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探究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康廬文存(十二)——詩人筆下的年歲歌——由晉、唐詩人有關年歲的詩歌說起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诗词作品 历史探究 年龄

    現代文明國醫藥衞生進步,人壽平均七十餘,遠非古人所及。我國人自三國、兩晉、南北朝及隋唐以來,平均壽命,大槪在五十以下。故杜甫詩,有「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話。韓愈哭楊兵曹詩亦云:「人皆期七十、才半豈蹉跎。數出知己淚,自然白髮多。」又杜牧詩:「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又絕句云:「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於局上銷。」所期望的是七十歲以後再加一萬日,那豈不超過一百歲了嗎?」但作者杜牧,他只活了五十歲(西元八〇三——八五二),剛好半個世紀而已...

  • 文章花山崖壁畫簡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淸湘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花山壁画 历史探究 民间传说

    花山,在寧明縣北五十里;綿延珠山、龍峽、高山、洪山二十多公里風景秀麗的明江沿岸,都有規模宏大的崖壁畫。這些畫多畫在河流沿岸的峭壁上,尤其是在河道轉彎水流湍急的險要處。有的畫距江面二十至三十米,有的距江面四十米的高處。寧明縣花山石壁在高約二百六十米,寬約三百米的範圍內,卽畫有一千三百多個人物形象,人像最大的有一米五左右,最小的有三十厘米,一般人像高約五、六十厘米。這種類型的崖壁畫在龍州、扶、綏、崇、左等左江沿岸二百多公里的範圍內,多達六十幾處。因爲花山崖壁...

  • 文章李商隱的淚詩及其與楊嗣復的關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趙良璧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李商隐 杨嗣复 诗词作品 人物关系 历史探究

    原詩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義山這首著名的《淚》詩,一般人都認爲是律詩中的一種創格,備加贊賞。宋代西崑體諸人更奉爲範本之一,模擬仿製,視同寳物。但一直到現在,除了馮浩在《玉谿生詩箋注》內說過:「此必李衞國(德裕)叠貶時作也。唐摭言有『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之句,與此同情」。張爾田在《玉谿生年譜會箋》中支持馮說,又在李義山詩辨正中再度支持說:「...

  • 文章爲「廣西空軍」作見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黃樹邦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广西航校 历史证名 战争经历 历史探究 军阀内战

    年(刊登时间)、地点是在香港;我读到该文时是民国八十三年,在台北市,那是一件曾轰动中外的历史公案,距今已一甲子矣。我读完郑文后,直觉的反应是:郑文诸多不实,郑某扭曲了事件的本质,他对「广西空军」多有误导。我觉得我有责任为此事辩解,我要为「广西空军」讨回公道,洗刷污名。郑某私自驾机飞离广西之时,我在广西龙州机场习飞[2],初只闻有逃机之事。知道这事件则是中央广西达成和平、我们迁回柳州机场之后。是听他人谈论得来的,所知实在不完整,但以事情已过去,未曾加以探究。对整个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