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考证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瀛涯勝覽中之「上水」地位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瀛涯胜览 上水 历史考证

    瀛涯胜览暹逻国条[1]:「国之西北,去二百余里,有一市鎭,名上水,可通云南后门。此处有番人五六百家[2]。诸色番货皆有卖者,红马厮肯的石,此处多有卖者,此石在红雅姑肩下,明净如石榴子一般,中国宝船到暹逻,亦用小船去做买卖」。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本,对「上水」未有校注。陈棠花瀛涯胜览暹逻条注释本注称:「国之西北,即指讵大城之西北,上水,伯希和谓:当非溯水而上,而系市鎭之译名,但伯希和自谓对暹国古市鎭不甚明了,不能证明其地。笔者为先査考其名称,然后以通云南道证

  • 文章玄奘故里在緱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玄奘故里 缑山 历史考证

    猴山一名猴氏山,古名覆釜堆,亦作撫父堆,是古仙山之一,山下有猴氏山鎭。在偃師縣南,當登封縣的大道。鎭北不遠處便是陳家河村,這就是玄奘的故里。據中華河山載道:地當景陽山之陽,陳家河的北岸。這一帶山有九峯,河有九灣,岡巒奇凸,形似蓮花含苞,河流迴環,彷彿荷葉飄浮水面,水色碧綠,潺緩靜流。山林若蓋,靑翠欲滴,綿延九十里,沒有一點人工雕琢的俗痕。陳家河村恰在山懷河抱的中央,四周桃李爭春,溪流縱橫,頗似世外桃源,全村五十多戶人家都是姓陳。原來玄奘的俗家名字,就叫陳...

  • 文章漫談春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春联 起源 历史考证

    關於春聯的起源,傳說不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符』一夜之間,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曾記得我小時候,每年臘月,古鎭集市總是人山人海,爭辦年貨,尤其祭灶前後,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書寫春聯,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據老人傳說:貼上春聯就不興討債了。到了大年初一,總是有很多人,三五成群,專門在大街和小巷觀賞春聯。因爲春聯是寓情志於其中,運用對偶的表現手法,把人們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豐富內涵,加以錘煉濃縮概括,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教化意義,人們...

  • 文章李唐祖籍在狄道——今甘肅臨洮 李唐祖籍究竟在那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董建福 王楷 任思聰 黃靜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李唐祖籍 论证分析 历史考证

    天下李氏皆冠「隴西郡」三字,以示李氏族人始於隴西。但這隴西指的是戰國、秦漢時期,以狄道爲郡治的隴西郡轄地,而非今日的隴西縣。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大唐帝國達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頂點。唐王朝都城長安,不但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而且也是當時世界聞名的最大都市。從高祖李淵到哀帝李柷,唐朝共二十位皇帝中,有十八個帝王葬在渭北高原的高山和丘巒上,稱「唐十八陵」。因此,唐朝君王及其李氏家族的發生,發展及祖籍何處,有必要作進一步翔實的考證,以求對李唐祖籍有個確切...

  • 文章董小苑與順治帝之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顺治帝 董小宛 历史考证

    筆者幼年,有傳說董小苑曾入淸宮,得順治帝之寵,歿後晉封皇后云云,卽未深信。但此一傳說,至今未已,當年有冐氏後裔,曾提抗議。最近,見高陽先生,於本(七十)年九月六日聯副第八版有如次的說法。總標題為:曹雪芹別傳內有一段載:『……在身隸「辛者庫」罪籍中,有兩個人却別有奇遇;一個是為多爾袞部下擄入王府的董小苑,由孝莊太后拔入慈寧宮去當女侍,照料世祖的幼弟博果爾。世祖一見,驚為天人,那光景恰如漢元帝在王昭君陛辭時,心旌搖曳,神思恍忽,於是在順治十三年七夕,册為貴妃...

  • 文章故鄉「淩」姓之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淩雙仲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淩”姓由来 “淩”“凌”区别 历史考证

    壯志凌雲之「凌」字,對稍諳文字學的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他們也必然會知道,「凌」乃百家姓中之一姓。但兩點水的「凌」字若加上一點,變成三點水的「淩」字,其由來就少有人知了。常在《海州文獻》上撰寫詩稿的凌玉峰、凌雙仲父子、旅居台灣的凌得勝,以及現任職於連雲港市市政府的凌其宏等,他們的姓氏,其實都是三點水的「淩」字。然而,由於時下的印刷造字及電腦軟體造字,皆以兩點水的「凌」字爲模,打(排)字人員,在找不出三點水「淩」字的情況下,只好以兩點水的「凌」字取代了,久...

  • 文章潮塘古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潮塘古梅 散文诗联 历史考证

    經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專家考察鑑定,位於梅縣縣城東潮塘崗的古梅樹,樹齡約500年,屬真梅系直枝梅,類宮粉型花梅,已由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陳俊愉院士認定為梅花專一品種,在《國際登錄年報2000》上正式定名為潮塘宮粉。花重瓣,淡紅色,具清香,花徑2.2公分左右,花期12月中旬—1月中旬。此古梅是目前廣東發現的樹齡最長的古老梅花,極具保存、研究、觀賞價值,現由梅州市和梅縣政府出資管理,希望大家共同維護,讓這株古梅永遠屹立梅州山頭,成為梅州人民弘揚梅花精神的象徵。使梅州人「梅花香...

  • 文章李杜韓與江心孤嶼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沈洪保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温州 江心屿 文人诗篇 历史考证

    不久前,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來溫州龍灣參加區文聯成立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結束後,龍灣的主人陪伴余先生遊覽了溫州的名勝古跡。余先生回臺灣後,寫了一篇長篇遊記《雁山甌水》。余先生在記游江心嶼時寫道:”南岸有一棵,不,應該說一座老榕樹……如果樹而能言,則風翻樹葉當如翻書頁,該訴說南北朝以來有多少滄桑,訴說謝靈運、李白、杜甫,以迄文天祥如何在其濃蔭下走過。“記起好多年前,東北一位著名作家寫過一篇《江心孤嶼》,他在文章中也說:”那裏曾是李白、杜甫、孟浩然、韓愈、...

  • 文章河南人與「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河南省 殷商 历史考证

    河南屬古豫州之地,簡稱曰豫省,音「予」,從象。吾國各有省的簡稱,或沿襲古代的國名,如魯、晉、秦、等省是;或借用其地的山水名,如湘、贛、滇,隴等省是。獨河南省的簡稱旣非古國名,亦與山水無關而却名之曰「予乃象」的「豫」省,不免使人費解。依筆者的發現,對此可作一簡單解釋。因爲地球的氣候變動不居,滄海固可成桑田熱地亦可變溫帶。在上古之世,中國的華北氣候比現在要溫暖得多多,盛產熱帶性的大動物,故論語中有「驅豺狼虎豹而遠之」之句。經詩上亦常見熊、羆等字。在這些大動物...

  • 文章孔明興師征南蠻歷史探索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載文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诸葛亮 蜀军 征南蛮 七擒孟获 历史考证

    話說眞三國假封神,看三國演義征南蠻七擒孟獲之歷史,好似封神榜中的神話故事,眞假極難考證,且事實經過距今已隔二千二百五十年,與現在地理環境不符,需要現在地名切實考證,明瞭當時七擒孟獲在什麼地區作戰,才不至淪爲神話。孟獲是否順寧舊城人氏已難考證,不過舊城市漢泰族,早已同化爲漢族,無歷史上可考證,但後裔以猛爲姓。供奉猛家神位,先前管制行政區域以猛姓爲首,凡泰族同胞所住地都是如此,瓦族群村落又以蠻字爲首,此段中不再詳述。一、蠻王孟獲起兵犯境建興三年益州飛報、蠻王...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