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音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話吟詩活色古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温州话 吟诗 古音 普通话

    有人说温州话是汉语的活化石,是一座能开启古音韵律的宝库,因而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的确,温州话有比较完善的语音体系,且音素都较实用。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河洛人开始成批入浙是在东晋时期,唐高宗之后,河洛人又大规模入浙,尤其是宋高宗南逃,中原士人潮涌南迁,这就有力地为专家研究方言提供了佐证:温州人的根在中原,而温州话中含有不少来自中原的河洛(按:中原黄河、洛水流域世称河洛地区)话。我们不难发现,平阳一带一些古老的乡土谱牒里,较全面地记载了先祖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41期  作者:仰青 出版时间:1970-11-30
    关键字: 古音 榕音 墨床 笔筒

    淸醒 醒榕音渗,古音也。例如:伊昨暝晡较早去困,只到半暝就淸醒个。汉仔汉乃人体也,仔助词,榕音马(与闽南语略同)。例如:这只人、汉仔才是大(即大汉之意)。窸窣 窸榕音夕;窣榕音砂下入声。窸窣细碎声也。例如:地坪板铺毛好,行路时,会做窸窣、窸窣的响。无聊无榕音伍,盖国音无与伍音近。吾人听国语时,无误为五也。例如:者人尽个无聊,会共诸娘仔做玩笑。都承盘昔时以之承受文具之长方形木盘也。此盘之大,约为深九寸至一尺二寸、寛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凡写字之具,为笔筒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散文诗联 客家方言 古音

    金川合则为钏字,且金川又属县名,真是难对呀,难对!」于是你望我,我望你,结果无人应对,最后把希望寄杨氏,但杨氏左思右想,也对不出上联来,从此,它就成了绝对,至今未见上联。不过,事有凑巧,现试把上述两比绝对缀合,使其成为佳配,联曰:「日月两泉明白水,门人一钏闪金川。」此联不仅切人切事,平仄协调,属对工整,「白水」又是县名,隶属陕西,今得如斯趣联,录之以飨同好。贰、谈客家语言多古音近代许多学者如章太炎等都说:「客语方言,多合于古韵」而客家人有谚语谓:「宁可

  • 文章發揚《粵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陳光華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粤语 中国古音 音韵学 入声 方言研究

    作者簡介:陳光華,廣州私立珠海大學文史系肄業,國立中興大學行政學系畢業,調查局專門委員退休,平日專研國學,尤對易經有深刻研究。現著有「周易集釋辨正」一書,即將出版問世。敬希海內外學者不吝賜教,是所盼!

  • 文章闽粤方言之来源及其所保存的古音古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哲三 出版时间:1979-12-31
    关键字: 闽粤方言 来源 古音古语 重要性 语言融合

    一、闽粤方言之重要广义之国语,实包括所有中国人所说之各种语言;狭义之国语则但指民国后以北平方言为根据所制定之语言。采狭义之说,则北平方言以外之中国语言皆成方言。闽粤方言约可分为五种,即闽北话、闽南话、广东话、客话与土著话。本文主要讨论闽南话、广东话及客话。陈澧(兰甫)说客话「多隋唐以前古音,颇合中原音韵」。章太炎亦谓其「言语敦古」。林语堂更指出:「因为闽粤方言是历代种姓迁移留下层次的痕迹,所以闽粤方言多保存古语古音。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迁移自北而南,所以古语

  • 文章漫談客家話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李欣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客家话分支 祖先与方言 中原古音韵 李白《陌上赠美人》 蒋捷《女冠子》 语音变化 龙岩梅州汕头讲法 俗谚道理 客家话传授

    一音之转。可见,客家话和许多方言一样,都是同一条籐上的瓜。三客家话既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尽管岁月流逝,但仍保留了许多中原古音韵。如李白写的一首诗: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笑指红楼是妾家。又如宋代词人蒋捷塡的一首《女冠子》: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镫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嬾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牋银粉砑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