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法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认识中国历法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中国 历法 简述

    立夏(續第十期)立夏這天太陽黃經度四五度,建月「巳」在陽曆五月五日或六日出現。立夏是陰曆四月節氣,夏是大的意思,因萬物於春天播種,至此時已漸藉溫暖的氣候而長大,是夏天的開始,故名曰「立夏」。「逸周書」說:「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淮南子」天文訓說:「穀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立夏的自然生態,低窪地區或池塘的蛙開始鳴叫,蚯蚓鑽出泥土,王瓜結實了。此時櫻桃、靑梅、蠶豆、大麥等果物初熟。正是農忙的時候。古...

  • 文章夏曆與過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夏历 阴历 过年 历法

    我中国古代的历法,配合四时寒暑,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农作。这里所说的历法,就是目前的农历,又叫作阴历,旧历,愚意以采用「夏历」这一名称为妥。所谓「夏建寅」。是以寅为岁首。「寅」即「正」。寅月,即正月。孔子曰:「行夏之时。」他这主张,当时并未实施,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才开始行使,一直传至现在,民间仍旧奉行不渝。孔子因见到我中华是以农立国。历法应以农事为前提。换句话说,中国历是个农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农业程序。又以中国大部地域,位于北温带

  • 文章夏曆與過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农历 过年 春节 历法 风俗

    我中国古代的历法,配合四时寒暑,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农作。这里所说的历法,就是目前农历,又叫作阴历、旧历,愚意以采「夏历」这一名称为妥。所谓「夏建寅」。是以寅月为岁首。即以寅月为正月。孔子曰:「行夏之时。」他这主张,当时并未实施。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才开始行使,一直传至现在,民间仍旧奉行不渝。孔子因见到我中华是以农立国。历法应以农事为前提。换句话说,中国历是个农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农业程序。又以中国大部分地域,位于北温带,计算起来,寅月天气

  • 文章认识中国历法(续第十一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 历法 二十四节气

    立夏立夏這天太陽黃經度四五度,建月「巳」在陽曆五月五日或六日出現。立夏是陰曆四月節氣。夏是大的意思,因萬於春天播種,至此時已漸藉溫暖的氣候而長大,是夏天的開始,故名曰「立夏」。「逸周書」說:「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淮南子」天文訓說:「穀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立夏的自然生態,低窪地區或池塘的蛙開始鳴叫,蚯蚓鑽出泥土,王瓜結實了。此時櫻桃、靑梅、蠶豆、大麥等作物初熟。正是農忙的時候。古代立夏這天的民...

  • 文章對農業二十四節氣的贊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 中国历法 农业科学

    长时间的体验结晶,对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经查阅《辞海》和《聚宝楼、万年历》,以及平时阅览报刊杂志等有关农业廿四节气的资料,整理编纂如后,以享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一)引子根据《历法知识》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根据月初、月中的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将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并取上名字,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其名称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并结合当时的天气及自然景观来命名的,其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 文章棗陽諺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天然的教科书 人民智慧 系统刊登 天文气象类 天象历法 日月星辰

    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 ——梁集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乍子 ——梁集十五六,两头露[2]——罗岗十七八,月更发 ——吴店十七十八,月亮更发 ——太平二十一二,月出半夜 ——太平二十二三,月落正南 ——梁集二十五六,月出五更头 ——新市二十八九,月亮牵着太阳走 ——文集月到中秋分外明 ——南城月明星稀 ——兴隆月不常圆,日不常中 ——文集月怕十五,年怕中秋 ——文集〈日月星辰篇〉太阳当顶现,三天不见面。 ——罗岗太阳晒墙根,有雨不胜今。 ——耿集日出怕的狗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