂打倒。文王死後不久,喪事還沒辦完,武王第一次東征,祭告文王,用車子拉着文王的本主,自稱太子發;表示奉文王之命,不敢自專。走到半路,遇着伯夷、叔齊,這兩個人,是孤竹國君的兒子,因互讓君位,不約而同的逃出本國。聽說文王好賢,一同西來,正趕上武王東伐。伯夷、叔齊碰着武王的馬說:「這不對,父死還未正式埋葬,就出兵...

  • 文章殷氏二支族譜續修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殷豫川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殷氏族谱续修 史料考古 资料

    殷本契後,世系悠邈,雖時越百代,而瓜瓞綿綿,文獻克徵,孔子删詩特尊商頌,裁書亟崇成湯,論語誠彰微子者,以其爲國史之所寄,典籍之攸關,而足以丕承丕顯也。吾魯殷氏譜牃之修,濫觴於黃門公應寅祖,是譜纂成於淸康熙九年庚戌仲冬,公敍其事曰:「滕之有殷氏也,環微山而居,近祖塋也,宋、元改革,中原鼎沸,散處於江、浙、冀北之間,東阿、鄆城亦其流派,譜牃無存,上世之世系難稽已。若今日之聚族蕃衍於此者,蓋自戩爾祖始,戩爾祖迄吾身八世,予自束髮,無日不以修譜爲念,緣王事久羈未...

  • 文章寫在黃盛璋先生「褒斜道與石門石刻」一文之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敬三李杞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黄盛璋 褒斜道 文化研究 史料考古

    褒斜道與石門石刻一文,係民國七十年高仲謙先生自香港帶回給予,高先生以予爲褒邑人,對故里有關史地考正文獻必有親切感,希予就斯文所述,是否加以補註,爲之刋出,予細讀斯文,知作者黃盛璋先生史地造詣淵博,對陳明達先生「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文中關於石門起源以及褒斜道的演變凡有錯誤和疏失之處正待進一步補充勘訂;是知黃文雖已發表,很顯然的尙有待於補充和增訂,故予視此文爲一待續未完稿。予自愧學殖膚淺,對史地領輿涉獵甚少,故不敢對黃陳兩先生之文作浮泛贅詞,況黃先生正將有進...

共59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