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宁头战役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戰勝困境的真實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8期  作者:陳友旺 出版时间:2003-08-10
    关键字: 回忆 探亲 周年庆 古宁头战役

    財富、權柄、榮耀是世人刻意所追求的三大目標。人生在世的年日非常短暫,那些財富、權柄、榮耀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也不能帶去。我們每天應該過得快快樂樂。世上最快樂的人,不是因他擁有最大的權柄和最多的財富,而是每天能夠無條件的不斷付出,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明乎此理,就能找到快樂的泉源,蔣總統經國先生再次教勉友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爲他人解決困難,解除痛苦」,同時立夫先生特別教勉友旺:「創造與服務爲人生兩大樂事」。二位長輩的教勉,成爲友旺一生努力追求...

  • 文章命運作弄 老兵悲情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陳佩周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兵往事 古宁头战役 丧子之痛

    十九歲那年,張國成被拉去充軍,輾轉到了台灣,上了高山,爲了不讓自己死在山上,他娶了有智障的妻子,雖然得以下山,卻也種下日後無盡的痛苦和不幸的種子。

  • 文章往事只能回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少年从军 撤离大陆 古宁头战役 江西人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這一首歌是由劉家昌作的詞曲,尤雅主唱。有時打開收音機聽到播放這首曲子,令筆者感動與懷念。想到與我同時出來當兵的一群江西臨川人,是怎樣的離開了家,來到台灣,何嘗不是像這一首歌一樣,「時光一逝永不回……」。現在都已邁入耄耋之年,有的已經過世,有的在家含飴弄孫,有的仍在賣老命拼搏,但又有誰知道,這群阿兵哥,正是當年為國奉獻的無名英雄呢!筆者年逾八十,在江西文獻擔任總編輯也超過十餘年,回想起從前的往事,真是點滴在心頭!一甲一兵踏...

  • 文章金門戰蹟之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8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金门战役 遗址 游览行程 古宁头战役 历史资料

    住民的故乡」之称。满人入主中原,清廷为铲除明郑势力「坚壁清野」,岛民被迫内迁,致成荒芜废墟。清末以还,海疆不靖,内贼外寇,盗匪横行。七七抗战,日军登陆掠夺,岛上资源被劫殆尽。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入共党之手,国军进驻金门,接连发生古宁头战役及八二三砲战等摧残,使岛民历尽兵燹之痛。金门因几次国共之战,国军大捷,一跃而为台澎屛障,声名远播全球皆闻,国家于是转危为安,经过长时期的战场经营和实施战地政务体制的结果,已使原来一片荒凉的孤岛,如今已成林木蓊郁、景色优美的仙洲

  • 文章老兵悼古寧頭 盼兩岸和平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金門訊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金门战役 古宁头战役战友协会” 新闻报道 李志鹏

    字荣誉旗殊荣。青年军二〇一师金门古宁头战役友协会老兵及眷属,由会长、前大法官李志鹏率领,上午在太武山军人公墓举行祭礼,并到墓园巡礼,追悼当年阵亡战友。看到老战友墓木已拱,老兵个个埋首拭泪,低声呼唤老友安息,场面感人。战役时年仅十七岁、担任二〇一师六〇一团第二营机枪连第一班班长的李志鹏指出,没有古宁头一战的胜利,就没有台湾五十五年来的安定、繁荣和进步。李志鹏及老兵表示,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古宁头战役为历史的悲剧,期待大家能记取战争的教训,不要再兵戎相见,应和

  • 文章青年軍二〇一師貴陽從軍同學紀念金門古寧頭大捷五十五週年古寧頭戰友協會祭悼陣亡將士祭文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金门战役 周年纪念 古宁头战役战友协会” 追思悼文

    维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十月吉日,青年军二〇一师金门古宁头战役战友协会,荣誉会长雷开瑄、会长李志鹏博士暨贵阳、四川从军同学、眷属、友朋等组成纪念古宁头战役五十五周年访问团,仅以鲜花美酒祭于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金门古宁头战役阵亡长官、同学、友军之灵前曰:『鸣乎袍泽,英勇阵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深处,酹酒一觞。致最敬礼,享我烝尝!』『吊君年幼,发奋向上。勤读史书,识义识忠。强邻逞虐,全民奋战。击退外侮,还都南京。方续弦歌,内战举兵。满天烽火,攻城掠地。』『吊

  • 文章令人崇敬的唐三山將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唐三山 古宁头战役 人物事略 三民主义 军事事迹

    瑞金 杨世英「扬名声、显父母」的观念,由来已久,世代传承,深植国人的脑海。于是士大夫争名于朝,老百姓争名于巿。为了争名、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兄弟阋墙,骨肉相残,亲密战友,反目成仇,违背良知道德,触犯律令法纪,到头来名声尽毁者不胜枚举。大陆戡乱战争,国军在几次重大战役,遭到败绩,精锐尽失,局势急转直下,全国人心惶惶,各地秩序紊乱,当国运阽危之际,十二兵团以初集新兵,于金门古宁头战役,击溃有常胜之名的共军,由于此次大捷扭转颓势,且中共不敢再越雷池达五十年

  • 文章江蘇文獻資料徵集第二〇五次座談記錄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江苏文献 座谈记录 演讲报告 古宁头战役 二二八事件

    時間: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廿七日下午三時地點:台北巿中山南路立法院第一會議室主持:丁治磐先生主講:李鴻儒先生講題:徵考廿年回顧與前瞻出席:丁治磐 施文耀 孟鈞 王建今 成一 孫恭 華壽崧 沈映冬 李鴻儒 周書府 單小樓 夏象民 劉孚人 仇烈夫 顧慶麟 鄧傳楷 柳玉振 陸容庵 王承彬 王振堯 蔣志桐 吳洽民 蓋慶成 李蔚勛 李德 蔡石如 程如垣 孫雲南 程大千 趙岐山 朱鍾祺 朱沛蓮 王超波 張雲鳴 謝承燻 鈕長耀 劉昭晴 陶其璧 薛鴻鈞 顧竹淇 張翥 尹麗娟李鴻儒鄕長報吿「徵考二十年回顧與前瞻...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