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考究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十二生肖千古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1期  作者:顏崑陽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十二生肖 历史考究

    今年,歲次甲子,當令的生肖是老鼠。中國人以干支相配來紀年,這已是相當奇特的曆法,再將地支配上十二種動物,那就更格外顯得神秘了。究竟中間有什麼道埋,兩千多年來,解釋的人雖然不少,却也沒什麼確定的答案。干支之名,根據「通鑑外紀」旳說法,相傳爲天皇氏所創,到黃帝時,才將干支相配,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東漢之前,只用以紀日,到光武帝時代,才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至於採十二種動物配合十二地支,比較完整的說法,最早見於東漢王充「論衡」的物勢、言毒、譏日三篇。...

  • 文章打動了清廷的心·讓台灣保留下來施琅的「台灣棄留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考究 台湾历史

    鄭成功受到儒家忠君體國的薰陶,是以志節忠烈,誠乃一代完人,名垂千古,永照汗靑。但亦因爲施琅的背叛降淸,終被擊潰,而明告亡。誠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沈葆楨題於台南延平王祠聯句這可以說,在鄭成功一生志業,不是亡在淸朝之手,而是亡在背叛他自己的重要主將,施琅和黃梧手中。黃梧爲福建平和縣人,是鄭成功最爲得力的海澄守將,竟然投降了淸朝,被封爲海澄公,提出其「平海五策」,這也唯有鄭成功手...

  • 文章寒窰門前冷落車馬稀——終日見不到幾個遊客,守門人自嘲是現代王寶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寒窑 历史考究

    王寶釧「寒窯」本是西安的歷史名勝,然而在改革開放社會的快速變遷,和現代人對婚姻觀的不同詮釋下,這個本是熱門景點的古蹟,卻成了眞正的「寒窯」,一位守門的老人自嘲的表示,他們是現代王寶釧,終日苦守著這個「寒窯」,卻見不到幾個遊客。「寒窯」故事緣自唐代,相傳唐末丞相王允三女王寶釧才貌雙全,卻不願父母作主嫁入豪門,不惜與父母決裂與窮乞丐薛平貴結婚。薛平貴後因降服「紅鬃妖馬」而被封爲後督軍府,再隨軍西征一去十八年,王寶釧隻身居住在長安南郊五典坡的一個小土窯中,儘管...

  • 文章認識溫州(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達郁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方言 温州语 历史考究

    叁、溫州方言溫州除了有秀麗的風景、文風璀璨孕育出地靈人傑,溫州的海產、小吃、農產品令人食指大動之外,提到「溫州語」,那更是別具特色。多年前曾聽說,先總統 蔣公在民國二十餘年起,就一直爲挑選情治人員而苦,後來多錄用浙江人,乃係浙江省境方言多,口音不易爲外人辨識,暗語使用較爲靈通,有位 蔣公的侍徧長告訴我:「其實,用你們溫州人就夠了,光是溫州的方言,不下數十種,不說別省人聽不懂,外縣的,就沒幾人能聽懂」。溫州七縣,溫州語槪括而分,至少有七種,常聽鄕長們說起:溫...

  • 文章平陽城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鄭立子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平阳城 感怀 历史考究

    兩浙咽喉,八閩唇齒,平陽形勝,一方獨秀。置縣肇始西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城址相傳名士郭璞遴選。仙壇昆山若鬥牛,對峙于前;石塘鳴山如伏虎,擁障于後。縱連沃壤百里,雁山重重;橫接碧波萬頃,麂島點點。美哉,氣象萬千得天獨厚之平陽城!歷千載湧現各類俊彥,近百年更是群星燦爛。謝俠遜巧構棋局天下誰敵?蘇步青數學泰斗全球飲譽;馬星野報界巨人海外獲獎;吳景榮英漢巨著,國際揚名。喜哉,古今文武精英薈萃之平陽城!天沉沉兮風悲,夜漫漫兮雨苦。平陽人民自強不息,堅持抗爭。...

  • 文章談古論今話蒲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賀寶昆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蒲州 历史考究 名胜古迹

    蒲州地處溫州東郊,現屬龍灣區,以蒲州大河爲界,與鹿城區的山下村、隸下村、旺增橋相鄰,是溫州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有很多人流寓寶島台灣。古蒲州分上、中、下三埠。據《(光緒)永嘉縣志》載,上、中埠屬九都,下埠屬八都。像蒲州一個地方,分屬兩都,在溫州地區是極爲罕見的。蒲州在甌江的南岸,沿江出產香蒲草而聞名,是水鳥的棲憩之地,爲蒲州一大景觀。北面有港浦,爲下陡門通甌江的水道。原蒲州五顯殿后的埠頭爲溫州蠣灰殼買賣的集散地之一。古蒲州人以漁業爲生,有「楫艚客」之稱。舊時...

  • 文章早年温州沿門叫賣的商販與小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商贩 小吃 特产 历史考究

    筆者早年隨先父母居住外鄉,稚齡時偶一返回溫州故里,爲時皆極短暫,所以對溫州人物掌故所知甚少,僅對沿門兜售的幾種平民小吃,尙存若干印象。近五年來,回溫多次,或許由於社會經濟變遷,深居旅館之內,已不易見到此景,然偶憶及,昔年景況,仍宛在眼前也。一、賣「柑滷」:溫州產甌柑,風聞遐邇,是果中極品,味甘性涼,微帶苦味,一度曾用作貢品,上貢朝廷,但不耐久貯。盛產之季,無法運銷外埠,柑農只好搾汁裝桶,肩挑入城,沿門叫賣,當時每碗所值不過銅元一文,極受家庭歡迎。現在台灣...

  • 文章福建地理源流考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历史考究 历史沿革 地理志

    福建濱海,爲中國沿海七省之一,臨太平洋沿岸,形勢險要,港道紆迴,爲中國東南屛障,北出仙霞關,與浙江交界;西出杉關,與江西接壤;西南與粤東交趾相連。雖僻處天南,動關大局,而國家安危繫之。溯禹貢「聲敎訖於四海」,「東漸於海」卽指太平洋而言。揚州貢道沿於江海,而大江以南,沿海各地皆揚州版圖。「島夷卉服」卽臺灣葛布,爲內地所珍;「厥篚織貝」卽吉貝、木棉也;「齒革」卽爲象牙,皮箱,皆近熱帶所產,想見四海會同之盛,無思不服,此福建地理,重於中國者一。周禮七閩,夷於戎...

  • 文章大溪賓舘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大溪镇 历史考究 诗词

    (注:大溪賓舘蔣公紀念堂)㈠ 大溪史話崁津歸航曉霧輕含淡水灣,茫茫蘆葦渚汀間。問渠簫鼓尖山客,幾輩揚帆得意還?這是本省詩人賴柏舟(秋航)題詠大溪舟楫往來的一首卽景詩。遠在淸代初葉,淡水河是臺灣北部的主要交通路線,從淡水港口溯水而上,新莊、艋舺和大溪等處,都是商業興盛、車馬輻輳的重要河港。淡水河是由基隆河、新店溪和大嵙崁溪三條河流滙流後才名爲淡水河的。而大嵙崁溪,則是淡水河上游的主要河川。前面這一首詩,描寫船隻在大嵙崁溪上,揚帆歸帆,曉霧瀰漫中,河畔蘆葦處...

  • 文章茶葉怎叫「大紅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茶叶 茶文化 历史考究 “大红袍”

    民國二十九年秋,我由滇返湘,辭掉國立同濟大學訓育主任,應福建省經濟建設硏究會聘爲專任委員,公餘之暇常想南遊安溪喝「鐵觀音」,北遊武夷喝「大紅袍」。有一年暑假赴安溪講學,縣長親自泡「鐵觀音」,並謂三杯之後,當心失眠。就寢後,果如其言,一夜未能合眼。在安溪喝到了「鐵觀音」,後來到武夷却喝不到「大紅袍」。爲什麼呢?眞是說來話長。大約是民國卅年吧?氣象局宣佈某月某日「日食」,省政府便發起赴武夷山觀看。省府委員與各廳處局長,有志一同,浩浩盪盪,由永安(當時省會已由...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