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事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才自得江山助——略谈苏轼谪黄时期的诗文藻采与史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蘇軾 詩文 史事 謫黃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西元一〇五七)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禮部尙書,於詩文詞,皆稱大家,因反對新法,謫貶黃州五年,屈爲團練副使,此一歷程,當爲其坎坷仕途中,頗爲暗淡的一段,但在文學成就上,也是最輝煌的一段,是詩文因窮而後工,亦可謂江山有幸,茲從其詞賦文學作品中,擇其震古爍今之作。以跡其謫黃期間之泥爪與心境,實有無限思古幽情,與不盡今昔之感,試略述於下:甲、寫前律赤壁賦,成千古雄文凡讀過幾天古文者,無不能背誦幾句赤壁賦,縱...

  • 文章閒話梅州古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黎莉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梅州 古塔 史事

    梅州境內,古塔林立,造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有圓型、四方、六角、八角。塔高多爲單數,一、三、五、七、九、十一不等。最早的古塔是南漢大寶八年建的鐵鑄千佛塔,距今一千多年歷史,7層,高4.2米,底部寬1.6米。每面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面合計千個,故名千佛塔,是省重點文物。該塔原在東郊東山岌上,一九九一年後移至大東岩山新建九層石塔的首層加以保護。最矮的一座古塔爲梅江區東廂村龜塔,單層,是清乾隆年間知州王者輔在任時建的。據傳:嘉應州城是「金龜浮水形」,龜頭在下南門,龜身...

  • 文章讀史乘、數家珍、説武進(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武进史事 档案资料 史料记载

    (十二)「道鄕先生」:鄒浩,字子元,宋元豐(公曆一〇八四)進士,哲宗朝爲右正言,累上疏言事。時章惇獨相,頗作威福,人莫敢言;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覊管新州。徽宗立,復爲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郞。後又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諡「忠」。有道鄕集。學者稱「道鄕先生」。(十三)「恭靖先生」:尤文,字十初,究心理學。明永樂中(公曆一四一二),徵孝廉,以養親固辭。蹇修、胡濙、周忱等凡八薦,終不出。年踰八十,講學不倦。門人私諡爲「恭靖先生」。(十四)「望重東南」:謝應芳...

  • 文章抗戰述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青韜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广东军政 惠广会战 史事忆述

    一:日本軍閥野心之坦露,與粤省還政中央日本軍閥,自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六月四日,由河本大作上校之設計,於京奉鐵路皇姑屯站,是日晨五時卅分,炸死張作霖以後,(註一),繼續於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藉口「中村事件」,突襲瀋陽北大營,爆發「九一八」事變,隨而佔據東北。一九三一年(卽民國廿一年)一月廿八日,日軍侵滬,發生中日淞滬戰爭。三月九日,日軍又製造傀儡,成立僞滿洲國,以滿淸廢帝溥儀任政。一九三五年(卽民國廿四年)十一月廿五日,日軍勾結殷逆汝耕,成立僞「冀...

  • 文章大陽泉「魁盛號」興衰記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張承銘 商鎖貴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魁盛号 搬槽传说 元宝院 兴亡史事

    子郗三钢,原在四矿工作,现已退休。老二郗瑞藻的老婆孩子回到甘河村丈人家过活,现其子郗三钟在桃林沟村,一九九〇年已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他们在土改时成分都随外祖母家划分为贫农。说贫确也实实在在,到解放土改时,「魁盛号」的当家人确已是一贫如洗了。唐太宗云: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细朔商贾富豪——「魁盛号」兴亡史事,颇耐人寻味,眞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朝廷腐败,城池不固,鸦片菸祸,诈财害命,荼毒甚凶,致国辱民穷财尽,可谓

  • 文章護國軍紀實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0期  作者:鄧之誠  出版时间:1968-06-01
    关键字: 护国军 记文史事 袁世凯 民国时代

    編者按:本文載史學年報第二卷第二期(民國二十四年出版),承美國耶魯大學柯白先生自該校圖書館影印寄贈。全文二萬三千字,計分:紀蔡鍔督滇始末第一,紀護國軍起義始末第二,紀蜀湘滇粤間之戰第三,紀蔡鍔督蜀始末第四,紀羅佩金督蜀始末第五,紀羅戴之爭第六,紀羅劉之鬨第七,紀戴戡督蜀始末第八,紀戴劉之鬨第九,紀滇蜀兵爭第十,雜紀第十一。本文所記事實,有若干處有待考證。如關於陳宧之記戴,卽不無偏袒之嫌。惟就大體言,實爲有關民國五、六年間四川局勢演變之重要記截。本刊特分爲...

  • 文章射北風物——抗日**人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抗日史事 马玉仁 杜明峰 地方武装

    一、杀敌成仁的马玉仁顾建东先生于「阜宁人」创刋号以「邑人抗日的两次战役」为题,敍述马玉仁先生英勇抗日史事。以马玉仁当时一介平民之身份,在国家遭遇强敌入侵之时,以其自衞枪枝,自筹粮秣,建立一只抗日队伍,保鄕衞土,在沦陷区挫强敌之凶燄,壮烈成仁,实为「邑人」中指不多屈者,今圆山国家忠烈祠有其一席之位,固属当然。盐,阜人多谓马玉仁为盐城人,甚至指其为盐城沙冈人,而吾人谈「邑人」抗日,亦非指马为「邑人」,实因马之成仁时战场在县境,马之所属队伍亦均为「邑人」领导

  • 文章南京總統府見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丘金城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南京总统府 历史文化 建筑简介 民国史事

    朱红,似显庄重。蒋的办公室也不例外。如此简朴是否与国民政府内忧外患,年年打仗,财政收支捉襟见肘有关。府中展出史料都是民国时期的史事,如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图片,辛亥革命英烈的事蹟。国民政府「还都」盛况。还有一九四八年蒋介石、李宗仁当选正副总统就职时留影等。还有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当天上海各大报刊载的振奋人心的大喜讯。如当日大公报登载的消息「非常措置,日收拾时局,日皇已颁和平诏书。」抗战日报载:「日本政府已无条件投降。」又大公报「日皇特使今启程经伊江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乡事 蒲元梦 蜀汉史事 程澣 诗联

    七二、蒲元梦咏蜀汉史事诗吾川昔曾为蜀汉基地,三国鼎立,蜀得人和,如刘先主之知人善任,诸葛亮之公忠体国,以及关、张、赵、马诸将之功勋彪炳,莫不脍炙人口。虽汉室兴复未成,而后世惋惜者多,疵议者少,所谓公理自在人心,不宜以成败论也。綦江蒲元梦君,吾师仲山先生裔也,诗法得先生指授,尝从先生周览蜀中名胜古蹟,颇多题咏;曾于东游三峡时,经白帝城,探瞿塘灔滪之胜,有感于先主征吴故事,得诗若干首,民国三十年客成都时为余诵之。诸作皆慷慨悲歌,令人击节,诚无异阮嗣宗之亲临广

  • 文章紀念虎中創建並追懷羅卓英將軍賦詩數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虎山中学 追思缅怀 创建历史 诗词史事

    一、为撰罗卓英将军创建虎山中学记略并辑相关史事,因赋古诗一首数月前,余受命撰写罗卓英将军创建虎山中学一文,义不容辞,勉为应之而未动笔。今催稿急,只好清除大脑之杂念,始构思而觉难以下笔。现将近日构思之提要,组成一古诗。戎马思乡寝不安,虎公黉舍梦魂中。六根石柱镇山麓,撑起湖山一片天。铜钟巨响震千乡,创校歌声动万川。校训手书今擦亮,远征楼宇见荣光。辛卯年春(二〇一一年三月五日)二、谷雨时节偶进山丰僻村「古体诗」今日,谷雨节气,余偶入山丰小村。见村口罗卓英将军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