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地位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子縣法興寺燃燈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宋合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燃灯塔 相关简介 历史地位

    在長子縣慈林山附近的法興寺內,保存著一座唐燃燈塔。它位於寺內圓覺殿前,塔體雖小,但造型別緻,保存基本完整,是全國僅存的形製相似的三座石燈臺之一,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値和歷史硏究價値。燃燈塔,又稱長期燈。塔身呈八角形,高二點零四米,海棠須彌座置於八角基座之上,上承塔身,塔身上覆八坡八角攢尖頂,塔剎爲山花蕉葉寶珠式。塔身雕刻四門四窗空心室,角柱雕作束腰蓮花圓注,上置斗拱,承托塔檐。柱間由欄額與平板枋相連,門爲長方形透空式,窗框破子棱封閉,束腰雕八個伎樂人。隔柱上...

  • 文章現存最早甘肅明朝糧倉開放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古甘州明代粮仓 历史地位 旅游资源

    中央日報 九一、六、一中通社報導爲拓展旅遊資源,具有六百年歷史的甘肅古甘州明代糧倉最近對外開放供遊客觀賞。據報導,古甘州明代糧倉坐落在甘肅張掖市,舊名「甘州倉」,俗名「大倉」。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二年),佔地面積約二萬多平方公尺,可存儲糧食七百七十萬公斤。報導說,古甘州明代糧倉設計科學、建造精巧、堅固耐用,均爲土木結構,具有防潮、防鼠、防蟲害、防黴變的良好性能,成爲目前中國大陸保存時間最長、最完整的古糧倉。

  • 文章綜論西安的形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藍孟博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地理优势 历史地位 史料记载

    在我國諸舊京中,惟西安獨具輝煌的歷史與特殊的地位:一、西安外圍,山河四塞,形勢險固,周、秦、漢、隋、唐皆用之取天下,給國史寫下了西北的時代;二、作首都的時間最悠久,在五代以前,曾數度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的光輝,照亮了整個東亞;三、史蹟最多,足以象徵中華民族精神,令人看了,油然「發思古之幽情」,激起民族自覺心,加強復興自信力。四、古物最豐,到處都是,充分映出古代社會生活實況,爲崇高的中國文化作眞憑實據。以上諸竭,不但洛陽、開封望塵莫及,就是北平、南京...

  • 文章辨明歷史眞相 弘揚「護國」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佩華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历史真相 护国起义 抑唐扬蔡 唐继尧 历史地位

    大意是:国家多事,西南半壁,惟吾弟是赖。世凯老矣,我此一席,唯吾弟是待。[1][2][3]袁世凯权势显赫,如日中天,而身处政治漩涡中心的云南督军唐继尧,不得不反复权衡,瞻前顾后。毕竟,这时的他,已经不是满脑子共和思想的留日学生,也不是云南讲武堂里小小的教官,而是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封疆大吏。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住他的地盘,他的权势。因而,在四面受敌的威逼下,在勋爵财富的诱惑下,他对袁世凯恭谨顺从。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他在《云南政报》上发布的「将军府饬

  • 文章中國最大的九龍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鄭文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九龙壁 历史地位 相关简介 龙雕艺术

    中國首都北京北海公園有一座彩色斑斕的九龍壁,許多人以爲它是中國最大的九龍壁。其實不然,它只能屈居第二。中國最大的九龍壁在山西省大同市。論建築規模,大同九龍壁長達四十五米五,高八米,厚二米零二;北海公園那座,長僅二十五米八六,高六米六五,厚一米四二。論建築年代,大同九龍壁建於明洪武年間,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代王府門前一座琉璃照壁;北海公園那座則建於淸乾隆年間。兩相比較,大同九龍壁不僅比它高大一半左右,建築年代更比它早三百來年。北海公園九龍壁造型很...

  • 文章「七七」抗战的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黃鐵麟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往事回忆 战场实访 时人态度 历史地位

    「七七」—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這個偉大的日子,近年來似已逐漸在這功利社會中暗淡無光了,不過在現代史中卻仍然有其一定地位和分量。將回憶推到七十年前,以及六十三年前,日本軍閥在我國的兩個「籍口」,其中一藉口應是誤導日閥的意識,造成中國人應經一段長達八年的苦難歲月;另一個藉口卻也締造中國人團結一致,粉碎日閥「三月亡華」的迷夢。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軍閥藉口南滿鐵路被炸事,出兵入侵我東北,在很短時間內佔領了吉林、遼寧、黑龍江以及熱河,並於事後做成「塘沽協定...

  • 文章晉文化硏究中的宏觀理論問題綜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元慶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晋文化硏究 历史特点 兼容性 历史地位

    和民族文化融合的枢纽地带,并从而使山西地区再度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四、晋文化的历史地位问题所谓历史地位,即是对其在历史上所起作用的确认。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区系类型硏究的进一步延伸,又可以说它是区系类型硏究的旨趋所归。关于这个问题,大体似应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纵向方面,即晋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二是横向方面,即同齐、鲁、楚、秦等文化相比较,晋文化在中国古文化地域文化之林中的独特地位。这里着重就前一方面谈谈苏秉琦先生的论述。苏先生

  • 文章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的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胡以時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堂 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雲南陸軍講武堂是我國著名軍校之一,曾培養出無數的軍事領導人才,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光輝的業績。㈠雲南辛亥光復起義雲南人民反清暴政的革命,如滇西起義、河口起義等,雖此起彼伏,不斷發展,但僅僅起到「喚起民衆」,振奮人心的作用,自講武堂建校後,才發展成爲組織完備,實力充實的革命武裝。講武堂領導層李根源、李烈鈞、沈汪度、顧品珍、王兆翔、孫永安、劉祖武、王廷治等一大批人,與同是同盟會員又在清「新軍」中手握兵權並兼講武堂教官的軍官,如第十九鎭七十四標統帶(團長),羅...

  • 文章雲南省護國建功唐繼堯青史垂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历史地位 历史集萃 重九起义 护国运动

    前言雲南在二十世紀初葉曾發生兩件驚天動地震撼人心的大事:第一件是爲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率先各省宣佈獨立的重九起義;第二件是袁世凱僭號稱帝,動搖國本,賴雲南省起義擁護共和並出師討袁,逼袁敗亡而國脈得以延續,共和賴以再造。然因歲月推移世局多變,往昔義舉已成陳跡,歷年以來,部份地區雖仍有紀念儀式,但只紀念事而非紀念人,以致躬與各役將士的豐功偉績,犧牲奉獻,行將散漫而不可考。爲免青史成灰,後之來者,亟宜根據史實將前人對各役的苦心焦思,經營擘劃以及摧滅強暴,伸張...

  • 文章平順縣天臺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宋合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天台庵 基本概况 历史记载 历史地位

    天堂庵位於平順縣城東二十五公里的實會鄕王曲村,是國內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大結構古建築之一。天臺庵始建於唐末天祐四年「九零七年」建在王曲村中的壇形孤山上,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庵院規模不大,惟存佛殿一座。院東有石碑,字跡風化,模糊不清。佛殿坐北向南,廣深三間,平面近方形,檐下四周設臺明,殿身四周用圓形大柱,柱網疏朗。柱間施欄額,無普柏枋,柱礎覆盆式,柱頭弧形,捲舌較緩。櫨斗置於柱頭,斗口出跳與梁架構成一體。殿內無金柱,梁*斷面呈長方形,大殿梁架斗拱構成一體,相...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